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沆

✍ dations ◷ 2025-09-09 19:08:02 #1911年出生,1995年逝世,法国教师,罗马尼亚散文家,罗马尼亚哲学家,欧陆哲学家,知识论者,形而上学学者,虚无主义者,本体论者,道德哲学家,美学家,文化哲学

萧沆(罗马尼亚语:Emil Cioran,1911年4月8日-1995年6月20日),罗马尼亚旅法哲人,二十世纪怀疑论、虚无主义重要思想家。有罗马尼亚语及法语创作格言、断章体哲学著述传世,以文辞精雅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见称。

萧沆属天才早熟型、诗人气质哲学家。入读布加勒斯特大学期间,博览群书,尤其深受叔本华、尼采、舍斯托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影响。二十一岁完成第一部哲学断章集《在绝望之巅》(1934)以后,连续数年以罗马尼亚文撰著多部作品,文风犀利、思想独特,令人侧目。在一度留德之后,三十年代后期游学法国,并继续母语创作。后因欧洲时政变化,滞留巴黎,遂选择定居于此 。自四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反省自己早年亲纳粹唯生命论思想,后决意与自己的过去决裂,放弃母语,转以法文从事思考写作。一九四七年完成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解体概要》,几经修改,于一九四九年发表,旋即获颁奖助外国作家法文创作的里瓦罗尔(RIVAROL)奖。此为萧沆一生唯一一次接受文学奖。

此后四十年间,萧沆创作多部法语哲学作品。尽管在相当时期里,萧沆的巴黎生活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其作品也只维持在小众范围传播,却一直深受论者好评,不乏热切拥趸。六、七十年代中,德、英、日、西语译本渐多,在彼时方兴未艾的叛逆思潮中,影响深广。而八十年代以来,其人其书经苏珊·桑塔格等人介绍,则渐为大众熟知。

萧沆一九九五年于巴黎辞世。

萧沆的作品围绕对存在之虚妄与困顿的反思展开,充满悲观主义、怀疑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论调;对人世磨难与苦痛,有极为敏锐深刻的观察体认,因而呈现为一种极端的清醒,以致几近凶狠的态度;而同时,其文笔旨趣之新颖考究,遣词造句之暴戾刻毒,则构成了他特殊的行文与运思风格,备受推崇。如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诗人圣琼·佩斯便认为萧沆:“是梵乐希之后,最伟大的法文作家之一,足令法文增辉。”

萧沆在多年后为《解体概要》撰写的一篇介绍文章里,曾这样坦白说:“我跟那些神秘论者混再久也无济于事,在内心深处,我从来便是站在魔鬼一边的:可因为无法跟它的威力媲美,于是我至少尽力通过自己的无礼、尖酸、专横与任性来使自己无愧于它。”而旅居美国的罗马尼亚知名作家诺尔曼·马尼亚,曾如此描述他:“他是一位杰出的反叛者,也是一位独具怀疑精神的厌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们在人类存在的虚无当中惊醒过来。”

相关

  • 曼荷莲学院曼荷莲学院(英文:Mount Holyoke College)是美国一著名的女子文理学院。源于成立于1837年的曼荷莲女子神学院,1888年改为学院。该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小镇南哈德利。为美国七姐
  • 天妇罗天妇罗( 天婦羅、天麩羅、天ぷら ?),最早源自拉丁语系葡萄牙语的tempero日式发音,是由16世纪时的葡萄牙传教士传入日本,当初是葡萄牙人在大斋期(Lent,天主教节日,指复活节六个半星
  • 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11位皇帝光绪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名载湉(满语:ᡯᠠᡳ ᡨᡳᠶᠠᠨ,穆麟德:Dzai Tiyan,太清:Zai Tiyan),爱新觉罗氏,是清朝第11位,也是自入关以来的第九位皇帝,同时是中
  •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又译辨喜(梵语:स्वामी विवेकानन्द,转写:Svāmi Vivekānanda,直译:师 辨-喜;孟加拉语:স্বামী বিবেকানন্দ,转写:Shami Bibekānond
  • 2015年东南亚运动会马来西亚代表团马来西亚代表团已参加2015年6月5日至6月15日的新加坡第二十八届东南亚运动会。
  • 朱益濬朱益濬(?-1920年),字辅源,号纯卿,江西莲花县人,清末政治人物。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知县。官至湖南辰沅永靖道,护理巡抚,辛亥革命后归里。民
  • 海狗肾海狗肾,中药药材,古称“腽肭脐”、“腽肭兽”,始载于宋朝《开宝本草》,为海狗科动物海狗或海豹科动物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包括睾丸、阴茎和精索。《诸蕃志》称:“腽肭脐出大食伽力
  • 金赛性学教授《金赛性学教授》()是一套2004年的美国传记片,由比尔·康顿执导及编剧,其描述了因《金赛报告》而闻名于世的性学家阿尔弗雷德·金赛(连姆·尼森饰演)的一生。这部电影的演员还包括
  • 上海市松江区图书馆上海市松江区图书馆,是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1626号的公共图书馆,属国家一级图书馆。其源于1914年1月建立的松江县教育图书博物馆。该馆于2001年10月加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
  • 远祖的阴影《远祖的阴影》(乌克兰语:Ті́ні забу́тих пре́дків;英语:)也英译为 、 以及 - 是一部1965年由沙基·帕拉贾诺夫执导的剧情片,改编自乌克兰作家米哈伊洛·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