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之战

✍ dations ◷ 2025-05-14 09:29:21 #常州之战

常州之战,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宋元战争中,元朝军队攻占南宋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的作战。

1275年三月,丁家洲之战后,元军东进,占领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继而攻下镇江府、常州、广德军(今安徽省广德市)等地。宋廷命主战将领张世杰为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诸军。张世杰派部将阎顺、李进进军广德,谢洪永进军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刘师勇、李山进军常州。五月初七,姚訔、陈炤协助统制刘师勇,收复常州。宋廷命姚訔为知常州,陈炤为通判,率军守城,派副都统王安节率军加强守城。晋陵人胡应炎选三千壮勇,护国寺的万安、莫谦之长老,组织五百和尚协助守城。八月初十日,刘师勇、殿前都指挥使张彦收复吕城(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南)。九月二十七日,右丞阿塔海见吕城失守,派万户怀都、忽剌出、帖木儿等率军攻破吕城,宋军南逃,元军追至常州,获一百余艘战船,擒获张彦等人。十月初八,阿塔海、怀都、忽剌出等率军攻打常州。守将姚訔、陈炤、王安节、刘师勇等固守,元军不克,增兵。姚訔派人向朝廷求援。十月二十六日,宋军至五牧、虞桥(在今常州市东南),被元军击退,常州孤立无援。十一月十六日,中书右丞相伯颜率军至常州,与阿塔海会兵围城。伯颜亲临南城督战。派汪良臣胁迫乡民运土堆垒,把土和活人一起筑垒,高与城齐,上置火炮,发火箭烧城内建筑,昼夜攻城。十一月十八日,伯颜命架云梯、绳桥,指挥帐前军携赤旗先登,诸军见伯颜大旗已立城头,迅速占领城头。姚訔在阵前指挥,与宋军将士拼死力战,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元军破南门入常州,万安、莫谦之等高举降魔大旗,杀向南门,力单无援,五百和尚全部战死。常州城破,王安节、陈炤、胡应炎等率兵与元军巷战,先后阵亡。刘师勇转战至北门,乘乱突围,仅带数骑逃往平江。元军破常州后,伯颜下令屠城,常州军民被杀殆尽。

相关

  • 环气管韧带环气管韧带(cricotracheal ligament)主要是将环状软骨与气管的第一环连接。它类似于将气管的软骨环彼此连接的纤维膜。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
  • 味蕾味蕾(taste buds )是舌上面、上颚和会厌表面的微型结构,其作用在于提供进食的食物的味觉的讯号。人的舌上约有10000个舌蕾。大多数味蕾位于舌表面的突起结构上,这些突起结构被称
  • 球磨级轻巡洋舰球磨级轻巡洋舰(日语:球磨型軽巡洋艦/くまがたけいじゅんようかん  ?)是日本帝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同型舰5艘。1917年“八四舰队案”发布后,日本海军注意到美军开始建造7050吨的
  • 异丝藻目异丝藻目(Heterotrichales)为藻类植物之一植物目。该植物于植物分类表上,归于黄藻门(Xanthophyta) (Chromophyta)黄藻纲 (Xanthophyceae) ,同纲者尚有异鞭藻目(Heterochloridales)等
  • 立陶宛神话立陶宛神话(同时也为立陶宛地方宗教),指过去在立陶宛地区所信奉的一种多神教。与印度神话、苏美尔神话等相似,立陶宛神话有许多地方都与印欧神话的共性一致。立陶宛神话并没有第
  • 螺河螺河是广东省东部的一条河流。原来认为发源在螺溪镇葵头嶂而得名。发源于汕尾市陆河县、河源市紫金县交界处的莲花山脉三神凸山东坡,从北向南流经陆河县、陆丰市,于海丰与陆丰
  • 约翰·尼高斯沃尔约翰·尼高斯沃尔(挪威语:Johan Nygaardsvold  聆听 帮助·信息,1879年9月6日-1952年3月13日),挪威工党政治家。从1935年到1945年(从1940年到1945年在伦敦流亡)担任挪威首相。尼高
  • 排雷排雷又称扫雷,是指人们在一个地区清除当地遗留下来的地雷。排雷是一项危险的活动,即使人们佩戴防具也不能防范所有类型的地雷。在军事行动中,军队为了行进中的道路安全会用各种设备排除地雷。而在民用领域,排雷的目标是清除一定深度的地雷,这样人们便能开发这块土地。经过特殊训练的狗也能探测地雷。有时人们也会使用挖掘机等机械装置来清除地雷。
  • 罗伯特·格林 (国际足球联合会会长)罗伯特·格林(法语:Robert Guérin,1876年6月28日-1952年3月19日)是一名法国记者,也是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的首任会长与创始人之一。作为《晨报》的记者,格林通过担任法国体育协会联盟(英语:Union des Sociétés Françaises de Sports Athlétiques)足球部的秘书,积极参与足球活动。他在巴黎召集首批七个成员国的代表,签署国际足联的成立法案,并达成第一个国际足联章程。1904年5月23日,28岁的格林在国际足联成立大会上当选为首任会长,在
  • 安龙宫成龙安龙宫主祀池府千岁、李府千岁、柴府元帅-三位王爷,草创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草庙奉祀,庙名“龙凤宫”,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由村民李碰倡议募款,因日本实施皇民化运动,烧神像拆庙宇,因重建工作被迫中止,当时的保正(村长)李滥以仓库之名,得以继续重建工作,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完成而改名为“安龙宫”,庙宇雄伟壮观,并有两具大石狮坐镇在庙前,位在云林县口湖乡成龙村五邻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