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勒尿素合成

✍ dations ◷ 2025-05-02 17:32:46 #人名反应,化学史,脲,有机化学

Wöhler尿素合成是氰酸铵(NH4NCO,或称异氰酸铵)重排为尿素(CO(NH2)2)的化学反应,由弗里德里希·维勒于1828年发现。

维勒从1824年开始研究氰酸铵,他的初衷原本是要合成氰酸铵,但他发现混合氰酸和氨水后蒸干溶液得到的固体并不是氰酸铵,到了1828年他终于证明出这个实验产物是尿素。于是他又用氰酸银与氯化铵反应,用氰酸铅与氨反应,以及用氰酸汞、氰酸和氨反应,结果反应后都得到了尿素,与之前的结论相吻合。 维勒将这个发现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1828年的《物理学和化学年鉴》上。

维勒的这个发现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有力地证明了有机物是可以从无机物合成的,从而推翻了当时阻碍化学发展的生命力论。

现今这个实验常成为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具体步骤是将氰酸钾与氯化铵溶液混合加热然后冷却。反应后产生的尿素可以通过加入草酸来鉴别,尿素可与草酸生成白色不溶性的草酸脲(Urea oxalate)。

这个反应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是氰酸铵先分解为氰酸和氨,然后氨再对氰酸进行亲核加成,生成异尿素,经互变异构得到尿素。反应是可逆的,在溶液中大约有5%的氰酸铵。

相关

  • 肝癌肝癌(Liver cancer)是指发生于肝脏或从肝脏开始的恶性肿瘤。癌症也可能从其他部位转移到肝脏,称为肝转移瘤(英语:liver metastasis),其比例比肝脏原生性的肿瘤要高。肝癌的症状包括
  •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一门跨学科领域,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及销售等步骤中,各方能如何保障食品卫生与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及防范食物中毒。探讨者透过科学方法对于可能造成消费者
  • 女真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星期三星期三,又称礼拜三或周三。是指一周中星期二之后、星期四之前的那一天。星期三是一周的第四天,星期三的拉丁语名字是dies Mercurii,即水星日或墨邱利日;法语是mercredi,西班牙语
  • 白鹳繁殖区    度冬区白鹳(学名:Ciconia ciconia,英语:White stork)是鹳科鹳属的一种大型涉禽,主要生活在中欧和南欧、非洲西北部和亚洲西南部。白鹳是候鸟,冬季迁徙到非洲和印度热
  • 江海区江海区是中国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东省的中部偏西。总面积为107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为17.25万。明、清时期,今江海区域地归新会县潮连司辖。民国期间,除江南一带一度
  • 防空炮高射炮又称防空炮,指用以从地面向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高射炮的特征是炮管长、射击准确、射速高、通常可360度回转,射击角度大,主要对付空中目标,口径一般不超过128毫米。在导弹尚
  • 加央加央(马来语:Kangar)是一个位于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市镇,是玻璃市州的首府。加央市内有许多地标及休闲区,其中有金禧交通圈(Bulatan Jubli Emas)、大钟楼、拿督锡阿末广场(Dataran Da
  • 约翰尼斯·菲比格约翰尼斯·安德列斯·格列伯·菲比格(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1867年4月23日-1928年1月30日)是一位丹麦科学家,曾获1926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7年颁发)。菲比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