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骨蠕虫

✍ dations ◷ 2025-04-02 18:39:56 #食骨蠕虫
食骨蠕虫属(学名:Osedax)是一类深海多毛纲动物,俗称食骨虫,学名Osedax来自拉丁语,意为“食骨的”,得名的原因它们主要是靠在鲸遗体的骨头上钻洞来获取骨头里的脂类物质,这些物质是它们主要的营养物质。本属最初是于2002年2月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湾(Monterey Bay)发现,最初是利用遥控潜水器Tiburon在海面下2,800米深,位于蒙特利峡谷的灰鲸遗体上检测到。食骨虫没有胃、口和肛门,主要是依靠共生细菌来消化鲸的脂肪和骨油后分解出营养来供它们吸收。它们有彩色羽毛状的结构来充当鳃,显著的根毛状结构用来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在一只雌性个体中,寄生着50-100只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雄性个体,因为雄虫在幼虫期时就不再长大了。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实验室环境下的水中,人们都能观察到雌虫会大量产卵。Osedax rubiplumus一次能产出上百个卵母细胞。排出体外时卵细胞已受精。它们的内共生体——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细菌在这些卵母细胞中是不存在的,而是在之后从外界获得。对于成体,细菌居住在根毛状结构上,而这些结构用于进入鲸骨。它们的生殖力似乎非常旺盛,持续不断的繁殖。从它们的生殖特点就能得知,虽然沉入海底的鲸鱼遗体很稀少,食骨蠕虫属的多样性仍然很强的原因。在2002年该属被发现后,第一次对外宣布是在2004年的《科学》杂志上。2005年,瑞典的一些海洋生物学家进行了一项试验,结果成功的在瑞典西海岸的北海发现了一新种。在试验中,他们将一只被冲上岸的小须鲸遗体沉入120米深的海中,并观察了数个月。结果出人意料,生物学家们发现这次的发现与之前不同,新种Osedax mucofloris生活在浅海中,而之前发现的食骨蠕虫是生活在深海中的。2009年11月,研究者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的蒙特利湾发现了多达15种食骨蠕虫。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克雷格·史密斯(Craig Smith)指出,19世纪末有半数的食骨蠕虫灭绝,因为当时90%的鲸都由于捕鲸活动被杀死。食骨蠕虫对于海洋脊椎动物遗体的降解所扮演的角色备受人们争议。一些科学家认为食骨蠕虫只消耗鲸骨,而另外一些人认为它们可以消耗多种类型的遗体。这种争议是由于一个生物地理学悖论引起的:虽然鲸遗体坠入海底是很罕见的,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也很短暂,食骨蠕虫仍然有广阔的生物地理学分布,而且也具有很强的多样性。一种假设超前的解释了它们如此成功的原因,认为它们能将多种脊椎动物的遗体收集到鲸骨附近。已有一项试验试图证实这一假设,已知一个食骨蠕虫属的变种能将海底的牛骨收集起来。人们也曾观察到它们能将水面舰船厨房垃圾中混入的陆生动物骨头收集起来。其他一些科学家也对此假设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牛骨试验并不满足自然栖息地的条件,而且陆生动物骨头大量进入海中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他们还指出,残羹落入海中,动物遗体很快就会消失,食骨蠕虫可能来不及收集,而且也没有相似的其他观测案例来证实这一假设。食骨蠕虫对于降解海洋脊椎动物的真正作用是需要被人们深入了解的,因为这对于研究海洋脊椎动物的埋葬学非常重要。

相关

  • 去氧羟四环素-5,10,11,12a-tetrahydroxy-6-methyl- 4a,5,5a,6-tetrahydro-4H-tetracene-1,3,12-trione多西环素(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Doxycycline”)也称为“强力霉素”“伟霸霉素”
  • 安非他命安非他命(英文名称:Amphetamine也称为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刺激剂,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撷取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安非他
  • 知觉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杜克大学杜克大学(英语:Duke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一所私立男女合校研究型大学。杜克大学为美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有“南方哈佛”之称(盖因在亚特兰大的埃默里
  •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是人类大脑神经对于语言的理解,产出和习得之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神经语言学运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方法,如神经科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沟通障碍、
  • 合同异先秦名家思想的两大流派之一,与之对立的思想是离坚白。合同异是中国东周战国时期名家的一派学说,以惠施为代表,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万物“毕异”本为“毕同”,并无区别。
  • 舆论舆论,或称民意(英语:Public opinion),其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
  • 布氏烧瓶布氏烧瓶,又称抽滤瓶、北里烧瓶(Kitasato flask,纪念北里柴三郎),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器皿,为烧瓶的一种。配合布氏漏斗过滤用。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毕
  • 蓝色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其中一元,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约470-440纳米)。由于空气中灰尘对日光的瑞利散射,晴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对
  • 杰尼尼尔斯·卡伊·杰尼,FRS(丹麦语:Niels Kaj Jerne,1911年12月23日-1994年10月7日),英国伦敦出生的丹麦免疫学家。由于发现了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关的免疫学贡献,而与乔治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