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哲毅皇后

✍ dations ◷ 2025-07-08 06:29:12 #1854年出生,1875年逝世,满洲镶黄旗人,清朝皇后,中国皇嫂,阿鲁特氏

孝哲毅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ᠰᡠᠯᡨᡠᠩᡤᠠ
ᡶᡳᠯᡳᠩᡤᠠ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太清:;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本名无记载。满洲镶黄旗人,原隶蒙古正蓝旗,清朝同治帝皇后。

父亲是翰林院侍讲崇绮,是清代第一位旗人状元。生母爱新觉罗氏是郑亲王端华之女(慈安太后是阿鲁特氏的表姨)。生于咸丰四年七月初一,阿鲁特氏幼承父教,“淑静端慧,崇公每自课之,读书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亦工书,能左手作大字,《清宫词》有诗曰:“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阿鲁特氏比载淳大两岁,同治十一年八旗选秀中被选皇后。二月初三,正式册封为皇后。她是清朝继孝惠章皇后后第二位出身蒙古族的皇后(不列入追封皇后)。她的姑姑阿鲁特氏亦成为同治帝的后妃,是为珣嫔。

在选立皇后时,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意在凤秀之女富察氏,嫡母慈安太后意在阿鲁特氏。同治帝遵从了慈安的意向,选中了阿鲁特氏。因此,从立后的那一天起,慈禧就不喜欢阿鲁特氏。后来又见同治帝与皇后感情甚密,相敬如宾,而当时被封为慧妃的凤秀之女常被冷落,慈禧更加愤怒,经常干预帝后的私生活,所以才有阿鲁特氏被慈禧迫害致死的传闻。

同治十三年(1875年),同治帝逝世。其后,因入继大统的光绪帝为同治帝平辈,故阿鲁特氏只能称皇后而非皇太后,徽号嘉顺皇后。光绪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嘉顺皇后逝世,时距同治帝逝世才七十余日。当时有传言称同治帝去世后皇后悲伤生病,也有说皇后甚至是绝食而死。五月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九月,暂安梓宫于隆福寺。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1879年4月17日),帝后合葬惠陵,升祔太庙。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宣统帝入嗣穆宗,于宣统元年(1909)四月加上尊谥恭端,谥号全称是:“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末代皇帝溥仪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称同治帝病亡后,慈禧以同治病情恶化为逼死阿鲁特氏的借口,严厉要求不得送饭最终导致阿鲁特氏活活饿死。

相关

  • 静脉静脉是循环系统中使血液回流心脏的血管。大多数静脉(体循环的静脉)携带的血液氧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它们把血从体组织带回心脏,肺循环的静脉和肺静脉中的血液氧浓度是最高
  • 头发头发,或称发,是指长在人类头部上的毛发。头发的颜色及其他特征是由基因决定,一般而言常见的有黑色、金黄色、棕色及红色等,当人类老化时,头发通常会变成银白色。不同民族的头发硬
  • 形意文字语言学上的形意符号(英:ideogram,亦称表意符号、形意图或表意图),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一定意义。它不是一种代表语言的语素或语音的文字系统。换句话说,这种文字系统并不能用于记
  • 化学物质的最小单位在物理学和化学中,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 N A {\displaystyle N_{A}} 或
  • 到半胱氨酸的转化甲硫氨酸(英语:Methionine,又称蛋氨酸),在所有后生动物中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与半胱氨酸一起,甲硫氨酸是两个含硫蛋白原氨基酸之一。对人而言是唯一的含硫必需氨基酸,有L型及D型两
  • 肚痛stomach ache, tummy ache Field =腹痛又可称(abdominal pain、stomach pain、肚痛、肚子疼等)泛指腹部及其周围部分的疼痛症状,常见的病因包含肠胃炎、大肠激躁症。
  • 斯文氧化反应斯文氧化反应(Swern氧化反应),现代有机合成常用反应,由美国化学家Daniel Swern发现。反应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做氧化剂和有机碱(如三乙胺)在低温下与草酰氯协同作用将一级醇或二
  • 三条天皇三条天皇(日语:三条天皇/さんじょうてんのう ;976年2月5日-1017年6月5日),日本第67代天皇,1011年7月16日-1016年3月10日在位。讳居贞(日语:居貞/おきさだ )。 1 天智天皇 – 2 持统天
  • 格朗日山坐标:46°15′45″N 06°46′50″E / 46.26250°N 6.78056°E / 46.26250; 6.78056格朗日山(法语:Mont de Grange),是法国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南部,由上萨瓦省负责管辖,属于沙布来山区
  • 沙罗周期沙罗周期(Saros)是18年11天又8小时(大约6585日)的食的周期,可以用来预测太阳和月球的食。经过一个沙罗周期,太阳、地球和月球回到相似的几何对应位置上,于是将发生几乎相同的食。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