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圆唇硬腭近音(Voiced labial–palatal approximant)是子音的一种,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ɥ⟩。它有硬腭和双唇两个调音部位,同时圆唇。国际音标中表记它的符号是⟨h⟩经过上下倒转后的⟨ɥ⟩或者是⟨jʷ⟩,这是将其视为唇化的。
浊圆唇硬腭近音通常可以视为等效于半元音的闭前圆唇元音 。它们在许多语言中发生语音交替,如法语;部分语言的双元音中也存在这种现象,⟨ɥ⟩和带不成音节号的⟨y̑⟩常在不同标音系统中表示同一个音。有时:42⟨y̑⟩会写作⟨y̆⟩,即便后者实际上标记极短的。
部分语言如西班牙语有非圆唇的硬腭近音,它不能被视为或不圆唇的半元音。
还有唇化腭后近音,调音部位比标准圆唇硬腭近音稍靠后,不过没有标准浊圆唇软腭近音那么后。它可被视作是闭央圆唇元音对应的近音。国际音标没有专门表示此音的符号,可以写作⟨ɥ̄⟩或⟨ɥ˗⟩(都表示后移的⟨ɥ⟩),⟨ɥ̈⟩(央化的⟨ɥ⟩)、⟨w̟⟩(前移的⟨w⟩)或⟨ẅ⟩(央化的⟨w⟩)。对应的X-SAMPA音标分别是H_o
、H_"
、w_+
和w_"
。其他可能转写包括央化并唇化的⟨j⟩(国际音标⟨j̈ʷ⟩,X-SAMPA音标j_"_w
)或不成音节的⟨ʉ⟩(国际音标⟨ʉ̯⟩,X-SAMPA音标}_^
)。
特别是在宽式记音中,唇化腭后近音可以写作腭化的唇化软腭近音(国际音标⟨wʲ⟩,X-SAMPA音标w'
或w_j
)。
紧唇硬腭近音在国际音标中记作⟨ɥ⟩,也是本词条使用的惯例。唇部紧缩国际音标中没有对应的专门变音符号,可以用⟨β̞⟩表示,即⟨j͡β̞⟩(和唇部紧缩同时出现)或⟨jᵝ⟩(外加唇部紧缩的)。也可将展唇符⟨͍ ⟩临时用于唇化近音⟨ɥ͍⟩。
紧唇腭后近音可简单写作⟨ɥ̈⟩(央化的),也是本词条使用的惯例。其他可能的转写还有⟨j̈ᵝ⟩(央化的,带唇部紧缩)和⟨ɥ͍̈⟩(央化的,带展唇符)。
圆唇硬腭近音的特征有:
因为国际音标不区分突唇圆唇和紧唇圆唇的符号,已废弃的圆唇符号⟨̫⟩有时会用于表示突唇。也可用⟨ɥʷ⟩或⟨jʷ⟩(硬腭近音,带内唇调音)表示。
声学上,这个音“介于”紧唇硬腭近音和硬腭近音之间。
突唇硬腭近音的特征有:
国际音标表示此音的符号是⟨ɥ̊⟩,即清化的。出于音系学原因,有时可写作⟨j̊ʷ⟩。在雅依语中作为音位出现。
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