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贤

✍ dations ◷ 2025-05-18 12:50:11 #1955年出生,在世人物,20世纪画家,21世纪画家,胡姓,台湾人,西班牙人

胡文贤(1955年5月7日-),西班牙华裔画家,生于台湾台南县善化镇,以“梦幻现实主义”风格而著称,毕业于马德里艺术学院。作品获得了无数奖项,并被国立台湾美术馆和台南市立美术馆典藏。

胡文贤出生于台湾台南,没有显赫的家势、也无书香门第,父亲小学辍学,母亲文盲,他们是路边摊贩者,但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也是老幺的他,虽然在贫困中长大,曾饱受父母兄长的呵护,也过了一段不知愁滋味的幸福童年。十四岁那年母亲病逝,在他的自传“…母亲突然病逝,出殡的那天滂沱大雨,众人抬着棺木在泥泞的黄泥土路上,歪歪斜斜地前进…”十八岁时二哥自杀,从此突然觉醒,放弃保送军校,励志走向绘画之路,1975年考取台湾国立艺专国画组,毕业后在出版社做美术编辑,后来任教于私立慈航高中一学期,1983年秋天赤手空拳的飞往西班牙,从此当他踏回祖国已经成了过客,“客里似家家似寄”他曾在自叙里他说“觉得自己像个无根的浮萍,不知何处是归处?…我是个流浪的旅人,总有一些带不走,一些不带走,不想停留,不能停留的无奈”创作是他唯一宣泄的工具,他把一生走过的痕迹全烙印在画布上,他不喜欢解释他的作品,因为那都是无法用语言或文字表达的情绪。自从移居西班牙为了使当地居民容易呼唤记忆,把译音的Wen Shyan Hu 名字该为 Santos Hu,直至今日成了他的艺名,在2007那一年取得西班牙国籍(保留台湾国籍)他借机更改西班牙身份证及护照名字为Santos Hun Wang(西班牙使用双姓,Hun是父姓Wang是母姓)从此成了他在西班牙的正式姓名。1984年进入了马德里宫普田西大学的美术学院开始学习西画,1988年取得艺术硕士学位。自1990年起他安定了在西班牙的住所,前后在西班牙和台湾(还有其他欧洲国家)举办了无数个展及联展。

他的作品色彩丰富,生动有趣,同时又细腻,对于物体的肌理、比例、透视及构图都能完美掌握。。“女体”是他创作及思想中心,也曾在“女体”做深入研究,诚恳昭告世人他生活上的欢愉,忠于自我,作品构图严谨,画面宁静而抒情。

正如评论家安东尼·干博宜在ABC报上写道:“ 胡文贤是一位出色的色彩学家,是一位杰出的绘图员。他具有想像力,并非常懂得发挥运用。”


他的绘画创作大略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初期(1984-1988):大学求学时代从写意,写实到超写实,追求达到摄影的效果。(附图1)

中期(1989-1999):这时期他受到比利时画家雷内.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及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把一些毫无相关的物体在画面上组合,制造矛盾不受理性控制超出现实生活的幻想空间。他曾多次绘制放大的水果,这时有艺评家称他为“大水果画家”(附图2)

后期(2000至今):“梦幻现实主义”,根据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人类的行为或多或少都受到“性欲”的影响,尤其在梦境里往往毫无遮掩的展现,这种潜意识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见到的。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因为我们制造了一套伦理道德来规范我们的行为,而艺术的创作正可以脱离这一切规范的束缚,赤裸裸的人体之所以能冠冕堂皇的展现在美术馆或展览场所,就是因为戴上了“艺术”的光环,包括所有市井上被视为“色情”的猥亵物品也都有可能点石成金、重见天日的一天,事实上这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微妙矛盾的。胡文贤秉持这理论,所以他往往环绕这一个主题-“人体”,习惯将女性形象和日常物品结合在一个画面,这种梦幻氛围中有着强烈的“性”挑逗感,不免让我们想起巴尔蒂斯(Balthus)的作品。在意义上每每因构图及色调的不同有不一样的诠释,有尼采悲观主义的悲怆及虚无感,有弗洛伊德的梦幻及性欲主义。有时候他描绘废墟,从破旧废墟里寻找价值,从女性的身体表达爱欲、生死及下意识的冲动,舞台布景般的僵冷透视法,汉漠无际或重重浪花,神话般的殉难情节,如孤冢般的悲剧情怀。他一直认为艺术必须提供观众视觉上的满足 就像欣赏一部电影或看一场球赛,甚至跟做爱一样的得到快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殚精竭虑,全心投入创作,1993年他拒绝台湾国立艺专聘教,一心一意只为创作,解衣磅礡,淡泊宁静,抛弃一切功名利禄的追求,从作品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矜持。。

1978年毕业于国立艺专。

1988年毕业于马德里公普田西(Complutense)大学艺术学院。

自1987年以来在西班牙、台湾两地举办无数次个展:

第2、3、4、5、6、8、10届埃斯卡洛纳,托莱多(Escalona, Toledo)写生比赛评审委员。

相关

  • 东海岸美国东岸,或称为大西洋海岸,是指美国的最东部的海岸地区,东向面临大西洋,北边为加拿大,南边为墨西哥湾。此区域通常包括以前北美十三殖民地的范围,现在则由北到南包括缅因州、新罕
  • 唐中宗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
  • Bsub2/subOsub3/sub2.55 g/cm3 (三方) 3.11–3.146 g/cm3 (单斜)三氧化二硼(化学式:B2O3)又称氧化硼,是硼最主要的氧化物。它是一种白色蜡状固体,一般以无定形的状态存在,很难形成晶体,但在高强度退火
  • 丹砂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朱砂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朱砂为
  • 英法北美战争英法北美战争(英语:French and Indian War),或加拿大所称的征服战争(英语:War of the Conquest),是1754年至1763年间大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在北美的一场战争。1756年,战争扩大至世
  •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英语:Minimal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致,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
  • 希拉国家森林希拉国家森林(英语:Gila National Forest)是位于新墨西哥州的一座美国国家森林和保护区,建立于1905年,面积2,710,659英亩,是美国的第六大国家森林。
  • 郑浦山郑浦山(1817年-1849年),清朝中晚期红顶商人。名德标,讳锦章,字建霞,号浦山,浙江镇海县人。清乾隆丁亥年 (1767年),生于宁波府镇海县澥浦郑氏十七房巨族。1788年,父亲过世,继承家业,经营渔
  • 安塔纳斯·梅尔基斯安塔纳斯·梅尔基斯(Antanas Merkys,1887年2月1日-1955年3月5日)立陶宛政治家,1940年立陶宛并入苏联之前的最后一任总理。早年学习法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俄军服役。1919年参
  • 利耶帕亚利耶帕亚(拉脱维亚语:Liepāja,德语:Libau)位于拉脱维亚西部波罗的海沿岸,是该国第三大城市和重要的不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