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系统

✍ dations ◷ 2025-05-15 07:34:28 #吸附系统
吸附是指某种气体,液体或者被溶解的固体的原子,离子或者分子附着在某表面上。这一过程使得表面上产生由吸附物构成的膜。吸附不同于吸收,吸收是指作为吸附物的液体浸入或者溶解于另一液体或固体中的过程。吸附仅限于固体表面,而吸收同时作用于表面和内部。吸附也属于一种传质过程,物质内部的分子和周围分子有互相吸引的引力,但物质表面的分子,其中相对物质外部的作用力没有充分发挥,所以液体或固体物质的表面可以吸附其他的液体或气体,尤其是表面面积很大的情况下,这种吸附力能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工业上经常利用大面积的物质进行吸附,如活性炭、水膜等。吸附过程有两种情况:还有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操作的分子筛,物料连续进入填充床,分子筛可以只吸附固定体积的分子,再释放,而将体积过大的分子拦住,石油气和天然气的分离经常采用这种方式。吸附作用是催化、脱色、脱臭、防毒等工业应用中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

相关

  • 淋病淋病(Gonorrhea)是一种感染淋球双球菌所导致的性传染病。许多人在感染后,并不会表现任何症状。男性常见症状包括排尿灼热、阴茎开口流脓、睾丸疼痛等。女性的常见症状一样是排
  • 接合菌毛菌毛(拉丁文pilus,复数pili)是一些细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表面的毛状物,可用于和其他同种细菌细胞接合(conjugation)。菌毛的主体由蛋白质“菌毛蛋白(pillin)”通过聚合
  • 医学索引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是一医学杂志文章的综合索引,刊登于1879年到2004年间(其中1899年到1902年中断)。由于免费的搜寻引擎如PubMed的广泛应用,2004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停止出
  • 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是指自然栖息地无法维持现有物种,导致栖息地的生物流离失所或灭绝的过程,使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破坏栖息地普遍是为了获取天然资源、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而清理栖息地
  • 海底热泉海底热泉(hydrothermal vent)亦作海底热液系统(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是从海底喷出经由地热加热过的水及其裂缝喷发口。通常发现于火山活动频发、大陆板块移动的地区及
  • 膀胱肠瘘管膀胱肠瘘管(Vesicointestinal fistula),又称肠膀胱瘘管(Intestinovesical fistula)是膀胱于肠道之间的瘘管。膀胱肠瘘管瘘管能够依据其发生的位置给予更精确的命名:造成膀胱肠瘘管
  • 急性辐射综合症急性辐射综合症,也被称为辐射中毒或辐射病(英文缩写ARS),是一种患者在24小时内暴露于大剂量的游离辐射下导致的症候群,症状可持续多达数个月。 本术语意指急性医疗问题,而不是产生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语: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常简称为POPs)泛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学物质:
  • 中子活化中子活化指将样品用中子照射后,样品中原子经中子俘获而变得具有放射性的过程。俘获中子后的原子核通常会立即衰变,释放出中子、质子或阿尔法粒子同时生成新的活化产物。这些活
  • 马偕医院台湾基督长老教会马偕医疗财团法人马偕纪念医院,一般简称马偕纪念医院、马偕医院,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属下的医院。1872年3月9日马偕来到淡水。1879年12月26日马偕首次返国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