光参量振荡器

✍ dations ◷ 2025-04-28 19:48:55 #光参量振荡器

光参量振荡器(英语: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是一个振荡在光学频率的参量振荡器。它将输入的频率为 ω p {displaystyle omega _{p}} 的激光(所谓的泵浦光(英语:Laser pumping)),通过二阶非线性光学相互作用,转换成两个的频率较低的输出光(信号光 ω s {displaystyle omega _{s}} 和闲频光 ω i {displaystyle omega _{i}} ),两个输出光的频率之和等于输入光频率: ω s + ω i = ω p {displaystyle omega _{s}+omega _{i}=omega _{p}} 。 由于历史的原因,两个输出光被称为“信号光”和“闲频光”,其输出波较高频率的“信号”。一个特殊情况下的简并的光参量振荡器 ω s = ω i = ω p 2 {displaystyle omega _{s}=omega _{i}={frac {omega _{p}}{2}}} ,恰好输出频率为的泵浦光的频率的一半,这可能导致在半谐产生的时候“信号光”和“闲频光”有相同的偏振。

第一个光参振荡器是在1965年,激光发明的五年之后,由贝尔实验室的Joseph Giordmaine(德语:Joseph A. Giordmaine)和Bob Miller于1965年展示的。 光参量振荡器被用作相干光源用于各种科学目的,以及产生光的压缩态的量子力学研究。另一份来自苏联的研究成果也是发表于1965年。

光参量振荡器主要包含两个关键部分:一个光学谐振腔和一个非线性光学晶体。光学谐振腔主要用于和两个输出光中的至少一者相共振。在非线性光学晶体中,泵浦光,信号光和闲频光相互重合。三个不同频率光的相互作用导致信号光波和闲频光波的幅度增益(参量放大)和与之相对应的泵浦光幅度衰减。增益使得共振光波(信号光或闲频光或两者同时)在谐振腔中振荡,补偿了共振光波在来回振荡中的损耗。损耗包括引出想要的输出光波的输出耦合镜带来的损耗。因为损耗和泵浦光强无关,但是增益却依赖于泵浦光强,所以,在低的泵浦功率下,不足的增益不足以去支持振荡。只有当泵浦功率达到一个特定的阈值,振荡才会发生。高于阈值功率时,增益也依赖与共振光波的幅度。因此,在稳态工作时,共振光波的幅度取决于增益和损耗(一个常值)相等时的状态。共振光波的幅度和输出光波的强度都随着泵浦光强的增加而增加。

光子的转换效率,单位时间内输出光(信号光或闲频光)的光子数除以输入的泵浦光光子数,可能很高,在几十个的百分比的量级上。 典型的阈值泵浦光强在几十个毫瓦到几个瓦特的量级,取决于谐振腔的损耗,相互作用的光波频率,非线性材料内的光的功率密度,以及材料的非线性系数。几瓦的输出光强是可以实现的。连续波和脉冲的光参量振荡器都是存在的。后者更容易搭建,因为高光强只持续在一秒中的很小一部分,对于非线性材料和谐振腔的损伤都要小于连续的高强度光波。 

在光参数振荡器中,最初的闲频光和信号光是从背景波中产生的,这是总是存在的。 如果闲频波是沿着泵浦光波一起来源于外部,那么该过程被称为 差异频率产生 (different frequency generation, DFG)。 这是一个比光参量振荡更高效的流程,并且在原则上可以是无阈值的。

为了改变输出光波的频率,可以改变泵频率或是相位匹配特性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后者是通过改变非线性晶体的温度或方向或准相位匹配的周期来实现的(见下文)。 为了更精细的调制,也可以改变谐振腔的光程。 此外,谐振腔可能含有抑制共振光波模式跳跃的结构。 这往往需要动态控制光参量振荡系统中的部分结构。

如果非线性光学晶不能相位匹配,准相匹配 (准相位匹配的)可以被采用。这是通过周期性地变化非线性晶体的光学性质,主要是通过周期性极化的。 用一个合适范围的多个周期,可以在周期性极化的铌酸锂晶体(PPLN)中产生输出波长在700纳米至5000纳米的输出光波. 常见的泵浦光源是1064 nm 或532 nm的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

光参量振荡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产生相干且具有很宽光谱范围的激光。当泵浦光强显著高于阈值时,两个输出光波是非常接近于相干态的。共振光波的线宽非常窄(只有几个kHz)。如果泵浦光也采用一个窄线宽光源,则另一路非共振的输出光波也会是窄线宽的。现在,窄线宽的光参量振荡器在光谱学中被广泛应用。

光参量振荡器是目前用于产生连续可调的压缩相干态和纠缠态激光的最为广泛使用的物理系统。很多连续可变的光量子信息机制的演示都使用光参量振荡器。

下转换过程在单光子机制下确实存在:每一个在谐振腔中消失的泵浦光子都在谐振腔内转换成了一对信号光和闲频光光子。这导致了信号光和闲频光光场强度的量子相关,这其中就有光场减弱中的压缩, 由此产生了下转换领域中“孪生光束”的说法。目前获得的最高的压缩水平达到了12.7 dB。

1988年,理论上预言了孪生光束的相位也是量子相关的,可以导致纠缠。 分别于1992年和2005年,低于和高于阈值的产生的量子纠缠被第一次测量。

当高于阈值时,晶体内部由于泵浦光的消耗,使得其对量子现象十分敏感。1997年,对参量相互作用之后的泵浦光场的压缩被第一次测量。 最近,又发表了三个光场(泵浦,信号和闲频)必然是相互纠缠的预言, 并被同一个课题组的实验所验证。

不仅是孪生光束的强度和相位,同时包括他们的自旋模式都是量子相关的。 这一特性可以被用于增强成像系统中的信噪比甚至超越成像中标准的量子极限(散粒噪声极限).

现在光参量振荡器被用于产生调制到原子跃迁频率的光的压缩态的光源,来研究原子如何和压缩态的光发生相互作用

最近还有研究表明,简并的光参量振荡器可以被用作一个不需要后处理的全光量子 随机数发生器 。

相关

  • 骨髓检查骨髓检查 (英语:Bone marrow examination),指以穿刺(日语:穿刺)骨髓的方式取得骨髓液(骨髓血)——这一步称为骨髓穿刺(英语:Bone marrow aspiration),取得收集的骨髓液可用于骨髓活检(英语
  • 欧文·费雪欧文·费雪(英语:Irving Fisher 1867年2月27日-1947年4月29日),又译艾爾文·費沙,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许多术语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如费雪方程式,费雪效应,国际费雪效应和费雪独立性理
  • 铝酸钠铝酸钠,又称偏铝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商品。它是生产广泛用于工业和科技领域的氢氧化铝的高效原料。纯的铝酸钠(无水合)是白色的晶体,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分子式
  • 多赛益多赛益(马来语:Dol Said,1773年-1849年),全名拿督阿都拉赛益(马来语:Dato Abdul Said),是19世纪时南宁地区(英语:Naning)(Naning)第九任马来酋长。他来自Semelenggang部落,他很小的时候就表
  • 亨利·阿尼奥亨利·阿尼奥(芬兰语:Henri Aarnio,1993年7月9日-),芬兰男子羽毛球运动员。2015年8月,亨利·阿尼奥出战斯洛伐克公开赛,赢得男子单打比赛亚军。只列出曾进入半决赛的国际赛事成绩:
  • 波斯双陆波斯双陆(Nard),是古波斯流行的双陆棋。六世纪时,印度人带恰图兰卡至波斯王宫,而波斯人之后也带波斯双陆去印度。
  • 文官屯神社文官屯神社是曾存在于满洲国奉天市北郊文官屯(今沈阳市大东区文官街道)的日本神社。祭神为明治天皇、丰受大神、大国主命。现存两座石鸟居,其中一座被定为第三批沈阳市历史建筑
  • 杰瑞·库斯曼杰瑞米·马丁·库斯曼(英语:Jerome Martin Koosman,1942年12月23日-),为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投手,生涯曾效力过大都会、双城、白袜与费城人等队。他是率领大都会在1969年拿下队史首冠的“奇迹大都会”成员之一。库斯曼当时在美军服役时,因为投球意外被大都会主场招待员的儿子看见,因此球队在库斯曼退伍后端出合约邀请他加盟。1967年,25岁的库斯曼升上大联盟。1968年,库斯曼拿下19胜12败,还投出7次完封胜,防御率仅2.08。这年他不仅入选明星赛,还在MVP票选上拿下第二名。1969年
  • 托马斯·康诺利小托马斯·弗朗西斯·康诺利(英语:Thomas Francis Connolly Jr.,1909年10月24日-1996年5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美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军事人物。他曾代表美国获得1932年夏季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爬绳铜牌。
  • 立木圣美立木圣美(日语:立木 聖美/たちき まさみ ,1987年8月10日-),日本女性偶像艺人,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现为RDproject旗下艺人。立木是偶像团体“梦☆卵”(ゆめ☆たまご)的第二代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