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标 (故事)

✍ dations ◷ 2025-02-23 01:50:44 #日本动漫术语,电子游戏术语,情节

旗标(英语:flag、日语:フラグ)是在小说、戏剧、漫画、动画、模拟游戏等作品故事中,表示事情将引发以后特定发展或状况的用语。与伏笔具有相同的含意,但一般用来指较为单纯有固定模式的表现。

flag的用法源自计算机程序的基础概念——旗标。在电视游戏领域、尤其是冒险游戏等类型中,依玩家(读者)的选择,故事将走向分歧路线,得到不同的结果。用来记述这些变化的便是flag。

此方式的游戏通常依照玩家的选择(像是往左或往右)来决定情境的岔路。若分歧是由曾经做过的选择(帮助某人,或打招呼等)来决定的话,在程序设计时必须将“做过的选择”纪录下来。该纪录的动作在程序设计用语称为“旗标立起”,尔后决定分歧时便以旗标如果立起则进入α场景,若未立起则进入β场景。旗标不仅用在情境的分歧,也运用在埋设伏笔,令登场人物的台词更细微变化等。

一些热心的玩家便从登场人物的台词、行动、演出手法来摸索(在程序内部无法得知的)旗标的状态,推测尔后的发展以达到结局,并交换关于解析手法的情报。由于这种手法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决策树修剪或标示里程碑,踏破多结局游戏的所有路线,另外煽动玩家期待感的效果在,游戏制作者方面也积极采用“容易知道和故事有关联的”表现方式,因此成为有用的解析手法。选择旗标成立的选项从而称为“插旗”(フラグを立てる)。

相同分析手法转用在没有故事分歧的小说、漫画、影像作品等,从具有特征的表现手法推测故事未来的发展。

在旗标概念传开之后,亦有蓄意令读者观众以为旗标立起,故事却朝不同方面展开的作品出现。这种表现出旗标立起,却不按照模式发展的状态,依情况与原因被称为“倒旗”(フラグが倒れる)、“折旗”(フラグを折った)、“毁旗”(フラグ壊し)。

由于电影与戏剧经常以登场人物的死亡引发剧情高潮,死亡旗标亦是特别被常用的代表性表现方式。其他类型是否属于旗标,则视乎集合的归属程度及个人认识差异而有出入。

相关

  • 皮肤附属器附肢是一个在无脊椎动物生物学的名词,指一种从身体长出的自然延伸,与脊椎动物的四肢近似。不同功用的附肢会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螯足、步足、触角、颚足、腹肢、尾节:213、生殖肢
  • 邢其毅邢其毅(1911年-2002年11月4日),中国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其毅原籍贵阳市,其父邢端为清末官员、实业家。1911年生于天津,1933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1936年获美国伊
  • 闽南语语法闽南语语法描述闽南语的如何建立句子、词组以及单词等结构的规则。如同其他汉语语言,闽南语是分析语,名词没有格位、性别和数量的区别,但需使用量词,动词不分人称和数量,但会用助
  • 水痘疫苗水痘疫苗临床上可用来预防水痘 。施打一剂量水痘疫苗可防止95%的中等发作与100%的重度发作,但施打两剂量效果更佳。在接触水痘病毒五天内,未经免疫的个体接种水痘疫苗可极大程
  • 雨宫健雨宫健(日语:雨宮 健/あめみや たけし  ?,1935年3月29日-),是日本知名经济学家,专长为计量经济学,现任史丹佛大学名誉教授。计量经济学会 Fellow、美国统计协会会员、美国文理科学
  • 老丘老丘是中国夏朝中晚期的都城,其真实性有待于考古发现,一般认为其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国都里村一带。夏朝第七位君主杼将都城从“原”迁至老丘,到第十三位君主
  • BTRX-335140BTRX-335140或BTRX-140是一种研发中的选择性的κ-阿片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截至2020年2月,该药物目前处于2期临床试验中。
  • 中国史前发明列表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依笔画顺序列于下面。
  • 安德烈·马奇诺安德烈·马奇诺(法语:André Maginot,1877年2月17日-1932年1月7日),法国官员、军人、政治家。出生在巴黎,青年时代在阿尔萨斯-洛林度过。1897年至1910年担任阿尔及利亚总督府内务局
  • ElmElm是UNIX下的一个命令行方式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其名字取自榆树的英文()。这个程序1986年发布。可以进行选择、阅读、删除、发送电子邮件等操作,而且支持MIME附件。后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