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

✍ dations ◷ 2025-11-09 18:57:03 #生年不详,1621年逝世,波兰天主教徒,立陶宛天主教徒,波兰贵族,波兰战略家,立陶宛贵族

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约1560年-1621年9月24日;波兰语:Jan Karol Chodkiewicz,白俄罗斯语:Ян Караль Хадкевіч,转写:Jan Karal Chadkievič,立陶宛语:Jonas Karolis Chodkevičius)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的著名指挥官,自1601年任立陶宛陆军盖特曼,1605年起任立陶宛大盖特曼,是这一时期联邦最杰出的什拉赫塔贵族之一。他的纹章是霍德凯维奇纹章。

他通常作为联邦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曾在1599年至1600年间的瓦拉几亚战役、1600年至1611年间的波瑞战争、1605年至1618年的波俄战争、1620年至1621年间的波土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他最著名的战役是1605年的基尔霍姆战役,其间他击败了兵力三倍于本方的瑞典军队。1621年霍齐姆战役期间,他在前线——被围的霍腾要塞中逝世,几天后奥斯曼帝国放弃围城,同意谈判。

扬·卡罗尔是维尔纽斯城主,立陶宛大元帅扬·谢罗尼莫维奇·霍德凯维奇与波兰贵族千金克蕾斯蒂娜·兹博罗芙斯卡之子。 自1573年起,他在维尔纽斯耶稣会学院和维尔纽斯大学就学,1589年至1589年间,他和他的兄弟亚历山大一起出国到英戈尔施塔特大学学习。在1590年回到波兰立陶宛联邦前,他曾来到帕多瓦。

他在回到联邦后不久便开始军旅生涯,供养一支50人到100人的旗队。 纳利瓦伊科起义期间,他在王国陆军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的指挥下与哥萨克作战,并从中获得军事经验,其中他参与了1596年4月14日的卡尼乌夫战役和对哥萨克在卢布尼附近建立的车阵的包围。1599年,他被任命为萨莫吉希亚长老。

霍德凯维奇随后在大获全胜的瓦拉几亚战役中辅佐宰相兼王国大盖特曼扬·扎莫伊斯基,其中霍德凯维奇参与了1600年10月15日的普洛耶什提战役。因为这场战役,他在那一年擢升为立陶宛陆军盖特曼,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立陶宛分支的附总司令。

一年后的1601年,此时联邦正在波罗的海沿岸与瑞典交战,霍德凯维奇随同扎莫伊斯基北上到利沃尼亚公国。当年7月的科肯豪森战役中,他指挥联邦军队右翼的立陶宛部队,这场战役以联邦获胜告终。扎莫伊斯基1602年回到波兰后,利沃尼亚方面的战事由霍德凯维奇负责。 1603年4月,他占领多尔帕特(塔尔图),并于1604年9月23日在比亚韦卡缅击败瑞军(威森斯泰因战役)。霍德凯维奇的最大成就是于1605年9月27日在道加瓦河附近取得的基尔霍姆大捷(战场位于今拉脱维亚萨拉斯皮尔斯),这场战役中,他只率四千兵马(其中绝大多数为著名的翼骑兵),歼灭了兵力达自身三倍的瑞典军队。因此战绩,他得到了教皇保罗五世、欧洲的大多数天主教君主,甚至奥斯曼苏丹和阿拔斯一世的贺信。不久,他被擢升为立陶宛大盖特曼,同时还获得大片王室土地,并将其土地租出。

但因为国内分歧,这场大捷实际上未带来积极成果;瑟姆(联邦议会)未能在为战争筹集资金的问题上达成一致。霍德凯维奇是仍效忠国王齐格蒙特三世的权贵之一,在1606年至1607年的桑多梅日起义(米科瓦伊·泽布日多夫斯基起义)中协助国王平叛。霍德凯维奇在1607年6月6日至7日间的古祖夫战役期间率领王室军队右翼,这场战役中叛军战败,他随后平定了立陶宛大公国的骚乱,与另一位叛变的权贵亚努什·拉齐维乌交战,直到拉齐维乌于1608年与国王达成协议。瑞典对利沃尼亚的再一次入侵使他重归旧日战场,1609年,他解除里加之围并重夺派尔努。他临时组建一支小舰队,并在萨利斯战役中对瑞典海军发动突袭。

与此同时,与沙俄之间的德米特里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由国王齐格蒙特三世所挑起,颇不受立陶宛权贵欢迎,而霍德凯维奇也不例外;事实上他因为公开表述自己的不满,动静颇大,一段时间内失去了王室的青睐。最终他们的异议逐渐平息,霍德凯维奇被派往对俄战场,最开始在斯摩棱斯克和普斯科夫作战。不久,波兰立陶宛军队开始取胜,譬如攻占了斯摩棱斯克,而王国大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等人甚至计划建立大波兰-立陶宛-莫斯科联合。 霍德凯维奇被国王委以向莫斯科推进的重任。然而,瑟姆再次未能提供资金维持军队,于是一些部队发生兵变。1611年秋,霍德凯维奇与俄军作战数次,皆无果而终,随后撤退。 他对这个结果感到不满,再次与国王关系疏远,并批评1613年瑟姆期间的战事。接下来的几年,即1613年至1615年间,霍德凯维奇保卫联邦在斯摩棱斯克地区所取得的领土,并应对立陶宛的骚乱。直到王子瓦迪斯瓦夫带着援兵姗姗来迟后,联邦才再一次发起攻势。联邦军队1617年10月11日攻占多罗戈布日要塞,这支军队名义上由瓦迪斯瓦夫指挥,但实际上服从霍德凯维奇的高超指挥。次年12月对莫扎伊斯克的围攻并不成功,而此战也标志着波俄冲突的尾声。

波俄双方签署杜里诺和约结束波俄战争后不久,霍德凯维奇便被仓促地调往南方,以保卫南方边界抵御奥斯曼帝国,此时正处于波土战争开始阶段,此前波军在楚措拉战败,盖特曼若乌凯夫斯基战死。苏丹奥斯曼二世亲率由160000名土耳其人士兵和60000名鞑靼人士兵组成的军队从阿德里安堡抵近波兰边界,而与其对阵的联邦军队共计70000人,其中有一半是由彼得罗·科纳舍维奇-萨哈伊达奇尼领导的哥萨克。霍德凯维奇1621年9月渡过第聂伯河,驻守在霍齐姆要塞,这座要塞正好处在奥斯曼军队的进军路线上。 霍齐姆战役期间,霍德凯维奇抵挡苏丹的20万大军达一整月之久,将其攻势全数击退,直到第一场秋雪下落,奥斯曼二世被迫让其剩余军队撤退,然而取胜的代价是霍德凯维奇本人的逝世。1621年9月24日,就在霍齐姆要塞之围解除,奥斯曼人决定展开谈判的几天前,老迈的立陶宛大盖特曼于要塞中逝世,在此役刚刚开始时起,这位盖特曼便一直患病。

霍德凯维奇的遗体被运往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1621年10月14日下葬。一年多后的1622年6月,霍德凯维奇在其遗孀的安排下被重新下葬于奥斯特罗格。1627年,其棺材又被移往奥斯特罗格一个新礼拜堂。 In 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起义期间,他的遗体被从奥斯特罗格迁出,直到1654年被移回原址。1722年,其棺材又被移往奥斯特罗格的一座新墓之中。

波兰历史学家万达·多布罗沃尔斯卡,在她于1937年所编写的波兰传记词典霍德凯维奇条目中,评价霍德凯维奇是“大盖特曼时代”的首要人物之一,以其战略家和组织者的天赋著称。她提到霍德凯维奇拥有钢铁般的意志,能够使部队贯彻他的命令,他是一位称职的指挥官,尽管士兵对他的敬畏多于爱戴。 多布罗沃尔斯卡提到,霍德凯维奇精力充沛,冲动暴躁,正好与这一时期另一位伟大的指挥官若乌凯夫斯基相反,其中前者厌恶后者,并且终其一生与后者相斗。

霍德凯维奇并未深涉联邦政坛,尽管他的高位和财富让他有很大影响力;大多数情况下,他利用他的政治影响力和立陶宛的支持基础博取对他的军事计划的支持,扩大军力,并获得个人满足感。他一生皆投身战事,如果不是在驰骋疆场,便是在政坛上对抗其他立陶宛权贵(尤其是拉齐维乌家族)和阻挠征税维持军队的瑟姆政客们。

霍德凯维奇一生积累巨额财富,并投资修建了众多教堂和其他著名建筑。他经常与耶稣会会士共事。他坚信他应当获得土地作为为国效劳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常利用自己的钱支付军队的花销。在日常生活中他常被认为是一个非常自豪的人,且因强调自己是立陶宛贵族的一员而为人知晓。他是一位非常照顾自己家庭的人,1593年与原配索菲娅·梅莱茨卡结婚。但两人唯一的儿子,也是霍德凯维奇唯一的儿子在1613年便去世了,年仅16岁,而其母亲也在5年后的1618年便去世了。霍德凯维奇在1620年11月时再婚,迎娶安娜·阿洛伊扎·奥斯特罗格斯卡,不久后霍德凯维奇便与其继配别离,投身其最后一战。同年,他的女儿安娜嫁给一位立陶宛权贵扬·斯坦尼斯瓦夫·萨皮耶哈。

霍德凯维奇生前便有赞扬他的诗作和其他作品存在,耶稣会会士皮奥特尔·斯卡尔加还将一部宗教著作献给他。其他关于霍德凯维奇的作品是在他去世数年后出现的。他是瓦茨瓦夫·波托茨基关于霍齐姆战役的史诗小说()中的角色之一,他也出现在尤里安·乌尔森·涅姆采维奇和索菲娅·科萨克-什丘茨卡的作品中,通常被描写成一个爱国者和军事天才。

相关

  • 医疗卫生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疗卫生,又称健康照护(英语:Health care
  • 獭形狸尾兽獭形狸尾兽(学名:Castorocauda lutrasimilis),是一种细小及半栖息在水中的动物,生存于侏罗纪中期1亿6千4百万年前的内蒙古,是哺乳动物的近亲,在髫髻山组(英语:Tiaojishan Formation)被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英文: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简称:VEGF),早期亦称作血管通透因子(英文: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简称:VPF),是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特异性的肝素结合
  • 月球陨石月球陨石指源自月球,后来掉落地球表面的陨石。第一颗月球陨石──YAMATO 791197,在1979年于南极洲被发现,但当时仍不知道它源自何方。第一颗确认源自月球的陨石为1981年在南极
  • 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卫生教育 (英语:mental health education)亦称心理健康教育 ,其立基于深厚的预防理论与心理健康促进、健康营造的实务概念,主要目标乃透过协助人们去学习并获得维持或提升
  • 山田昇山田昇(やまだ のぼる、1950年2月9日-1989年2月24日),群马县沼田市人,日本登山家。山田昇完成9座八千米高峰登顶,名冢秀二、田边治、近藤和美并列。山田昇于1950年2月9日出生于群
  • 卢森堡国旗卢森堡国旗是一面三色旗,由红、白、蓝三横条组成。采用于1972年6月23日 (红、白、蓝的样式在1845年已经出现)。卢森堡的国旗和荷兰国旗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卢森堡国旗的下方为
  • 克努森气体克努森气体(Knudsen gas)是指气体的密度很低,其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包含分子容器的直径。克努森气体的动力特性是由气体分子和容器的碰撞来决定,而不是由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决
  • 卢西恩·科奈恩卢西恩·埃米尔·科奈恩(英语:Lucien Emile "Lou" Conein,1919年11月29日-1998年6月3日),法国裔,美国CIA人员。1963年参与了南越军将领杨文明将军发动的1963年南越政变。
  • 当格乌瓦帕西当格乌瓦帕西(Danguwapasi),是印度贾坎德邦Pashchimi Singhbhum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17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174人,其中男性2754人,女性2420人;0—6岁人口723人,其中男3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