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蜡(Adipocere;/ˈædɪpəˌsɪər, -poʊ-/)是一种由厌氧细菌水解尸体内组织里的脂肪(例如:尸体本身的脂肪组织)而形成的蜡质有机物质。尸蜡的形成,令尸体腐败的过程中断,并使尸体内的脂肪组织、内脏及脸部得以有效保存。
“尸蜡”这个名词最早由托马斯·布朗爵士使用,他于1658年在他的著作《瓮葬(英语:Hydriotaphia, Urn Burial)》()这样写:
In a Hydropicall body ten years buried in a Church-yard, we met with a fat concretion, where the nitre of the Earth, and the salt and lixivious liquor of the body, had coagulated large lumps of fat, into the consistence of the hardest castile-soap: wherof part remaineth with us.
尸蜡形成过程的化学反应,有17世纪当显微镜普及后开始被了解,知道与皂化反应相关。
尸蜡是一种易碎的、蜡质的、而且不溶于水的材料,主要由饱和的脂肪酸组成。取决于脂肪是由白色还是棕色的脂肪组织而来,所形成的尸蜡的颜色也因此会是灰白色或棕褐色。
在尸体中,尸蜡形成的坚硬外壳,将尸体紧紧包裹,令尸体上的微细特征,例如:体型、脸部特征、以及创伤均可以有效的保存下来。
尸蜡是由组织中脂肪的厌氧细菌水解形成的。脂肪转化成为尸蜡的过程,在水分含量高且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例如:在潮湿的地面、在湖底的泥里、又或密封的棺材底部最容易发生,并且不管是经保存处理或未经处理的尸体均可能发生。如果尸蜡在死者死后一个月内开始形成,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尸体的组织长达数百年。尸蜡的形成,使一具死于13世纪婴儿的大脑左半球得以保存,其细致程度甚至连脑部的脑沟(sulci),脑回(gyri)及motor cortex(英语:motor cortex)中的尼斯小体,在20世纪仍然可以区分。因此,外露的、又或已被昆虫侵扰的尸体、又或处于温暖环境中的尸体皆不太可能形成尸蜡沉积。
妇女、婴儿和超重者的尸体特别容易转化成为尸蜡,因为他们含有更多的身体脂肪。在鉴证医学中,利用尸蜡形成所需的时间去估算死后间隔(英语:postmortem interval)的应用有限,因为尸蜡形成所需的时间会受到温度影响。这个过程会因温暖而加速,但极端温度却又会阻止它。
暴露在空气中,处理,解剖和微生物群的酶活性的综合作用下,在微观层次上发掘出腐殖质后,降解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