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主义

✍ dations ◷ 2025-11-15 05:13:36 #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英语:Monetarism),又称重货币学派、货币学派,是1960年代形成的经济学流派,以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面貌出现。其领袖人物为米尔顿·傅利曼,他在1976年10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货币经济学认为货币的供应量在短期内对国家的产出、在较长期上的物价水准有巨大的影响。这种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透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来实行。

货币主义的核心命题是:在经济活动中,货币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通货膨胀的原因就是发行过多货币。政府的角色是通过中央银行,调控在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数量,除此之外,不需要干预经济活动。

货币主义源起于米尔顿·傅利曼与安娜·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英语: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并指出“通货膨胀永远是无处不在的货币现象。”他批评美国政府当时采用的凯因斯主义和约翰·梅纳德·凯因斯基于政府干预的理论。他长期批评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在货币政策,认为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而发行过多货币造成了70年代的通货膨胀。弗里德曼赞成中央银行透过统计国家生产力的状况和需求,来订定让货币供需平衡的货币政策。

米尔顿·傅利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因为发行过多货币。”所谓“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都是无稽之谈。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过多则造成通货膨胀,过少则造成通货紧缩。货币主义认为,在短期,货币供给的变动虽然能够影响实际经济状况,例如就业;但在长期,它能影响到的只有通货膨胀。主张货币发行量的成长率要保持一个固定的速度,让经济中的个体对通货膨胀有完全的预期能力,这种货币机制被称为弗里德曼规则。

货币主义在提出之初并不受重视,直到撒切尔夫人在英国采用货币主义政策,使英国经济成功复苏,货币主义政策开始受到各国重视,使得各国中央银行政策逐渐偏向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的地位。


相关

  • 造纸造纸业(英文:Pulp and paper industry)是指以木材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纸浆、纸、纸板以及其他纤维基体产品的公司或企业。目前,全世界造纸业的生产基地以北美洲(美国与加拿大)、北
  • 埃利斯岛坐标:40°41′58″N 74°02′30″W / 40.699398°N 74.041723°W / 40.699398; -74.041723埃利斯岛(英语:Ellis Island,又译爱丽丝岛)是位于美国纽约州及新泽西州纽约港内的一个
  •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英语:Northwest Territories,法语:les Territoires du Nord-Ouest,因纽特语:ᓄᓇᑦᓯᐊᖅ)或西北领地,简称NWT,是加拿大一级行政区里面的三个“地区/领地”(Territory)之一,面
  • TCP传输控制协议(英语: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缩写: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
  • 光波动说光通常指的是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视知觉就是对于可见光的知觉。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上的某一段频谱,一般是定义为波长介于400至700奈(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也就是波长比
  • 世兵制世兵制为魏晋南北朝通行的一种强制部分国民世代当兵的制度,世兵制亦称为军户制或士家制。创立于三国时期,盛于西晋,在东晋南朝时逐渐衰弱,北朝后期,世兵制逐渐为府兵制所取代。所
  • 陶玉玲陶玉玲(1934年10月28日-),女,江苏镇江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她在电影《柳堡的故事》“二妹子”、《霓虹灯下的哨兵》“春妮”都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角色,后者的原话剧版即是她担任
  • 阿玛雷·斯塔德迈尔阿玛雷·卡萨雷斯·斯塔德迈尔(英语:Amar'e Carsares Stoudemire,1982年11月16日-)昵称小斯(Stat)或小霸王,为前美国NBA联盟的职业篮球运动员。斯塔德迈尔身高6尺10英寸(208厘米),体重2
  • 奥克斯纳德平原奥克斯纳德 (Oxnard, Californi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文图拉县最大的城市,临太平洋。面积94.8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84,463人。1903年6月30日建市。‡该聚居地有部分隶属其他县份
  • 张乐平张乐平(1910年11月10日-1992年9月27日),浙江海盐人,中国漫画家,最为人熟悉的作品是三毛,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张乐平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海塘乡黄庵头村(现西塘桥街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