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雪貂冠状病毒
✍ dations ◷ 2025-08-13 08:18:45 #雪貂冠状病毒
雪貂冠状病毒(Ferret coronavirus)是甲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可感染雪貂,分为雪貂肠冠状病毒(FRECV)与雪貂全身性冠状病毒(FRSCV)两型。此病毒与水鼬冠状病毒(MCoV)关系接近,可能共同组成一物种甲型冠状病毒2型(Alphacoronavirus 2)。雪貂冠状病毒造成的感染可分为两类,一是雪貂肠冠状病毒(ferret enteric coronavirus、FRECV)造成的流行性卡它性肠炎(Epizootic catarrhal enteritis、ECE),一是雪貂全身性冠状病毒(ferret systemic coronavirus、FRSCV)则造成类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症状。流行性卡它性肠炎最早于1993年3月在美国东岸被报导,最明显的症状为鲜绿色的腹泻,因此又被称为绿色黏液病(green slime disease),此疾病的传染力很强,但致死率一般低于5%,在年长的雪貂中症状较严重。研究人员以电子显微镜观察被感染雪貂的肠细胞,发现了冠状病毒颗粒,后来序列分析显示此病毒属于甲型冠状病毒属,即雪貂肠冠状病毒(FRECV),且在该属中,此病毒的亲缘关系与甲型冠状病毒一型(猫冠状病毒、犬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关系较为接近,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人类冠状病毒229E的关系较远。2004年西班牙首先报导了雪貂中类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疾病,不久后美国亦发现此疾病,后续研究显示此感染是冠状病毒造成,即雪貂全身性冠状病毒(FRSCV),且此病毒与雪貂肠冠状病毒的关系较与同属其他病毒的关系接近。此疾病的症状包括腹泻、倦怠、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肠胃症状,以及下肢局部麻痹(英语:paresis)、共济失调、震颤与癫痫等神经性症状。雪貂肠冠状病毒(FRECV)的基因组约长28500nt,除冠状病毒皆有的复制酶和刺突蛋白(S)、膜蛋白(M)、外膜蛋白(E)与衣壳蛋白(N)等四种结构蛋白外,此病毒在刺突蛋白与外膜蛋白的基因有一开放阅读框,编码一辅助蛋白3c,另外在基因组的最3端(衣壳蛋白基因的下游)还有两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x与7b等两个辅助蛋白。序列分析显示甲型冠状病毒属中,雪貂冠状病毒与水鼬冠状病毒(mink coronavirus、MCoV)的关系较为接近,两者可能组成同一物种,即甲型冠状病毒2型(Alphacoronavirus 2)。水鼬冠状病毒在衣壳蛋白序列下游除3x与7b外,还编码了一辅助蛋白7a,不见于雪貂冠状病毒中。雪貂冠状病毒与水鼬冠状病毒共同组成甲型冠状病毒2型(Alphacoronavirus 2),在甲型冠状病毒属中,甲型冠状病毒2型可能是甲型冠状病毒1型的姊妹群,与同属其他病毒的关系则较远。
相关
-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亦称天然资源,是指在其原始状态下就有价值的物产。一般来说假如获取这个物产的主要工程是收集和纯化,而不是生产的话,那么这个物产是一种自然资源。采矿、采油、渔业和
- 灰树花蕈伞平版状灰树花(学名:Grifola frondosa),又名舞菇、贝叶多孔菌、云蕈、栗子蘑、栗蘑、千佛菌、莲花菌、甜瓜板、奇果菌、叶奇果菌,日本《今昔物语集》中记载野生灰树花有轻微毒
- 方位格方位格(英语:loc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
- 霍尔登氏法则霍尔登氏法则(英语:Haldane's rule),是一个群体遗传学性别决定法则,由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J.B.S.Haldane)在1922年首次提出。霍尔登氏法则说的是,当近缘物种或半种杂交后,如
- 六放海绵纲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为多孔动物门的一个纲。该纲动物具有硅质骨针,有些骨针能聚合成网状的骨架。骨骼中无海绵质。本纲又称为玻璃海绵。六放海绵纲动物大多数生活在200~8
- 东平县35°56′13″N 116°27′53″E / 35.93694°N 116.46472°E / 35.93694; 116.46472坐标:35°56′13″N 116°27′53″E / 35.93694°N 116.46472°E / 35.93694; 116.46472东
- 俄罗斯宪法俄罗斯联邦宪法(俄语:Конституц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Konstitutsiya Rossiyskoy Federatsii; 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
- 乌特勒支大学乌得勒支大学(荷兰语:Universiteit Utrecht),荷兰最古老大学之一,也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乌得勒支大学坐落在荷兰乌得勒支市,创办于1636年3月26日。2004年入学学生有26,787
- 光致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简称PL)是冷发光的一种,指物质吸收光子(或电磁波)后重新辐射出光子(或电磁波)的过程。从量子力学理论上,这一过程可以描述为物质吸收光子跃迁到较高能级
- 青海蒙古青海蒙古,又称柴达木蒙古,是生活在青海湖一带的蒙古族。一般称他们为和硕特蒙古,但也有来自喀尔喀与土默特、鄂尔多斯的部落。他们在服装上藏化但仍用托忒蒙古文。虽在元代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