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疫苗

✍ dations ◷ 2025-10-23 01:56:59 #黄热病

黄热病疫苗是用于预防黄热病的疫苗。 黄热病是一种发生在南美与非洲地区的病毒性感染症。99%左右的人在接种疫苗后的一个月,就能出现终生的免疫力。 黄热病疫苗也被用于控制疫情。疫苗可以经由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英语:Subcutaneous injection)。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位于黄热病疫区的国家,应该例行性注射(英语:Vaccination schedule)黄热病疫苗。接种疫苗的时机应在9到12岁之间。前往位于黄热病疫区的国家旅行,也应该提前接种疫苗。 一般而言,终生只要接种一次即可,无须追加疫苗。

一般而言,黄热病疫苗对于一般人或没有症状的艾滋病患者来说都相当安全。注射疫苗后可能会造成头痛、肌肉酸痛、发烧、注射住红肿热痛的副作用。百万分之八的几率会造成全身型过敏性反应、百万分之四的几率会造成永久的神经性症状、百万分之三的几率会造成器官衰竭。对孕妇而言相对安全,因此建议有可能感染黄热病者接种此疫苗。 黄热病疫苗不应该用于出现症状的艾滋病患者。

黄热病疫苗于1938年被开发完成。 黄热病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的其中之一,意即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里非常需要、也相当重要的一项药物。 2014年,发展中国家的每剂批发价约介于4.3美金到21.3美金。 在美国同样剂量则需花费50到100美金。 黄热病疫苗为一种减毒性疫苗。有些国家规范自疫区入境者必须提出预先施打黄热病疫苗的接种证明。

相关

  • 孟加拉语孟加拉语(bāṅlā / বাংলা 或者 bāṅālī / বাঙালী)又称为孟加拉文,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是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的官方
  •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法文:Code international de nomenclature zoologique)由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负责修订和解释,是一套
  • 蛋白质与蛋白质对接分子对接(macromolecular docking )是分子模拟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本质是两个或多个分子之间的识别过程,其过程涉及分子之间的空间匹配和能量匹配。分子对接方法在药物设计、材料
  • 罗密·施奈德罗密·施奈德(德语:Romy Schneider,1938年9月23日-1982年5月29日)是一位奥地利的演员,15岁时即开始演艺生涯。1955年至1957年,因出演《茜茜公主》三部曲女主角茜茜公主而出名。罗密
  • D·H·劳伦斯大卫·赫伯特·劳伦斯(英语:David Herbert Lawrence,通常写作D. H. Lawrence,1885年9月11日-1930年3月2日),20世纪英国作家。他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
  • 氯胺氯胺,又称氯代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氨中一个(一氯代氨)、二个(二氯代氨)或者三个(三氯化氮)氢原子被氯取代之后得到之氨衍生物。氯胺一词也指一系列化学式为 R2NCl 及 RNCl2 的]。
  • 消炎抗炎性(英语:Anti-inflammatory)指物质或治疗能减少炎症的特性。消炎药占约止痛药的一半。消炎药以消炎作用来减少疼痛,与鸦片类药物不同,后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以阻断疼痛讯号传
  • span class=nowrapPuClsub3/sub/span三氯化钚的化学式为PuCl3,有强放射性。极毒。三氯化钚可由金属钚溶解在盐酸中得到。三氯化钚中的钚原子为九配位,具有三冠三角棱柱分子构型(英语:tricapped trigonal prismatic
  • 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又称土司改流、废土改流,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始于明代初期的永乐年间,到清朝雍正年间则大规模实行。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
  • 博罗金诺博罗金诺之战 (俄语:Бородинская битва, 法语:Bataille de la Moskowa) (1812年9月7日) 是所有拿破仑战争中最大和最血腥的单日战斗,超过二十五万士兵投进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