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

✍ dations ◷ 2025-05-10 23:30:10 #1864年出生,1937年逝世,20世纪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奥斯曼帝国政府部长,奥斯曼帝国元帅,奥斯曼阿尔巴尼亚人,阿尔巴尼亚裔土耳其人

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阿拉伯语:احمد عزت پاشا‎;1864年-1937年3月31日),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将领,大维齐尔(1918年10月14日-1918年11月8日)和最后一任外交部长。

他生于比托拉一个阿尔巴尼亚人家庭。他的父亲是该地区突出的公务员。从1887年至1890年,在奥斯曼帝国战争学院他任教战略和军事地理。而后来直到1894年,他在德国师从科尔马·冯·德戈尔茨。他参与1897年希土战争的结果,使他升为上校。1908年青年土耳其革命后,他成为了奥斯曼帝国总参谋长。在此期间,阿尔巴尼亚起义反对土耳其统治,马哈茂德·塞夫凯特帕夏进行针对平民的报复,伊泽特对此强烈反对,导致他的解职和在1911年12月被贬到也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早期阶段,他在高加索地区指挥第三军后被解职。1916年,他被任命为第二军军长,在1917年他被任命指挥安纳托利亚集团军,其中包括第二和第三军,后升至元帅。

战争结束后,他被要求领导政府签署《穆德洛斯停战协定》。他代表奥斯曼帝国在1918年10月30日签署该协定,从而使土耳其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任大维齐尔和外交部长,他在11月8日被免职。

奥斯曼帝国解体和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他失去帕夏的头衔,他采用Furgaç作为姓氏,他在1937年3月31日死于伊斯坦布尔。

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在高加索战役中的判断也被批评,被认为是其失败的因素之一,而他后来在土耳其享有很高的声誉则被归因于他在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成功的活动。

相关

  • Hsub5/subPsub3/subOsub10/sub三聚磷酸,又称三磷酸,是一种磷酸缩合而成的多酸,化学式为H5P3O10。三聚磷酸再与一分子磷酸缩合则形成四聚磷酸(H6P4O13)。一些化合物是三聚磷酸的酯,例如ATP(三磷酸腺苷)。
  • body mass index身高体重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一个计算值,主要用于统计用途。“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统计学家及数学家凯特勒(Lamber
  • 巢元方巢元方,隋代医学家。生卒年不详。曾任太医博士,后升太医令。大业五年八月(609年),传闻开河都护麻叔谋在宁陵(今河南境内)开凿运河,患风逆症,隋炀帝命巢元方前往探视治疗。巢元方诊断
  • 陈衍陈衍(1856年-1937年),小名尹昌,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诗人。曾是台湾巡抚刘铭传、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陈衍自幼随祖父读书写字诵诗, 10岁时已读完《书》、《诗
  • 十八面体在几何学中,十八面体(英语:octadecahedron)是指具有十八个面的多面体。正十八面体不存在,因为没有一个十八面体是正多面体,因此,名称不明确。然而,在化学中,十八面体主要指的是十八面
  •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坐标:25°3′18.33″N 121°30′30.16″E / 25.0550917°N 121.5083778°E / 25.0550917; 121.5083778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是一处古迹建筑(或说:建筑式古迹),位于台北市大同区贵德街
  • 布莱顿坐标:50°50′35″N 0°07′53″W / 50.842941°N 0.1313120°W / 50.842941; -0.1313120布莱顿(英语:Brighton),英国英格兰东南部东萨塞克斯郡布莱顿-霍夫的海滨城镇,北距伦敦47
  • 烛台屿坐标:25°13′58″N 121°39′17″E / 25.23273°N 121.654742°E / 25.23273; 121.654742烛台双屿,又称为烛台屿、夫妇石、夫妻石,是台湾新北市金山区的显礁。本为金山岬的一
  • 氧化铬 (消歧义)氧化铬是铬和氧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氧化铬可以指:
  • 江户开城江户开城是指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庆应4年(1868年)的3至4月间(旧历),旧幕府(德川宗家)在经过与明治新政府军队(东征大总督府(日语:東征大総督))的一系列谈判后将江户移交给新政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