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

✍ dations ◷ 2025-11-26 09:54:37 #电学,物理量

在交流电路(如串联RLC电路)中,电抗(英语:Reactance)是类似于直流电路中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于描述电容及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计量单位也是欧姆。在交流电路分析中,电抗用 表示,是复数阻抗的虚数部分,用于表示电感及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抗随着交流电路频率而变化,并引起电路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变化。

阻抗即电阻与电抗的总合,用数学形式表示为:

一般应用中,只需知道阻抗的强度即可:

对电阻为0的理想纯感抗或容抗元件,阻抗强度就是电抗的大小。

一般电路的总电抗等于:

其中 X L {\displaystyle X_{L}} 为电路的感抗, X C {\displaystyle X_{C}} 为电路的容抗。

现实中,大部分负载都是电感性,例如:变压器和电动机。定义感抗为正,容抗为负,可以避免负数出现,方便计算。

因为电路中存在电感电路(如线圈),由此产生的变化的电磁场,会产生相应的阻碍电流变化的感生电动势。这个作用称为感抗 ( X L {\displaystyle X_{L}} ) 。电流变化越大,即电路频率越大,感抗越大;当频率变为0,即成为直流电时,感抗也变为0。感抗会引起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感抗可由下面公式计算而来:

复数分析中:

其中

容抗的概念反映了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这一特性,交流电频率越高,容抗越小,即电容的阻碍作用越小。容抗同样会引起电流与电容两端电压的相位差。当频率等于零,容抗无限大,即直流电不能流过电容器。

容抗可由下面公式计算而来:

在交流电的复数分析中,容抗表示为:

其中

相关

  • 维多利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可以指:
  • 利奥波第那科学院利奥波第那科学院(德语:Deutsche Akademie der Naturforscher Leopoldina),是德国的国家科学院。利奥波第那科学院总部现位于哈雷。德国一直未有全国性的科学院,直至2007年11月,利
  • 彩色视觉彩色视觉(color vision)是一个生物体或机器基于物体所反射,发出或透过的光的波长(或频率) 以区分物体的能力。颜色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被测量和量化;事实上,人对颜色的感知是一个主观
  • 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298是小行星带里一颗由奥古斯特·沙卢瓦在1890年9月9日于法国尼斯所发现的小行星。在2007年9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美国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威廉·波特克(William Bottke)与
  • 华道华道(日语:華道/かどう 、生け花/いけばな ),又称花道、日式插花,是日本传统的插花艺术,它是活植物花材造型的艺术。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后来传入韩国和日本。华道在日文汉字中为“
  • 第二帕提亚军团第二帕提亚军团(英语:Legio II Parthic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由罗马帝国君主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于公元197年成立。该军团长期参加罗马帝国在亚洲与萨珊波斯的相关战争并发挥
  • 奥多阿多·贝卡利奥多阿尔·贝卡利(Odoardo Beccari,1843年11月16日-1920年10月25日)为意大利博物学家,他于1878年在苏门答腊发现了泰坦魔芋,其具有世界上最大的不分支花序。奥多阿多·贝卡利是一
  • 赫拉·沃里约基赫拉·玛利亚·沃里约基(芬兰语:Hella Maria Wuolijoki,1886年7月22日-1954年2月2日)是芬兰政治家、剧作家、芬兰广播公司总裁、商人及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间谍。1946至1947年间
  • 黄鼎 (清朝官员)民国修《江苏吴县黄氏宗谱》载黄鼎像黄鼎,字玉宰,号一泓,江苏无锡人。清朝官员。黄鼎为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二甲进士。历任礼部仪制司、清吏司主事,官至广西按察使司提学佥事
  • 涪陵榨菜涪陵榨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涪陵区出产的一种榨菜。涪陵榨菜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涪陵榨菜用涪陵特有的芥菜头,经过去皮初腌、修剪整形、淘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