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骨蠕虫

✍ dations ◷ 2025-04-04 11:09:39 #食骨蠕虫
食骨蠕虫属(学名:Osedax)是一类深海多毛纲动物,俗称食骨虫,学名Osedax来自拉丁语,意为“食骨的”,得名的原因它们主要是靠在鲸遗体的骨头上钻洞来获取骨头里的脂类物质,这些物质是它们主要的营养物质。本属最初是于2002年2月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湾(Monterey Bay)发现,最初是利用遥控潜水器Tiburon在海面下2,800米深,位于蒙特利峡谷的灰鲸遗体上检测到。食骨虫没有胃、口和肛门,主要是依靠共生细菌来消化鲸的脂肪和骨油后分解出营养来供它们吸收。它们有彩色羽毛状的结构来充当鳃,显著的根毛状结构用来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在一只雌性个体中,寄生着50-100只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雄性个体,因为雄虫在幼虫期时就不再长大了。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实验室环境下的水中,人们都能观察到雌虫会大量产卵。Osedax rubiplumus一次能产出上百个卵母细胞。排出体外时卵细胞已受精。它们的内共生体——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细菌在这些卵母细胞中是不存在的,而是在之后从外界获得。对于成体,细菌居住在根毛状结构上,而这些结构用于进入鲸骨。它们的生殖力似乎非常旺盛,持续不断的繁殖。从它们的生殖特点就能得知,虽然沉入海底的鲸鱼遗体很稀少,食骨蠕虫属的多样性仍然很强的原因。在2002年该属被发现后,第一次对外宣布是在2004年的《科学》杂志上。2005年,瑞典的一些海洋生物学家进行了一项试验,结果成功的在瑞典西海岸的北海发现了一新种。在试验中,他们将一只被冲上岸的小须鲸遗体沉入120米深的海中,并观察了数个月。结果出人意料,生物学家们发现这次的发现与之前不同,新种Osedax mucofloris生活在浅海中,而之前发现的食骨蠕虫是生活在深海中的。2009年11月,研究者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的蒙特利湾发现了多达15种食骨蠕虫。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克雷格·史密斯(Craig Smith)指出,19世纪末有半数的食骨蠕虫灭绝,因为当时90%的鲸都由于捕鲸活动被杀死。食骨蠕虫对于海洋脊椎动物遗体的降解所扮演的角色备受人们争议。一些科学家认为食骨蠕虫只消耗鲸骨,而另外一些人认为它们可以消耗多种类型的遗体。这种争议是由于一个生物地理学悖论引起的:虽然鲸遗体坠入海底是很罕见的,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也很短暂,食骨蠕虫仍然有广阔的生物地理学分布,而且也具有很强的多样性。一种假设超前的解释了它们如此成功的原因,认为它们能将多种脊椎动物的遗体收集到鲸骨附近。已有一项试验试图证实这一假设,已知一个食骨蠕虫属的变种能将海底的牛骨收集起来。人们也曾观察到它们能将水面舰船厨房垃圾中混入的陆生动物骨头收集起来。其他一些科学家也对此假设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牛骨试验并不满足自然栖息地的条件,而且陆生动物骨头大量进入海中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他们还指出,残羹落入海中,动物遗体很快就会消失,食骨蠕虫可能来不及收集,而且也没有相似的其他观测案例来证实这一假设。食骨蠕虫对于降解海洋脊椎动物的真正作用是需要被人们深入了解的,因为这对于研究海洋脊椎动物的埋葬学非常重要。

相关

  • 仑目雷姆(全称为人体伦琴当量,英语:roentgen equivalent man,符号为rem)为辐射剂量当量的单位,相当于一伦琴的X光射线或伽码射线。1956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把放射性工作人员的防护标
  • 基群基群(英语:Basal)是生物学中的术语,专指在亲缘关系学中最早分离出去的大型演化支,并且通常会位于亲缘分支分类法最底层处,是其它后来才分化出去的演化支的外类群。许多生物学家(特
  • 世界世界一词在现代社会意为对所有事物的代称。原本是佛教概念,由“世”(时间)和“界”(空间)组合而成的世界(梵语:lokadhātu),即所谓由所有时间空间组成的万事万物。“世界”在现代是人
  • 奥摩语族奥摩语族是出现在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语言统称,常被界定为亚非语系(闪含语系)的语族之一。奥摩语族的语言带少许的胶着语性质,而部分语言用吉兹字母书写。
  • 外生殖器生殖器官是指在复杂生物体上任何与有性繁殖及组成生殖系统有关的组织(严格意义上,不一定都属于器官)。另外有相关的性器官一词,广义地说是指会带来性快感的器官。生殖腺是指产生
  • 僵直阵挛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英语:tonic-clonic seizure),又称为大发作(英语:grand mal seizure),是最为常见的全身性发作类型。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常见于儿童。强直-阵挛性发作包括强直期(tonic p
  • 托(符号为Torr),与毫米汞柱(符号为mmHg)近乎等价,为压强、压力的单位,但并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SI unit) 的成员之一。原本的 1 mmHg 是指“将幼细直管内的水银顶高一毫米之压力”,而正
  • 赫伯特·史宾赛赫伯特·斯宾塞(英语: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他提出将“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但是,他的著作对很
  • span style=color:#ffffff;地理/span希腊位于欧洲东南角,巴尔干半岛南端。其北面与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毗邻,西临爱奥尼亚海,南靠地中海,东靠爱琴海与小亚细亚。希腊国土面积为131940平方千米,由希
  • 马格里布马格里布(al-Maġrib al-ʿArabī,المغرب العربي‎),非洲西北部一地区,阿拉伯语意为“日落之地”。宋代《诸蕃志》译为“默伽猎”。该词在古代原指阿特拉斯山脉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