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 dations ◷ 2025-04-03 10:38:57 #La
5d1 6s22, 8, 18, 18, 9, 2蒸气压第一:538.1 kJ·mol−1 第二:1067 kJ·mol−1 第三:1850.3 kJ·mol主条目:镧的同位素镧,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为La,原子序数为57。是一种柔软、具有韧性、质地为银白色的金属,暴露在空气中时会慢慢失去光泽。镧非常柔软,可以直接用刀切割。元素周期表中镧和镏之间的一组15个相似元素,称作镧系元素,其中镧是排序中的第一个。 镧有时也被认为是第6周期第3族的过渡金属的第一个元素,而镏也是第3族元素。 所有的镧属于稀土元素。通常氧化态为+3。 镧在人体没有扮演任何生物角色,但对某些特定细菌来说,它非常重要。镧对人体没有特别的毒性,但显示出一些抗菌活性。 镧通常伴随着铈或是其他稀土元素出现。在1839年首次由瑞典化学家Carl Gustav Mosander在硝酸铈中发现的杂质,因此命名为镧,来自古希腊语λανθάνειν (lanthanein),意为“隐藏”。 虽然镧被归类为稀土元素,但镧在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排名为第28,几乎是铅的三倍。 在独居石和氟碳铈矿等矿物中占镧元素含量的四分之一。直到1923年终于从这些复杂的矿物中成功提取出纯镧金属。 镧化合物可作为多种用途,如催化剂、玻璃添加剂、用于影室灯或投影机的碳弧灯、打火机及火炬中的点火元件、阴极射线管、闪烁体、 GTAW电极或其他用品。在肾衰竭的情况下,碳酸镧可作为磷酸盐结合剂。镧是一种柔软,有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具有六角形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 在310℃,镧变化为面心立方结构,以及在865℃下变成体心立方结构。 镧容易被氧化(一厘米大小的样品将完全在一年内氧化),因此用于以元素形式仅用于研究目的。 例如,单个镧原子已被分离,通过注入成富勒烯分子。如果碳纳米管填充有那些镧封装富勒烯并退火,镧金属纳米串链是碳纳米管内产生的。镧具有两个氧化态,三价和二价,前者稳定性更强。 例如,LaH3比LaH2更稳定。镧容易燃烧,在150 ℃下 ,以形成镧(III)的氧化物 :然而,当在室温下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氧化镧,氧化形成氧化物水合物具有大量的增加。镧与在冷水中缓慢腐蚀,热水中加快,以形成氢氧化镧:镧可以和所有卤素反应,如果温度高于200℃,则反应较剧烈镧结合与氮,碳,硫,磷,硼,硒,硅和砷在高温下,形成二元化合物。 无色的La3+离子的结构等同于氙的构型镧天然存在的同位素共有2种,分别为镧-138和镧-139,其中只有镧-139稳定,镧-138半衰期较长。高折射耐碱玻璃、镧镍五:氢气储藏装置、电池电极、相机镜片、石油裂解催化剂、打火石

相关

  • 细胞激素细胞因子(英语:cytokine,又称细胞介素、细胞激素、细胞素、细胞活素),是一组蛋白质及多肽,在生物中用作信号蛋白。这些类似激素或神经递质的蛋白用作细胞间沟通的信号。细胞因子多
  • 膜蛋白膜蛋白(英语:membrane protein)是指能够结合或整合到细胞或细胞器的膜上的蛋白质的总称。而细胞中一半以上的蛋白质可以与膜以不同形式结合。根据与膜结合强度的不同,膜蛋白可以
  • 红斑性肢痛症红斑性肢痛病 一种罕见的血管病。表现为手足血管阵发性地扩张收缩,伴有灼痛、皮肤温度升高并发红。可能是遗传性疾病,也可能是皮肤对热和张力过敏所致。
  • 殉教殉教,又称殉道,意指为了宗教或信仰而不畏迫害和杀戮,以致牺牲生命。最初无论是圣经还是世俗界,殉教者(martyr)一词的意思都是目击者。其新的意义取自耶稣受难。于是早期基督徒认为
  • 结膜炎结膜炎(英语:Conjunctivitis,亦称Pink Eye),俗称红眼症,是一种发生在结膜的炎症,也会发生在眼睑内侧表面,会让眼睛泛红或带有粉红色,可能会很痒、疼痛、有灼热感或搔痒感,罹患结膜炎的
  • 头孢唑肟头孢唑肟(英文名Ceftizoxime)也称为“安保速灵”“安普西林”“头孢去甲噻肟”“去甲噻肟头孢菌素”或“去甲酰氧甲基唑肟头孢菌素”,是一种不经肠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常以头孢唑
  • 受体受体(receptors),又称受器、接收器,是一个生物化学上的概念,指一类能传导细胞外信号,并在细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分子。产生的效应可能仅在短时间内持续,比如改变细胞的代谢或者细胞
  • 全身性红斑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又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乃身体因不知明原因,促使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导致
  • CYP2D62F9Q, 3QM4, 3TBG, 3TDA, 4WNT, 4WNU, 4WNV, 4WNW· iron ion binding · drug binding · arachidonic acid epoxygenase activity · steroid hydroxylase activity
  • 间日疟原虫Haemamoeba vivax Grassi and Feletti, 1890 Plasmodium malariae terti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Haemamoeba laverani var. tertiana Labbe, 1894(?) Haemosporid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