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道尔原理

✍ dations ◷ 2025-10-26 05:12:55 #兰道尔原理

物理学定律兰道尔定律(英语:Landauer's Principle)理论上刻画了计算过程(英语:Computation)至少须消耗多少能量,指出“任何对资讯逻辑上不可逆的操作,例如抹除位元,或两计算过程(英语:computation)路径交汇,必增加资讯处理仪器——或其环境——不携资讯自由度的熵。”

另一种表述是,如果观测者丧失一物理系统的资讯,他亦无法使其做功。

计算过程若无资讯损耗,即所谓逻辑上可逆,则理论上可以不耗散热能。这兴起了可逆计算研究。确实,不可逆计算下,每耗散一焦耳能执行的计算次数是有上限的。若库米定律(英语:Koomey's law)维持,则兰道尔定律推导出的上限将于2050年左右达到。

20摄氏度下(约为室温,即293.15 K),兰道尔限界为大概0.0175 eV或2.805 zJ。理论上,在室温的兰道尔限界下,电脑内存可以在每秒只向介质耗散2805 皮瓦(2.805 pJ)热能的前提下,处理10亿位元(1 Gbit)。现代电脑执行时散热为这个下限的百万倍。

有界物理系统的最大熵是有限的。(如果全像原理成立,则有限表面积的物理系理有有限的最大熵;但无论全像原理成立与否,量子场论的贝肯斯坦上限勒令有限半径及能量的系统的有限性。)为免于冗长的计算过程中达到这个上限,熵始终需要被排除到外界去。

罗夫·兰道尔(英语:Rolf Landauer)于IBM任职时提出该定律。他赞同约翰·冯·诺伊曼早前猜想,并指出了其中重要的下限。因此,有时又简称定律为兰道尔界限。

研究者于2011年将定律推广,提出了虽然抹除资讯会导致熵增,但该熵增不一定体现于能量损耗上。取而代之,代价可以是别的守恒量,例如角动量的损耗。

2012年《自然》的学术论文中,里昂高等师范学校、奥格斯堡大学及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的物理学家报告了人类第一次对抹除单独位元时耗散的微量热能的测量实验。

2014年,物理实验验证了兰道尔原理及其预测。

2016年,研究人员使用激光仪测量纳米磁铁(英语:nanomagnet)上位元激活时能量的耗散。翻转该位元使用了26毫电子伏特(4.2 zJ)。

《自然-物理学》一篇2018年的研究则表演了低温(约1开尔文)场合下,对一批高自旋()量子单分子磁铁(英语:molecular magnets)阵列的兰道尔抹除实验。该阵列寄存自旋,每个纳米磁铁编码一位元。实验铺设了将兰道尔定律推广到量子领域的基础。实验里单自旋具备高动态及低“惯性”的特性,令研究人员可以同时展示了如何快速地在热力学最低能耗(即兰道尔界限)上实现抹除操作。

首先,兰道尔原理框架内,“不可逆地擦除一位元信息”是指如果一个逻辑门有两位元输入,输出一位元,而另一位元的信息被擦除,则输出的信息不足以重构输入状态:计算过程中信息已不可逆转地丢失。例如,如果一个与非门产生输出1,则不再可能从输出重构输入,因为三个输入值(0,1)、(1,0)和(0,0)都是可能的。

考虑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逻辑门,此系统中,可能的输入状态数为 Ω = 2 2 {displaystyle Omega =2^{2}} ;它的熵是 S = k ln ( Ω ) = 2 k ln ( 2 ) {displaystyle S=kln(Omega )=2kln(2)} 。逻辑操作后,输出只能取两个值,门的熵变成 k ln ( 2 ) {displaystyle kln(2)} ;因此,末态和始态之间熵变是 k ln ( 2 ) {displaystyle -kln(2)} 。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逻辑门的熵与外部的熵变之和大于等于0,所以外熵 S e {displaystyle S_{e}} 至少增加 k ln ( 2 ) {displaystyle kln(2)} 。如果系统浸入温度为 T 的恒温池中,则门释放的热量大于或等于 Δ Q e = T Δ S e = k T ln ( 2 ) {displaystyle Delta Qe=TDelta S_{e}=kTln(2)}

“状态已知”的情况下,兰道尔原理不适用。实际上,对于由诸如图1所描述的圆柱体组成的内存,如果擦除存储器是将其切换到状态0,则可能有两种情况:存储器已处于状态0而不需任何操作,或者存储器处于状态1,此时可以在准静态兼可逆的前提下,将圆柱体旋转180°,这就足以擦除它。这两种情况下,擦除都是在没有熵变化的情况下完成的。

利奥·西拉德在1929年提出的思想实验有助于理解这最后一个断言。西拉德考虑密封于气缸的单原子气体,该气缸与恒温器接触,保持温度为T,这个气缸由隔板M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气缸两侧由两个活塞封住(参见图1)。

如果关于粒子位置的有用信息是它所在的隔间,那么一个位元就足以描述它。我们协定按粒子是分别在左边还是右边来选择将其值设置为0或1。

假设粒子的位置是已知,且它在左侧,可以通过执行以下循环从圆柱体中提取功:

假设活塞准静态地运动,对外做功为 V / 2 V P d V = V / 2 V k T V d V = k T ln ( 2 ) {displaystyle int _{V/2}^{V}PdV=int _{V/2}^{V}{frac {kT}{V}}dV=kTln(2)}

虽然气体仅由单粒子组成,但热力学概念仍有意义,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遍历假设(法语:遍歷假設)指出时间平均值可代替粒子系综平均值。例如,在活塞的两个无穷小位移之间,如果在足够时长内计算速度平方的时间平均值,其值将趋于 3 k T / m {displaystyle 3kT/m}

将分隔壁放回原位,圆柱体回复初始配置后,但因为粒子随机运动,它有1/2的概率处于两个隔间之一:不作新测量的话,将遗失有关圆柱体中粒子位置的信息。换言之,上述循环已经将一信元信息转化为 k T ln ( 2 ) {displaystyle kTln(2)} 大小的功。

另一方面,如果在循环开始时选择包含气体的隔间,则外部必须做功才能压缩气体。 因此,没有事先知道粒子位置的情况下,随机选择活塞推动循环时提取正功的概率为 1/2。 重复操作 N 次时,没有每个循环粒子起始位置信息的情况下,不可能平均情况下作正功。

兰道尔原理指出,抹除一位元所须能量有最小值,称为“兰道尔界限”。

其中 k B {displaystyle k_{text{B}}} 是波尔兹曼常数(约为1.38×10−23 J/K), T {displaystyle T} 是散热器的开尔文温度, ln 2 {displaystyle ln 2} 是2的自然对数(约0.69315)。令 T {displaystyle T} 等于室温20 °C(293.15 K),可得到每抹消一位元,损耗0.0175eV(2.805zJ)的界限。

该方程可以用波兹曼熵公式( S = k B ln W {displaystyle S=k_{text{B}}ln W} )导出,考虑到 W {displaystyle W} 是系统可能状态数目,这对于位元来说即是2,而熵 S {displaystyle S} 定义成 E / T {displaystyle E/T} 。所以抹除一个位元的操作将熵变大至少 k B ln 2 {displaystyle k_{text{B}}ln 2} ,即向环境耗散出至少 k B T ln 2 {displaystyle k_{text{B}}Tln 2} 的能量。

该原理被广泛接受为物理定律,但近年来受到了使用循环论证及错误假设的质疑。值得一提的质疑有1998年的Earman和Norton,及随后的2000年的Shenker,2004年及2011年的Norton,以及2003年查尔斯·H·本内特的辩护和2007年Ladyman等人的辩护,及2019年Jordan和Manikandan等。

另一方面,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近期的发展发现,逻辑及热力学可逆性不存在先天的关系。物理现象可能逻辑可逆但热力学不可逆,亦可能逻辑不可逆但热力学可逆。用可逆系统去实现计算过程的优势即使有,亦很微妙。

2016年佩鲁贾大学的研究人员声称展现了违反兰道尔定律的现象。但根据2016年拉兹洛·基什(英语:Laszlo B. Kish)的说法,这个结论不成立,因为他们“忽视了能量耗散的主要来源,亦即输入电极电容的充电电能”。

相关

  • L·马丁芝加哥洛约拉大学 ( (1969–1972)拉鲁·马丁 (英语:LaRue Martin,1950年3月30日-),美国篮球运动员。他在1972年NBA选秀中第1轮第1顺位被波特兰拓荒者选中,现已退休。 他当时比名人
  • 刘器钧刘器钧,宁乡东湖塘人,一八八一年八月--九五八年十二月,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数学家,测量学家, 曾受吴大征巡抚聘请主讲于湖南省百善堂,一九零—年入湖北振武学堂,—九零贰年以宁乡县第
  • 死区时间Dead time或deadtime是粒子侦测器系统或开关电源系统中特定长度的不动作时间。在粒子和核子物理的粒子侦测器系统,dead time意指在每个事件(event)发生后,系统不能再记录接着发
  • 江户川乱步江户川乱步(1894年10月21日-1965年7月28日),本名平井太郎,生于日本三重县名张町,是活跃于大正至昭和间的推理小说家。1923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两分铜币》获得高度评价后,开始了
  • minatominato是一位日本音乐家、音乐制作人。目前属于Being经纪公司。主要担任VALSHE的音乐制作和企划,一手包办作词、作曲、编曲、合声等。别名流星P、トゥライ(to-lie)。minato是他
  • 日本姓氏列表日本姓氏列表,分别列出日本氏族(贵族)的氏名及现代日本人的姓氏(日语称“苗字”或“名字”)。在明治维新以前,超过九成的日本人,因为是平民,只有名而没有姓。明治天皇在1875年颁布《
  • 威廉·克罗尔威廉·贾斯汀·克罗尔(William Justin Kroll,1889年11月24日-1973年3月30日),小时候也叫古列尔莫·贾斯汀·克罗尔(Guillaume Justin Kroll)。他是一名卢森堡的冶金学家。他最知名
  • 张鸿学张鸿学(1917年2月24日-2014年),字维汉。辽宁省沈阳人。民国37年(1948年)在农会东北区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张鸿学批评朱高正,说:“讲民主,你没有风度;搞革命,你不敢”
  • 838年
  • 少室六门法融牛头宗|弘忍东山宗 – 神秀北宗禅|惠能南宗禅 – 北荷泽宗|南洪州宗|南石头宗|保唐宗惠能系曹溪南宗 – 《少室六门》,又作《小室六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编者不详,题作菩提达摩撰,分为第一门〈心经颂〉,第二门〈观心论〉,第三门〈四行论〉,第四门〈安心法门〉,第五门〈悟性论〉,第六门〈血脉论〉。后人将《少室六门》六文合集中选出“心行血性”,称为《达摩四论》:即〈观心论〉、〈四行论〉、〈血脉论〉、〈悟性论〉。近代学者认为除〈四行论〉确信是达摩所传之外,《少室六门》其余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