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酸

✍ dations ◷ 2025-04-24 18:41:09 #扁桃酸
扁桃酸(化学式:C8H8O3),又名苦杏仁酸、苯乙醇酸,学名α-羟基苯乙酸。白色斜方片状结晶,露置遇光变色分解。易溶于乙醚和异丙醇,溶于水和乙醇。扁桃酸及其衍生物在体内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被单胺氧化酶和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的代谢产物。扁桃酸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有(R)型和(S)型两个对映体。(R)-型在 160°C 逐渐外消旋化。异构体有甲酚酸(2-羟基-3-甲基苯甲酸)和2-甲氧基苯甲酸。扁桃酸是扁桃苷的水解产物之一,最早也是由 J. W. Walker 和 V. K. Krieble 在1909年通过用稀盐酸水解扁桃苷而制得。1、由苯甲醛与氰化钠和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反应而得。这个过程中苯甲醛先与亚硫酸氢钠生成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它被氰基取代生成扁桃腈,最后扁桃腈用酸水解得到扁桃酸。2、由异丙苯法制苯酚的副产苯乙酮氯化得二氯苯乙酮,然后与稀碱反应水解,得扁桃酸。3、由苯与乙醛酸在乙酸和硫酸作用下反应制备。用作合成中间体,在医药上用于合成环扁桃酸酯、头孢羟唑、羟苄唑、匹莫林等药物。也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扁桃酸是很好的对映体胺、醇的拆分试剂,可作为不对称还原、Diels-Alder反应的手性模板,也可作为手性反应的起始物。对甲酚: 氯福克酚多胺: 乌洛托品果酸: 扁桃酸硝基喹啉: 硝羟喹啉

相关

  • 形态在生物学中,型态学是生命科学在生物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上的研究分支。包含了外观生物体的外观(形状、结构、图案、颜色),以及生物体的骨骼、器官等内部零件的功能结构。与
  • 美罗培南美罗培南(英语:Meropenem),或译美洛培南,是一种有非常广泛抗菌性及可供注射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感染,包括脑膜炎及肺炎。它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碳青霉烯的分类下。
  • 过敏性结膜炎变应性结膜炎(英语:allergic conjunctivitis,亦称为过敏性结膜炎或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的过敏性炎症,虽然症状可能非常明显,但通常不会致盲。在发达国家,估计过敏性结膜炎的患
  • 风土地方性流行(Endemic)又称地方病或风土病,在流行病学中,指毋须从外界输入,便能在人口内持续出现的疾病,例如:在英国,水痘是地方性流行病,而疟疾并不是。虽然每年在英国都会出现数宗本
  • 毛细管毛细现象(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液体与物体之间的附着力和因内聚力而产生的表面张力组合而成,令液体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流向细管状物体的现象,该现象甚
  • 苗瑶语系苗瑶语是苗、瑶、畲等族群所使用的有共同来源的一些语言的总称。学术界对于苗瑶语的语言系属分类有不同看法:华人和中国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即苗瑶语族;欧美
  • 肩膀肩,俗称肩膀,是动物躯干和上肢的交接点,与其相对的部位是臀。肩主要有三块骨──锁骨、肩胛骨与肱骨组成。为保证胳臂既能够运动自如又具有一定力量,肩膀必须在韧性与力量间寻求
  • 生命能量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
  • 科学怀疑论倡导者科学怀疑论(英语:Scientific skepticism)又称理性怀疑论(rational skepticism),是一种科学或实务上,对于缺乏证据的解释或论点持怀疑态度的认识论观点。在实务上,科学怀疑论一辞通常
  • 蛋糕蛋糕是一种糕点,其味道通常以甜为主,但也有以咸为主的。典型的蛋糕是以烤的方式制作出来。蛋糕一般是正式用餐,特别是婚礼或生日聚会时可选的甜点之一。在某些传统中,新娘和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