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 (传说生物)

✍ dations ◷ 2025-05-13 19:24:01 #人型神秘生物,神秘动物学

雪人(英语:Yeti/Meti/Abominable Snowman;藏语:གཡའ་དྲེད་,威利:g.ya' dred;尼泊尔语:यति),一种传说在珠穆朗玛峰活动的动物,雪人是一种介于人与猿之间的神秘动物,至今尚未有确切的雪人标本提供研究。1889年一位英国陆军中校LA·沃德尔在锡金东北部发现雪人足迹,并写成专书出版。1925年希腊摄影家托姆巴基在尼泊尔的塞姆冰河上目睹雪人,这是最早的西方人目击事件,而雪人一词开始使用。1951年11月英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员艾瑞克·西普顿(Eric Shipton)在高里三喀山脉拍下第一张雪人清晰的脚印的照片,这是雪地上留下来的脚印,长有45公分,宽32公分,有五根指头,三小两大,脚后跟平坦,拇指很大向外张开,1986年3月,英国人安索尼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地遇见雪人,身高约180公分,全身长著黑毛。安索尼用相机拍摄下来。1960年韩德卿将一块雪人头皮带回英国,经鉴定所谓的雪人头皮是用羚羊皮伪造的,但也有专家认为只是类似羚羊皮的结构,仍有猿的成分。但意大利著名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在2000年宣称雪人只是棕熊的误传。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专家布赖恩·赛克斯教授声称,DNA样本检测显示,这种神秘生物可能是北极熊和棕熊杂交出的一个亚种。

根据当地村民传说,雪人有自己的语言,分肉食性和素食性,肉食性的有袭击人类及食用人类或人类尸体的传说,而且不论公母皆可能会对人类性侵犯。被认为是人类和猿人之间失去的连结。

根据H. Siiger的记载,在佛教出现之前,喜马拉雅雪人曾被喜马拉雅地区的几个民族信奉。他说,雷布查人尊奉一个覆盖冰雪的生物为狩猎之神。他曾报道过,当地某些密教徒曾经在神秘的仪式中使用过“野人”的血,这些所谓“野人”被描述为类似猿类的生物,使用大石块作为武器,并能发出呼啸声。

1832年,詹姆士.普林塞普在其著作《孟加拉的亚洲社会日志》中发表了探险家霍奇森在尼泊尔北部的冒险经历,他的当地向导发现了一个高大的、两足行走、长满黑发的生物,正惊慌的逃离。霍奇森推断说那应该是一只大猩猩。1899年劳伦斯.沃德尔的著作《在喜马拉雅山间》曾有关于脚印的记载。沃德尔称他的向导描述是一只长得像猿类的生物留下了那些脚印,而不是他之前所认为的熊。沃德尔曾听说过关于两足行走的类猿生物的故事,但在书中他写到:“在我曾经询问的藏民中,没有一个人能给我一个可信的案例,很多的调查最终结果通常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随着西方旅行者越来越常涉足藏地的山区,20世纪早期关于雪人的报导明显增多起来。

1925年,皇家摄影协会摄影师N.A. Tombazi写到他在海拔一万五千英尺约4600米的泽木冰川(Zemu)附近看到一只不明生物,身高大约180厘米到270厘米之间,外形酷似人类。

1953年12月31日,一支英国探险队全副武装到达印度,准备前往尼泊尔,寻找神秘的庞然大物雪人。六个月前,首领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丹增诺吉,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曾经发现过巨大的脚印。他们坚信:雪人一定会再次出现。

1954年3月19日,《每日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考察队在潘波切寺庙发现的据称是从雪人头盖骨上取得的毛发样本。这些毛发样本在暗灯光下为深棕色,在日光下则像狐狸毛一样显示为红色。

1957年初,一名富有的美国石油大亨汤姆.斯力克资助了几个雪人考察队,据说在1959年收集到了雪人粪便,并在粪便中发现了不明寄生虫。

1959年,演员詹姆斯·史都华被报道在访问印度时曾试图偷运雪人尸体碎块,被称之为“潘波切”之手。他把碎块藏在行李中,从印度飞往伦敦。

1996年,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关于雪人行走的录像风靡一时,后被证实是派拉蒙公司为了一个电视节目而编造的。

2019年4月29日,印度军方声称印军登山探险队同年4月9日在马卡鲁营地附近发现雪人脚印。

雪人想像图

尼泊尔昆琼寺庙收藏的所谓“雪人”头皮

相关

  • 心律在一周期的心脏律动中,如果心肌的去极化从窦房结开始,则称为窦性心律(英文:sinus rhythm)。其特点是心电图(ECG)中展示方向正确的P波(英语:P wave (electrocardiography))。窦性心律是
  • 广州友谊商店广州友谊商店,又广州友谊集团有限公司(英语:KWANGCHOW FRIENDSHIP STORE)(深交所前上市代码:000987.SZ),原为广州市当局服务外宾的商品专营机构。改制后现时是广州市一家以零售、批
  • 英格兰裔英格兰裔美国人(英语:English Americans),指祖先或部分祖先来自英格兰的美国国民,属于英国裔美国人(包括英格兰裔美国人、苏格兰裔美国人、威尔士裔美国人,以及来自北爱尔兰的爱尔
  • 过去时过去时(Past tense),也常称为过去式,是一种时态,用于说话时点之前所发生事件的语法意义。在英语中,过去时态是一个动词的词尾变化的形式之一。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是由基本形式的动词
  • 奥卡拉国家森林奥卡拉国家森林(英语:Ocala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境内面积第二大的国家森林,位于佛罗里达州中部地区(英语:Central Florida)。面积607平方英里(1,570平方千米),位于奥卡拉
  • 圜丘坛 (首尔)圜丘坛(圆丘坛),又称祭天坛,是朝鲜半岛君主祭天的祭坛,位于韩国首尔,性质与中国的天坛相似。首尔的祭天坛在设计布局上与北京天坛非常相似,有与祈年殿、圜丘坛(환구단)、皇穹宇(황
  • 佟卜年佟卜年(?-1625年),别号观澜、八百,明末政治人物,定辽中卫(今属辽宁省辽阳)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历南皮县、河间县知县,勤俭廉洁,爱惜人才,天启初,迁四川夔州府同知,未至,经熊廷弼荐为
  • 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指数(简称A股指数、沪A指),代号SHA:000002,是指在中国大陆注册的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普通股股票,以人民币计价交易,参与者仅限中国大陆境内合格投资者与持有
  • 黑暗的胜利《黑暗的胜利》(英语:)是一部1939年的美国剧情电影,由艾德蒙·高汀(英语:Edmund Goulding)执导,主演是贝蒂·戴维斯,其他演员有乔治·布伦特(英语:George Brent)、亨弗莱·鲍嘉、杰拉丁
  • 肝付良兼肝付良兼(1535年-1571年8月20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大隅国战国大名。肝付氏第17代当主。父亲是肝付氏第16代当主肝付兼续。在天文4年(1535年)出生。天文22年(1553年),在父亲兼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