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邻里单位
✍ dations ◷ 2025-10-18 06:34:25 #邻里单位
邻里单位(英语:Neighbourhood unit)是美国社会学家及建筑师科拉伦斯·佩里于1929年在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时,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提出的居住区规划理论概念。邻里单元被认为是一个综合的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工具,用于设计独立的住宅社区,促进以社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远离“火车的噪音、烟雾和工厂”,这些是20世纪初纽约市工业化的象征。佩里的邻里单元的核心原则是围绕几个空间设计理念组织的:从分界上看,邻里单位的边界是其外围由“外部城市道路”组成,但是“外部城市道路”却不得穿过邻里单位内部,使得内外道路有着严格区分。邻里单位的“内部道路系统”应该限制外部车辆入内或穿越,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尽端式的方式对道路进行处理,以保持内部环境的安静、舒适和安全的氛围,形成不与“城市道路”连接、内外有别、层次分明的城市道路格局。在控制邻里单位人口总规模方面,它的主要手段是采取以规划小学的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总规模,使邻里单位内的孩童自行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五千人左右。它的用地结构是每个邻里单位的是小学的建筑为中心,将其与其它的具有服务功能的配套设施共同建设在邻里单位中心的公共广场或绿地上。邻里单位的公共空间安排方式是在邻里单位内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小型医院和公共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而邻里单位的空间尺度关系是每个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平均居住10户居民,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而商业布局方面,要在邻里单位周边建立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数量的商业区,最好是将其布置在人流汇聚的道路交汇点附近或是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可以一起拼接共同组成较大的商业区。作为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方式,邻里单位体现了《雅典宪章》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原则。以“邻里单位”作为组成居住区的单元,它在理论提出时不仅是一种创新的设计概念,更是随后成为了一种社会工程,它作为居住区规划的经典原理对世界各国都在城市规划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国土交通省的《都市計画運用指針》中也在关于市街化区域的设定和城市规划道路的配置中使用了“近隣住区”一词。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邻里单位”的理论和实践曾经被视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反动的城市规划理论,遭到了严厉批判。然而之后苏联开始兴建的“小区”,其理论却与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邻里单位”的概念是同样的内容,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相关
- 旅游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旅游医学,是一门关于预防和治理旅游相
- 元古宙元古宙(Proterozoic,符号PR),又称元古代、原生代,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期,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Ma(百万年前),结束于542.0±1.0Ma。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
-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vasoconstriction),亦即血管收窄,是指体内血管管腔收窄,这会造成血压的上升。它的相反过程称为血管舒张。血管收缩可以是由血管收缩剂造成。血管收缩剂是针对特定的受体
- 系统分类学系统分类学(英语:systematics)是研究物种的演化历史,以及他与其它物种间的关系的学科。关系被可视化为进化树(别名:进化树,系统发生树,系统发育)。系统发育有两个组成部分,分支顺序(显
- 二头肌肱二头肌是使到手臂弯曲的肌肉,连接肩胛骨和前臂的桡骨,收缩使到前臂弯曲。英文名“biceps brachii”的意思是“臂的两个头”,因为该肌靠近躯体的一部分分裂为两部分。健美运动
- 牛痘病毒牛痘(英语:cowpox)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痘由牛痘病毒引发,而该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如果挤奶工的皮肤上有伤口,该病会透
- 威耳姆氏肿瘤肾母细胞瘤(英语:Nephroblastoma,也称为威耳姆氏肿瘤或Wilm's tumour)是一种从肾脏开始的癌症。它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肾癌类型。它以德国医生马克斯·威尔姆斯(Max Wilms)的名字命名
- 玫瑰色玫红色又称玫瑰色,是红色系中比较偏冷的一种颜色,比标准红色要更接近紫色,在绘画中常用玫红和钴蓝相配,形成一种有紫色调的灰色,可以用来描绘多种阴影,单独使用适合在冷色调的画面
- 单斜晶系单斜晶系无高次对称轴,二次对称轴和对称面都不多于一个。晶体以唯一一个二次轴或对称面法线为b轴。b轴和a轴、c轴均正交,a轴,c轴斜交。α=γ=90o,β≠90o;a≠b≠c。折射率有3个,其
- 魏宝文魏宝文(1935年11月22日-),生于河南禹州,中国核物理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