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合数学
✍ dations ◷ 2025-11-12 17:41:48 #组合数学
广义的组合数学(英语:Combinatorics)就是离散数学,狭义的组合数学是组合计数、图论、代数结构、数理逻辑等的总称。但这只是不同学者在叫法上的区别。总之,组合数学是一门研究可数或离散对象的科学。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日益发展,组合数学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因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使用算法处理离散数据。狭义的组合数学主要研究满足一定条件的组态(也称组合模型)的存在、计数以及构造等方面的问题。
组合数学的主要内容有组合计数、组合设计、组合矩阵、组合优化(最佳组合)等。最基本的组合数学的思想和枚举的方法在古老时代就已经出现。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外科医生妙闻已经指出可以由6个相异的味道组合出63种相异的结果(每个味道都可以选择或不选择,但不能都不选择,因此有26 − 1=63种组合);罗马时代的希腊史家普鲁塔克与克律西波斯、喜帕恰斯讨论了后来显示与Schröder–Hipparchus数(英语:Schröder–Hipparchus number)有关的枚举问题;公元前3世纪的阿基米德在其数学文章Ostomachion(英语:Ostomachion)中考虑了一个拼接拼图的智力游戏(tiling puzzle)。中世纪时,组合数学持续发展(主要是在欧洲外的文明)。公元850年的印度数学家Mahāvīra(英语:Mahāvīra (mathematician))提供了关于排列数与组合的公式,甚至可能早在6世纪印度的数学家就对这些公式熟悉 。公元1140年哲学家与天文学家阿伯拉罕·伊本·埃兹拉确认了二项式系数的对称性,而二项式系数公式则是由犹太人数学家Gersonides在公元1321年得到的。杨辉三角形最早可追溯至10世纪的数学论文,在中国则首现于13世纪南宋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在英格兰,则出现一些与哈密顿回路相关的例子。文艺复兴时期,与其他数学或科学领域一样,组合数学再现生机。帕斯卡、牛顿、雅各布·白努利、欧拉等人的研究为此新兴领域打下基础。在更近代时,西尔维斯特和MacMahon(英语:Percy Alexander MacMahon)也对组合计数和代数组合学作出贡献。人们此时也对图论有高度的兴趣,例如关于四色问题的领域。在20世纪下半叶,组合数学成长相当快速,甚至出现数十种新的期刊和会议。 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成长是由对其他领域的连结与应用所带动,包括代数、几率论、泛函分析和数论等。从
n
{displaystyle n}
个元素中取出
k
{displaystyle k}
个元素,
k
{displaystyle k}
个元素的排列数量为:以赛马为例,有8匹马参加比赛,玩家需要在彩票上填入前三胜出的马匹的号码,从8匹马中取出3匹马来排前3名,排列数量为:因为一共存在336种可能性,因此玩家在一次填入中中奖的概率应该是:不过,中国大陆的教科书则是把从n取k的情况记作
P
n
k
{displaystyle P_{n}^{k}}
或
A
n
k
{displaystyle A_{n}^{k}}
(A代表Arrangement,即排列)。上面的例子是建立在取出元素不重复出现状况。从
n
{displaystyle n}
个元素中取出
k
{displaystyle k}
个元素,
k
{displaystyle k}
个元素可以重复出现,这排列数量为:以四星彩为例,10个数字取4个数字,因可能重复所以排列数量为:这时的一次性添入中奖的概率就应该是:和排列不同的是,组合取出元素的顺序不考虑。从
n
{displaystyle n}
个元素中取出
k
{displaystyle k}
个元素,
k
{displaystyle k}
个元素的组合数量为:不过,中国大陆的教科书则是把从n取k的情况记作
C
n
k
{displaystyle C_{n}^{k}}
。以六合彩为例。在六合彩中从49颗球中取出6颗球的组合数量为:如同排列,上面的例子是建立在取出元素不重复出现状况。从
n
{displaystyle n}
个元素中取出
k
{displaystyle k}
个元素,
k
{displaystyle k}
个元素可以重复出现,这组合数量为:以取色球为例,每种颜色的球有无限多颗,从8种色球中取出5颗球,这组合数量为:因为组合数量公式特性,重复组合转换成组合有另一种公式为:另外
H
k
n
{displaystyle H_{k}^{n}}
也可以记为
F
k
n
{displaystyle F_{k}^{n}}
相关
- 增生增生可能意指下列事物:
- 支原体鸡毒支原体 M. gallisepticum 生殖支原体 M. genitalium 人型支原体 M. hominis 猪肺炎支原体 M. hyopneumoniae 绵羊肺炎支原体 M. ovi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 M. pneumonia
- 精囊精囊(英语:Seminal vesicle,亦称为储精囊),功用为提供和储存精液的分泌物,内含有黏液、果糖(精子能量)、凝集酵素、抗坏血酸、前列腺素,但并不储存精子。精液有60%左右的成分来自于此
- 未来未来可以视为描述一个事件经过一段时间后所变化的结果,和过去相对。从时间是线性的角度来说,是时间线上将要发生的那部分,也就是说,在时空上表示尚未发生的事的那部分。未来一直
- 披衣菌砂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披衣菌)是一种绝对寄生病原体,披衣菌是一种在构造上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病毒,但因其同时含有 DNA 和 RNA、并有和革
- 氏族部落氏族之成员一般有一共同祖先或有一想象的共同祖先,其成员一般不会是另一个氏族的成员,成员之间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氏族有自己独特的称号,一般来说氏族内部成员之间不
- 胞葬作用胞葬作用(英语:efferocytosis,来自拉丁语词efferre)是细胞生物学所描述的吞噬细胞将程序性死亡的凋亡细胞移除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埋葬凋亡的细胞,因而称“胞葬”。在胞葬作
- Cssub2/subO氧化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铯和氧组成,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是Cs2O。已知的二元铯氧化物有:Cs11O3,Cs4O,Cs7O和Cs2O。他们颜色鲜艳。该种氧化铯Cs2O外观为橙黄色六角形晶体。氧化铯可
- UOsub4/sub过氧化铀(UO4·nH2O) 是一种浅黄色, 可溶解的氧化铀。它被发现在浓缩铀一个阶段的核燃料循环,那时是粗制铀准备通过在地浸和树脂离子交换系统的时候。 这种化合物,也可以表达
- 内疚内疚,是一种在背离自定的行事准则或公认的道德标准后,因自己的信念或理解而产生在认知或情绪上的经验。该情绪与自责或自我产生的愤懑(英语:Resentment)等概念有密切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