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细胞生成

✍ dations ◷ 2025-08-23 23:00:13 #脂肪细胞生成

脂肪细胞生成(英语:Adipogenesis)是从干细胞形成的脂肪细胞。它涉及两个阶段,分化确定和终末分化。分化确定是间充质干细胞致力于脂肪细胞前体细胞,也称为前脂肪细胞,它们失去了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如软骨细胞、肌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潜力。终末分化是前脂肪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脂肪细胞生成可以来自脂肪组织中的前脂肪细胞,也可以来自迁移到脂肪组织的源于骨髓的祖细胞。

脂肪细胞在能量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动物体内处理最大的能量储备,甘油三酯。脂肪细胞处于动态状态,当能量摄入高于消耗时它们会开始扩张,而当能量消耗高于摄入时它们会进行运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反调节激素的高度调节,脂肪细胞是非常敏感的。激素如胰岛素会促进扩张,而反激素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ACTH则会促进运动。脂肪细胞生成是一个严格调节的细胞分化过程,其中间充质干细胞致力于前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细胞分化是基因传达模式的改变,多能基因传达改变为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传达。因此,转录因子对于脂肪细胞生成至关重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s)是脂肪生成的主要的调节因子。与其他谱系的细胞相比,脂肪细胞的体外分化是真实的,并概括了体内分化的大部分特征。分化的脂肪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停滞、形态变化、脂肪生成基因的高表达和脂肪细胞因子的产生,如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在老鼠中,而不是人类)和肿瘤坏死因子-α。

体外分化研究使用了预先确定的前脂肪细胞谱系,例如3T3-L1和3T3-F442A细胞系,或从白色脂肪组织的基质血管部分分离的前脂肪细胞。体外分化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过程。首先,增殖的前脂肪细胞通常会通过接触抑制来阻止生长。生长停滞会在最早的事件(包括前脂肪细胞从成纤维细胞形状到圆形的形态变化以及转录因子C/EBPβ和C/EBPδ的诱导)之后出现。生长停滞的第二阶段是两个关键转录因子PPARγ和C/EBPα的表达,它们促进赋予成熟脂肪细胞特征的基因表达。这些基因包括脂肪细胞蛋白(aP2)、胰岛素受体、磷酸甘油脱氢酶、脂肪酸合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葡萄糖转运蛋白4型(Glut 4)等。通过这个过程,脂滴在脂肪细胞中积累。然而,前脂肪细胞细胞系难以分化成脂肪细胞。前脂肪细胞显示CD45- CD31- CD34+ CD29+ SCA1+ CD24+ 表面标志物可以在体内增殖和分化为脂肪细胞。

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是脂肪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剂。PPARγ与维甲酸X受体(RXR)异二聚化,然后与DNA结合,从而激活下游基因的启动子。PPARγ诱导脂肪细胞特异性基因,包括脂肪细胞蛋白(aP2)、脂联素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PPARγ激活对成熟脂肪细胞特征的几个方面有影响,例如形态变化、脂质积累和胰岛素敏感性的获得。PPARγ是必要的并且足以促进脂肪细胞分化。PPARγ是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所必需的。PPARγ本身的表达足以在体外将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其他促脂肪因子如C/EBPs和Kru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KLFs)已被证明可诱导PPARγ启动子。此外,还需要PPARγ来维持表征成熟脂肪细胞的基因的表达。噻唑烷二酮类(TZDs)是一种抗糖尿病药物,在体外很好地使用了分化混合物,促进了PPARγ的活性。

C/EBPs,一种转录因子,是碱性亮氨酸拉链类的成员。环腺苷酸(cAMP)是脂肪细胞生成的诱导剂,可促进C/EBPβ和C/EBPδ的表达。在分化的早期阶段,C/EBPβ和C/EBPδ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短暂增加被认为会激活脂肪生成转录因子PPARγ和C/EBPα。PPARγ和C/EBPα可以反馈诱导彼此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C/EBPα在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中也起重要作用。然而,C/EBPγ抑制分化,这可能是由于C/EBPβ 失活所致。

尽管PPARγ和C/EBPα是脂肪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但其他转录因子在分化进程中也起作用。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与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可以通过产生内源性PPARγ配体激活PPARγ或直接促进PPARγ的表达。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促进分化,而PPARγ和C/EBPα的激活也对负调节有反应。cAMP响应元件结合蛋白促进分化,而PPARγ和C/EBPα的激活也对负调节有反应。T细胞因子/淋巴增强因子家族(TCF/LEF)、GATA2/3、维甲酸受体α、和SMAD6/7不影响C/EBPβ和C/EBPδ但抑制PPARγ和C/EBPα的感应。

内分泌系统的产物如胰岛素、IGF-1、环腺苷酸、糖皮质激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可有效诱导前脂肪细胞的脂肪细胞生成。

胰岛素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信号传导调节脂肪细胞生成。胰岛素或IGF1促进调节终末分化的诱导转录因子。

Wnt或β-连环蛋白信号通过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肌细胞和骨细胞但阻断对脂肪细胞谱系的分化来抑制脂肪生成。Wnt或β-连环蛋白通过抑制PPARγ和C/EBPα的感应来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骨塑型蛋白(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BMPs可以刺激多能细胞的分化确定或是通过不同的受体异二聚提诱导成骨。BMPs还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已显示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衰老脂肪祖细胞抑制脂肪形成分化。肥胖者的脂肪细胞生成减少是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衰老细胞增加,而不是干细胞或祖细胞数量减少。

相关

  • 焚化炉焚化炉,即一种火炉,是以高温燃烧作用火化分解焚化垃圾等物体,成为炭、碳、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二
  • 考德威尔县考德威尔县(英语:Caldwell County)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228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77,415人。县治勒诺 (Lenoir)。成立于1841年1月。县
  • 瓦尔特·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7日),德国哲学家、文化评论者、折衷主义思想家。本雅明的思想融合了德国唯心主义、浪漫主义、唯物史观以及犹太神秘学(
  • 布鲁诺·马尔斯彼得·基恩·埃尔南德斯(英语:Peter Gene Hernandez,1985年10月8日-),以其艺名布鲁诺·马尔斯(英语:Bruno Mars)出名,是一名美国歌手、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和舞者。火星人成长于夏威
  • 少贰氏少贰氏(しょうにし、新字体:少弐氏),是藤原氏藤原秀乡在九州的分支,主要分布于太宰府市,是当地素有名望的御家人。少贰可解作“初级翻译”之意。少贰氏在元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但
  • 鞠李瑾鞠李瑾(1966年1月31日-),上海人,是已经退役的中国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后卫,是上海队多年主力,曾经入选过中国国青队和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3年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运动,年底上海申花刚成立时,原上海队为数不多的有国脚身份的鞠李瑾却因为生病,最终选择了退役,年仅28岁,令主教练徐根宝惋惜不已。
  • 利奥斯典纳斯利奥斯典纳斯(希腊语:Λεωσθένης , ?-前323年),是古希腊雅典杰出的将军,他在拉米亚战争中统帅希腊联军,迫使马其顿摄政安提帕特陷入围城的困境。利奥斯典纳斯首次出现于史书中时已经拥有高知名度。过去曾从斯特拉波的描述推测他曾经服役于亚历山大大帝之下,不过现在认为这观点似乎是错的,斯特拉波指得应是列昂纳托斯。可以确定史书在描述利奥斯典纳斯时,他已经被认为是在军中具有杰出能力且高声望的军官,且是个反马其顿的激进派,并于前324年被雅典人选为十将军之一。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前,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小亚细亚总
  • 大英帝国横越南极远征大英帝国南极穿越探险(1914–1917),也被叫做坚忍号探险,被认为是南极英雄探险时代的最后一次主要探险。这次探险由欧内斯特·沙克尔顿指挥,目的是实现人类第一次横穿南极大陆。在阿蒙森第一次到达南极点后,横跨南极的旅行就如沙克尔顿所说,是“最后一次伟大的南极探险”。 这次探险没有完成它的使命,但被认作是坚忍号的史诗。沙克尔顿曾经在斯科特船长1901-1904年的南极探险航行中任职,也曾领导过1907-1909年的英国探险航行。在这次新的航行中,沙克尔顿本打算航行到威德尔海在瓦瑟尔湾登陆,再横穿南极大陆通过
  • 孟苏平孟苏平(1989年7月17日-),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新市乡人,中国女子举重队员。
  • 半伯拉纠主义半伯拉纠主义(英语:Semipelagianism)是基督教神学和救赎论中有关拯救思想的一个流派。最初是为了妥协伯拉纠主义和奥古斯丁主义。伯拉纠主义说,人可以透过自己的努力,拯救自己,因此伯拉纠主义被视为异端。奥古斯丁主义称,人因为原罪已经全然败坏,只有靠着神的恩典,才能得救,即神恩独作论。半伯拉纠主义认为是神人合作,信心的增长是上帝的功劳,虽然最初的信心是基于自由意志,而恩典只是在后来伴随。半伯拉纠主义在公元529年的奥朗日会议(Second Council of Orange)上被罗马天主教会定为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