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

✍ dations ◷ 2025-04-03 18:06:50 #1890年出生,1962年逝世,英国数学家,演化生物学家,英国遗传学家,英国统计学家,下级勋位爵士,生物统计学家,英国优生学家,皇家统计学会会长,科普利奖章获得

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爵士,FRS(英语:Sir Ronald Aylmer Fisher,1890年2月17日-1962年7月29日,英语发音),英国统计学家、演化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他是现代统计学与现代进化论的奠基者之一。安德斯·哈尔德称他是“一位几乎独自建立现代统计科学的天才”,理查·道金斯则认为他是“达尔文最伟大的继承者”。

费希尔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东芬奇利(英语:East Finchley),是七位子女中的老幺。父亲乔治·费希尔,是一位事业有成的艺术品商人,这使得他的童年生活相当顺遂,受到其母亲、三位姐姐与一位哥哥的溺爱。不过在他14岁时,母亲卡蒂·费希尔过世,18个月后,费希尔的父亲因几次不明智的交易,而失去了事业。

费希尔是一位早成的学生,16岁正在哈罗公学就读的时候,就已经在一场称为“尼尔德奖章”(Neeld Medal)的论文竞赛中胜出。由于费希尔的视力很差,当他学习数学的时候,并不使用纸笔等需要动用视觉的方法。例如面对几何学问题的时候,并不将其视觉化,而是以代数操作方式处理。除了数学以外,他也对生物学很感兴趣,尤其是进化论。

1909年,费希尔获得奖学金,使其能前往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就读,并主修农业。在剑桥的期间,费希尔学习到了孟德尔遗传学。这个在1860年代发表的理论,原本早已被人们忽略了数十年,直到20世纪初,才重新被科学家们发现。

费希尔感受到生物统计与发展中的各种统计方法,具有一种潜力,能够结合“不连续”的孟德尔定律(例如ABO血型)、“连续”的多基因遗传(例如人类的肤色),以及“渐进式”的达尔文进化论。此外由于对统计学的兴趣,费希尔研读了当时两位著名的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与戈塞(William Gosset,笔名“Student”)所发表的论文。

当时流行的优生学思想,也是费希尔所关注的议题。他更将社会上的人口问题,视为包含遗传学与统计学在内的科学。1911年,他与当时的一些名人,如经济学家凯恩斯、遗传学家庞尼特(R. C. Punnett),以及工程师霍勒斯·达尔文(Horace Darwin,查尔斯·达尔文之子),一起建立了剑桥大学优生学学会(Eugenics Society)。这是一个活跃的团体,他们每个月开一次会,并在其他主流优生学组织发表演说。例如法兰西斯·高尔登(Francis Galton)在1909年建立的优生学教育学会(Eugenics Education Society)。

1912年,费希尔通过了数学学位考试,并且在隔年从剑桥大学毕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费希尔和许多英国青年一样,也希望能够加入军队、投入沙场。不过因为他严重的视力问题,即使一试再试,依然无法通过健康检查。由于从军不成,接下来6年他便在伦敦市担任统计员,同时也在几所公立学校里教授物理和数学。例如伯克夏(Berkshire)的布莱德菲尔德学院(Bradfield College)。此外,他也曾经搭上英国海军的教学舰艇“渥彻斯特号”(HMS Worcester)。

在英军里担任少校的里奥纳德·达尔文(Leonard Darwin,查尔斯·达尔文另一子)与另一位被费希尔称做古德鲁那(Gudruna)的朋友,是他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支柱,他们的支持使他得以度过困境。古德鲁那的姊妹艾琳·盖尼斯(Eileen Guinness),经由古德鲁那的介绍与费希尔相识。1917年,艾琳与费希尔结婚,当时她只有17岁。此外费希尔也受到自家姊妹们的帮助,建立并经营了一所称为布莱德菲尔德庄园的农场,在那里他们种植花圃与饲养动物。由于这座庄园的生计,他们在战争时期能够不需要领取政府的食物配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费希尔开始为一本期刊《优生学评论》()撰写一些复审文章,并在写作期间逐加强对遗传学与统计学研究的兴趣。之后他自愿为此期刊进行所有的复审工作。除此之外,费希尔也在里奥纳德·达尔文的雇用下,从事暂时性的工作。

同时在这段期间,他也发表了许多与生物统计相关的论文,包括《孟德尔遗传假定下的亲戚之间的相关性》()。这篇论文在1916年完成,并在1918年发表,它同时建立了以生物统计为基础的遗传学,以及著名的统计学分法变异数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写为ANOVA,也称方差分析)。除了建立统计方法,这篇论文也显示,一些具有连续性变异的遗传特征,可以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在此以前,两者被科学家认为是互相违抗。

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原本卡尔·皮尔逊邀请他进入当时著名的高尔登实验室(Galton Laboratory),但是由于费希尔认为自己与皮尔逊之间的竞争关系是一种职业障碍,因此放弃了这个机会。直到1919年,费希尔才选择进入一所名为罗森斯得实验站(Rothamsted Experimental Station)的农业试验所。这间农业试验所,位在英格兰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的哈平登(Harpenden)。费希尔除了在其中担任一名统计员之外,所长约翰·罗素(John Russell)也让他设立了一个统计实验室。

之后费希尔便开始对多年来所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将成果写成一系列题为《收成变异之研究》()的论文。他的全盛时期也在这时候开始。

接下来的几年中,费希尔开始构想新的统计方法,如实验设计法(design of experiments)。1925年,他的第一本书出版,书名为《研究者的统计方法》()。到了1935年,延续本书的《实验设计》()出版。两本书建立了实验设计法的基础,并受到多次翻译与再版。

除了新的统计方法,费希尔也将先前的变异数分析研究进行补强与修饰,因而发明出最大似然估计,并发展出充分性(sufficiency)、辅助统计、费希尔线性判别(Fisher's linear discriminator)与费希尔资讯(也译为费希尔信息,Fisher information)等统计概念。

相关

  • 非洲蜱咬热非洲蜱咬热(African tick bite fever)是因蜱虫叮咬所引发的细菌感染症。病征包含发烧、头痛、肌肉痛及起疹子,皮肤遭叮咬处会长出中心为黑色的红癐。一般而言,患者会在遭叮咬后
  • 程序化细胞死亡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食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四个(九划的则为第九个)。就正体中文中,食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把偏旁简化,成三划。食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
  • 戴汝为戴汝为(1932年12月31日-),中国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生于云南昆明。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王中林王中林(1961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高阳镇,美籍华裔纳米技术专家,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校摄政董事教授(Regents' Professor),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材料科学
  • 社交网站多数社交网路会提供多种让用户交互起来的方式 ,可以为聊天、寄信、影音、文件分享、博客、新闻组等。社交网路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的途径。作为社交网路的网站一般会
  • York UniversityAUCC,CARL,IAU, COU,CIS,OUA,CUSID 菲尔兹研究所,CBIE约克大学(英语:York University,法语:Université York),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的一家著名综合性大学。一直以来,约克大学以工
  • 大卫·奇尔顿·菲利浦斯埃尔斯米尔的菲利普斯男爵大卫·奇尔顿·菲利浦斯,KBE,FRS(英语:David Chilton Phillips, Baron Phillips of Ellesmere,1924年3月7日-1999年2月23日),英国结构生物学家,在学界和政界
  • 卢照邻卢照邻(634年?-689年),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诗人,后因久病厌世,投水死。他与王勃、杨炯和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卢照邻出自范阳卢氏北祖,是东汉侍中
  • 杨格计划扬计划(英语:Young Plan),又译扬格计划,是由美国实业家、商人、律师及外交官欧文·D·扬(Owen D. Young)提出的计划,借以协助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偿还赔款。1924年,美国推出道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