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由
✍ dations ◷ 2025-07-02 09:10:06 #路由
路由形式单播任播多播广播地域性广播路由(routing)就是通过互联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活动。路由发生在OSI网络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引导分组转送,经过一些中间的节点后,到它们最后的目的地。作成硬件的话,则称为路由器。路由通常根据路由表——一个存储到各个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的表——来引导分组转送。因此为了有效率的转送分组,创建存储在路由器存储器内的路由表是非常重要的。路由与桥接的不同,在于路由假设地址相似的节点距离相近。这使得路由表中的一项纪录可以表示到一群地址的路径。因此,在大型网络中,路由优于桥接,且路由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查找路径的最主要方法。较小的网络通常可以手动设置路由表,但较大且拥有复杂拓扑的网络可能常常变化,若要手动创建路由表是不切实际的。尽管如此,大多数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仍然使用预先计算好的路由表,在直接连线的路径断线时才使用预备的路径;见公共交换电话网路由。“动态路由”尝试按照由路由协议所携带的信息来自动创建路由表以解决这个问题,也让网络能够近自主地避免网络断线或失败。动态路由当前主宰了整个互联网。然而,设置路由协议常须要经验与技术;当前的网络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全自动地设置路由。分组交换网络(例如互联网)将数据分割成许多带有完整目的地地址的分组,每个分组单独转送。而电路交换网络(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同样使用路由来找到一条路径,让接下来的数据能在仅带有部分目的地地址的情况下也能够抵达正确的目的地。若某个设置好的路径无法使用时,现存的节点必须决定另一个发送数据到目的地的路径。他们通常使用以下两种形式的路由协议来达成:距离向量算法与连线状态算法。所有路由算法几乎都可以分类到这两种算法中。距离向量算法使用Bellman-Ford算法。对于每一条网络上节点间的路径,算法指定一个“成本”给它们。节点会选择一条总成本(经过路径的所有成本总和)最低的路径,用来把数据从节点甲送到节点乙。此算法非常的简单。当某节点初次引导时,将只知道它的邻居节点(直接连接到该节点的节点)与到该节点的成本。(这些信息、目的地列表、每个目的地的总成本,以及到某个目的地所必须经过的“下一个节点”,构成路由表,或称距离表。)每个节点定时地将当前所知,到各个目的地的成本的信息,送给每个邻居节点。邻居节点则检查这些信息,并跟当前所知的信息做比较;如果到某个目的地的成本比当前所知的低,则将收到的信息加入自己的路由表。经过一段时间后,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将会了解到所有目的地的最佳“下一个节点”与最低的总成本。当某个节点断线时,每个将它当作某条路径的“下一个节点”的节点会将该路由信息舍弃,再创建新的路由表信息。接着,他们将这些信息告诉所有相邻的节点,再找出到所有可抵达的目的地之新路径。在连线状态算法中,每个节点拥有网络的图谱(一个图)。每个节点将自己可以连接到的其他节点信息发送到网络上所有的节点,而其他节点接着各自将这个信息加入到图谱中。每个路由器即可根据这个图谱来决定从自己到其它节点的最佳路径。完成这个动作的算法——Dijkstra算法——创建另一种数据结构——树。节点产生的树将自己视为根节点,且最后这棵树将会包含了网络中所有其他的节点。一开始,此树只有根节点(节点自己)。接着在树中已有的节点的邻居节点且不存在树中的节点集合中,选取一个成本最低的节点加入此树,直到所有节点都存入树中为止。这棵树即用来创建路由表、提供最佳的“下一个节点”等,让节点能跟网络中其它节点通信。在小型网络中,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十分简单且有效率,且只需要一些管理。然而,它们的规模性不好,且
收敛性质也十分差,因此促进了较复杂但规模性较好的连线状态路由协议的开发,以使用在较大型的网络。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也有无限计数问题(见(英文))。连线状态路由协议的主要优点是在限制的时间内,对于连线改变(例如断线)的反应较快。而且连线状态路由协议在网络上所发送的数据包也比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数据包小。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必须发送一个节点的整个路由表,但连线状态路由协议的数据包只需要传输该节点的邻居节点信息即可。因此,这些数据包小到不会占用可观的网络资源。连线状态路由协议的主要缺点则是比距离向量路由协议需要较多的存储空间与较强的计算能力。有时路由协议与可被绕送协议常会令人混淆:虽然动态路由可能非常复杂,但它使得互联网十分有弹性,且让互联网的规模自从采用IP以后成长了超过八个数量级。路由度量(routing metric)包含了被路由算法使用来决定哪一条路径较另一条路径好的所有数值。度量可能包括许多信息,例如带宽、延迟、经过节点数、路径成本、负载、MTU、可靠性及传输成本等。路由表只存储最佳的可能路径,但连线状态或拓扑数据库可能存储其他相关的信息。当路由器从不同的路由协议里发现有多个能抵达相同目的地的不同路径时,它们使用称为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的特性来选择最佳的路径。管理距离定义了路由协议的可靠程度。每个路由协议按照管理距离值,由最可靠到最不可靠排列来区分优先级。依照路由器与其他自治系统的关系,有许多种类的路由协议:
相关
- 内外肋间肌肋间肌即连接相邻两肋骨骨弓的肌肉。在呼吸过程中,每对肋骨间的肋间肌收缩,使肋骨向外并向上摇动。肋间肌与横膈一起运作,以将空气吸入肺中。如果做激烈的运动,则颈部和腹部的肌
- 查洛特–玛丽亚氏–齿病X1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症,即(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又称腓骨肌萎缩症、恰克-马利-杜斯氏症),是以三位最早发现此病的法国研究者的姓氏共同命名的。其主要表现是双
- 解码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解码则是编码的逆过程。对于特定的上下文,编码有一些更具体的意义。
- 扣带回扣带回是位于大脑内侧的一个解剖结构。扣带回将胼胝体不完全地包裹;在上方,扣带回为扣带沟所限。扣带回是脑的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其功能牵涉情感、学习和记忆。扣带回的皮层称
- 痕迹器官痕迹器官(vestigial organ),是指生物经过进化后为了适应环境,较不需要的器官会渐渐退化,直到失去功能(英语:Function_(biology))。但仍残存在生物体可作为生物演化的证据。以下列出
- 乌来温泉坐标:24°51′55″N 121°33′06″E / 24.865307°N 121.551662°E / 24.865307; 121.551662乌来温泉位于台湾北部新北市乌来区,乌来(urai)是台湾原住民泰雅族语中冒烟的热水的
- 晶系晶体通常可以分为七个不同的晶系,即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其中的立方晶系具有各向同性,属于高级晶族。晶系的特征与细分关
- 甘素甘素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它比糖甜250倍,于1884年被Joseph Berlinerbau发现 。它在被发现的7年后开始大量制造。和糖精相比,它有一个优势:它不会在舌根留下一个苦味。然而,虽然它只
- 卡拉西奥多里康斯坦丁·卡拉西奥多里(德语:Constantin Carathéodory,1873年9月13日-1950年2月2日),希腊数学家,长期居于德国。卡拉西奥多里1873年9月13日生于柏林,1902年到格丁根,在闵科夫斯基指
- 溺湾溺湾(Ria),又称为谷湾,是海岸线地形的一种,属沉水海岸(英语:Submergent coastline)的一种型态。溺湾是一种狭长的楔形入海口,是由非冰河挖蚀、由河流自然侵蚀而成、原本与海相连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