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dations ◷ 2025-09-13 04:23:05 #1984年中国建立,徐汇区,闵行区,上海科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简称漕河泾开发区,位于中国上海西南部,地跨徐汇区和闵行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也是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十八园”中体量较大的园区之一,开发区名字取自徐汇区漕河泾地区。

1984年11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上海市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开发公司”,成为漕河泾开发区发展的起点。198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将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扩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列为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7月23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1990年4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成为当时全国最早的开发区地方法规之一,依法促进了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发区的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发展。1991年3月6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邓小平来此视察时曾提出“姓资姓社”的论调。2003年3月10日,国务院同意在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内设立上海漕河泾出口加工区。

开发区现规划面积14.28平方公里,东至桂林路,南至漕宝路、西至新泾港,北至蒲汇塘。毗邻徐家汇城市副中心,与上海南站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临近,城市快速路中环线横穿漕河泾开发区。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贯穿开发区并设有3个车站,12号线、规划中的15号都将通达开发区内。

开发区汇聚中外高科技企业25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8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区内设立126家高科技企业。2013年,开发区实现销售收入2778亿元,工业总产值104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905亿元,进出口总额154亿美元。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入住了1500多家的中外高科技企业及研发、服务机构,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环保新能源、汽车研发配套为重点产业,以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的产业集群框架。

2 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集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规划中心镇22个。
3 怡东花园同时为国家康居工程智能化专项。
4 参照2010年1月于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相关

  • 缘起缘起(梵语: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语:paṭicca-samuppāda),重要佛教术语,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此理即为缘起。除十二缘起外,还有
  • 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地区所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和乡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的特点是在非常有限的空间中生活着大量各种各样的
  • 联邦最高社会法院德国联邦最高社会法院(德文:Bundessozialgericht)为德国五个联邦终审法院其中一者。其负责审理关于社会保障相关的上诉案件,其中最主要是关于公共卫生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养老
  • 1164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罗德洛世罗德洛世(Ludlow epoch,427.4±0.5百万年前至423.0±2.3百万年前)在地质年代里属于志留纪,位于侯默期之后,其命名缘由是来自英格兰施洛普郡的拉德洛。罗德洛世可细分为戈斯特期及
  • 上锡本布伦上锡本布伦(德语:Obersiebenbrunn)是奥地利下奥地利州根瑟恩多夫县的一个市镇。总面积26.93平方公里,总人口1595人,人口密度59.2人/平方公里(2005年)。
  • 斯蒂夫·古根伯格斯蒂夫·古根伯格(英语:Steven Robert "Steve" Guttenberg,1958年8月24日-)是美国的一位演员、作家、商人、制作人和导演。他在1980年代出演电视剧警察学校之后成名,此后又出演了
  • 三屋大五郎三屋大五郎(1857年-1945年),号清阴,日本越前人,台湾日治时期的教育家、知名报人、汉诗诗人。1897年担任宜兰国语传习所教谕,1900年担任台中师范助教授,之后又担任国语学校校长、厦门
  • 非洲菝葜科非洲菝葜科(Behniaceae)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南非,是当地的特有种。本科植物是灌木或藤本,单叶互生,有假叶;花小,花冠3,被片类似花瓣状,两轮,绿色或白色;果实为浆果。1981年的克
  • 教宗若望二世教宗若望二世(拉丁语:Ioannes PP. II;?-535年5月8日)原名Mercurius,533年1月2日-535年5月8日在位。他是第一位使用名号(英语:Papal name)的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