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象

✍ dations ◷ 2025-05-15 06:07:51 #刑事实体法理论

客体 · 行为(作为 · 不作为)
危害结果 · 因果关系 · 犯罪主体
主观要件(故意 · 过失)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

阻却违法事由
正当防卫 · 紧急避难

心神丧失 · 精神耗弱
原因自由行为 · 责任能力
期待可能性 · 犯罪意识

直接正犯 · 间接正犯
共同正犯 · 共谋共同正犯
教唆犯 · 帮助犯

想像竞合 · 牵连犯 · 连续犯
数罪并罚 · 一罪一罚

死刑 ·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 罚金 · 科料
拘役 · 没收
褫夺公权 · 剥夺政治权利
量刑 · 宣告刑
自首 · 减刑 · 缓刑

犯罪对象、又称行为对象,是大陆法系刑法的一个概念,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或指向的具体的人或物。

大多数具体的犯罪行为,都直接作用或指向于一定的对象或目标,使之发生损毁、灭失或归属、位置、状态等的改变,使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危害,进而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社会造成危害。

相关

  •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ean cell volume,简称MCV)是指人体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通常是间接计算得到。平均红细胞体积 =
  • HLA-B3VCL· plasma membrane · integral to plasma membrane · ER to Golgi transport vesicle membrane · membrane · integral to membrane · phagocytic vesicle m
  • 露西·夏皮罗露西尔·夏皮罗(英语:Lucille Lucy Shapiro,1940年7月16日-),生于美国纽约市,美国发育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夏皮罗被认为原核生物细胞生物学的先驱。她研究细胞周期的问题,并可
  • 超共轭超共轭效应在有机化学中是指一个σ键里的电子(通常是C-H或C-C)和一个临近的半满或全空的非键p轨域或反键的π轨域或全满的π轨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能够使整个体系变得
  • 切腹切腹(日文:切腹/せっぷく Seppuku ?)是用胁差等刀切开腹部的自杀仪式,主要为日本武士所实行,日本文化中,将切腹视为有尊严的死法。近代除了自杀,也用在处刑。也称为腹切(腹切り/はら
  • 856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琉球屿琉球屿,俗称小琉球,为中华民国屏东县东港镇西南方的珊瑚礁岛屿。全岛面积6.802平方公里。目前全境均属中华民国屏东县琉球乡管辖,亦纳入大鹏湾国家风景区范围之内。全岛行政区
  • 武器装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武器装备列表列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各种武器装备。本列表不包含交战各国缴获自敌对方并直接投入使用的,或非制式配发给使用国一线作战部队、预备队、
  • 玛莲娜·迪特里茜玛丽·玛德莲娜·“玛琳”·黛德丽(德语:Marie Magdalene "Marlene" Dietrich,1901年12月27日-1992年5月6日), 德国演员兼歌手,拥有德国与美国双重国籍,在其近七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持
  • 1,2-萘醌1,2-萘醌,萘醌的一种异构体。为橙黄色粉末或结晶。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由1-氨基-2-萘酚氧化而得。用于有机合成和染料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