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公约

✍ dations ◷ 2025-05-19 07:44:49 #1928年条约,1928年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条约,美国条约,英国条约,魏玛共和国条约,意大利王国条约,比利时条约,波兰条约,捷克条约,日本条约,英属印度条约

《非战公约》,全称《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约》,亦称《巴黎非战公约》(Pact of Paris)或《凯洛格—白里安公约》(Kellogg-Briand Pact),是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署一项国际公约,该公约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和只能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由于该公约本身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下,所以该公约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但是该项公约是人类第一次放弃战争做为国家的外交政策。

该公约由法国外交部部长(英语:Ministry of Europe and Foreign Affairs)白里安、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于1927年发起,目的是法美联手抑制德国的力量。最初的签字国有15个,分别是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捷克、日本、印度。1929年7月24日公约正式生效,至1934年5月签字国共达64个。

1929年12月,中东路事件期间,美国、英国、法国曾谴责苏联违反《非战公约》。

凯洛格本人因此倡议而获得192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相关

  • 阿卜杜尔·卡拉姆阿卜杜尔·卡拉姆(印地语:अवुल पकिर जैनुलाअबदीन अब्दुल कलाम,罗马转写:Avul Pakir Jainulabdeen Abdul Kalam Maraikkayar,泰米尔语:அவுல் ப
  • 东方联盟东方联盟(英语:Eastern League)是美国北部的一个美国职棒小联盟附属联盟,纵使从1989年起,出现一支俄亥俄州的球队;本联盟自从1963年以来,就位于小联盟的2A等级。本联盟的前身,纽约-宾
  • 航空兵美国陆军航空兵(United States Army Aviation Branch)是美国陆军兵种,负责美国陆军航空部队的作战定义,以及各单位的人员与装配配属。在原美国陆军航空队(1926-1942)分离出美国陆
  • 利奥波德三世 (安哈尔特-德绍)利奥波德·弗里德里希·弗朗茨(Leopold Frederick Franz;1740年8月10日-1817年8月9日),出生于德绍。安哈尔特-德绍亲王和公爵。是安哈尔特-德绍亲王利奥波德二世与安哈尔特-科滕
  • 4Pi显微镜4Pi显微镜是改进轴向分辨率的激光扫描萤光显微镜 。分辨率由原本的500至700 奈米提高到100-150 奈米,几乎相当于降低5至7倍焦显微镜的球状焦点体积。透过同时将两个反向的
  • 哈迪查哈迪查(印尼语:Hadidjah,精确拼音:Hadijah,1923年6月13日-2013年10月10日),印度尼西亚(印尼)电影女演员,曾在1939年至1941年间与穆罕默德·莫赫达(Moh Mochtar)在七部爪哇工业影业的电影
  • 古诺斯语古诺斯语(Old Norse),由于地理位置与历史因素,亦称作古北欧语、古斯堪地纳维亚语、古冰岛语、古挪威语,是日耳曼语族的一个分支,发展自8世纪时更古老的原始诺斯语,在维京时期至公元
  • 斯赫拉尔斯赫拉尔(Shelar),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Thane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61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0615人,其中男性6611人,女性4004人;0—6岁人口1721人,其中男873人,女848人;识字率6
  • 普拉卡什·纳特普拉卡什·纳特(Prakash Nath),印度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他曾经六次夺得印度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冠军(2次男单、2次男双、2次混双)。普拉卡什·纳特与另一名印度人戴文德·莫罕在1947年
  • 西拉杰·乌德·达乌拉西拉杰·乌德·达乌拉(Mîrzâ Mohammad Sirâjud Dawla,1733年-1757年7月2日),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王公(Nawab),达乌拉在普拉西战役失败后被英国处死;其统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