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灯

✍ dations ◷ 2025-11-26 17:59:07 #灯,嬉皮士运动,英国发明

熔岩灯(英语:Lava lamp)又称为蜡灯、水母灯。名字源于其内不定形状的蜡滴的缓慢流动,让人联想到熔岩的流动。熔岩灯有多种形状和颜色。

在1963年由英国工程师爱德华·克雷文·沃克(Edward Craven Walker)发明,设计灵感源自鸡蛋时针。

熔岩灯的物理原理非常简单,由底座和密封玻璃瓶组成。底座最初时候是加热丝,现今改为较大功率的射灯,密封玻璃瓶是由硼硅酸盐玻璃制成,其内是透明的液体,以及半透明的蜡。

室温下蜡的密度略高于液体,然而加热后又略低于液体。通电后,底座内的灯泡加热密封玻璃瓶,将热量传递给蜡块,瓶内的蜡块融化而浮上水面,因渐渐冷却而沉入瓶底,周而复始造成变化的光影效果。

熔岩灯于1963年投放市场,尽管低科技,但光影效果却迷幻万千。投放市场后随即成为大学宿舍、公司办公室、时尚家居生活的必备装饰灯。被沃克称为“买上一个,你再也不需要毒品”(If you buy my lamp, you won't need drugs)的神奇物品。

熔岩灯发展至今天,由于加热方式、玻璃工艺的提高,已经拥有了超过200种的颜色、尺寸和形状。既有传统的油灯形状。也有芳香作用的香熏熔岩灯。

中国南部有工厂在生产熔岩灯的代工产品和仿制品,售价极其低廉,甚至1.5英尺高的熔岩灯售价不足10美元。但仿制品的配方有一定差异,生产成本很低,效果有一些差异。

在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熔岩灯的销量开始下滑。由 Cressida Granger(英语:Cressida Granger)改造后,在2000年再度领导时尚风潮。正像爱德华·克雷文·沃克谈到他的灯时所说的:“它会持续流行,正如生活循环,它上升、破裂、落下,然后一切又重新开始。(I think it will always be popular. It's like the cycle of life. It grows, breaks up, falls down and then starts all over again)”

在美国谷歌公司的总部门厅,也摆着几盏熔岩灯。

基于熔岩灯内部液体流动的不确定性,互联网公司 Cloudflare 使用其作为伪随机数生成器以生成密钥。

相关

  • 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英语:Financial centre),指以第三级产业经济为主;以金融业服务业为中心的全球城市,这个全球城市必须拥有跨国公司和国际大银行的总部设立,要有活跃的外汇市场、股票市
  • 领空领空(英语:Airspace)是指主权国家领陆和领海上空的空气空间,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巴黎航空公约》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国家对其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享有绝对主权。领空不
  • 詹姆斯·麦克弗森麦克弗森广场(McPherson Square)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区的一个城市广场,北到K街,东到佛蒙特大道,南到I街,西到15街。华盛顿地铁在此设有麦克弗森广场站。广场得名于詹姆斯·麦
  • 后汉后汉(947年-951年)是五代十国的第四个朝代,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由沙陀人建立的中原王朝。亦称刘汉。后汉承自后晋,根据五行相生的顺序,后晋的“金”德之后是“水”德,因此后汉以“水”
  • 尼克拉斯·巴亚哥洛夫尼克拉斯·巴亚哥洛夫(瑞典语:Nicklas Bärkroth;1992年1月19日-)是一位瑞典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前锋。他现在效力于瑞典足球超级联赛球队布洛马波卡纳足球俱乐部。他也代
  • 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1980年8月,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成立,于1982年5月1日开始正式办案。
  • 赵观涛赵观涛(1892年2月8日-1977年11月16日)陆军中将,字雪泉,别名敬荣,浙江嵊县(今嵊州)人。浙江陆军出身,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师师长与第8军军长。1914年冬,赵观涛从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
  • 张大受 (大西进士)张大受(?-1644年),四川华阳县人。明末流寇张献忠政权开科举取中的状元。大顺元年(1644年)十月甲申科武状元,张献忠对他非常宠爱,赐美女十人、豪华府第一座、家丁二十人。三天后,张献忠
  • 威廉·卡文迪许-本廷克,第六代波特兰公爵威廉·卡文迪许-本廷克,第六代波特兰公爵,KG,GCVO,TD,PC,DL(英语:William John Arthur Charles James Cavendish-Bentinck, 6th Duke of Portland,1857年12月28日-1943年4月26日),1879年
  • 冈崎郁子冈崎 郁子(1949年-)是一名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吉备国际大学教授。出生于高知市,1973年毕业于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科、1979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所,师从龙宇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