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翘音是指存在于汉语方言中的两组对立的声母。在官话里/ʦ/、/ʦʰ/、/s/称为平舌音,声母/ʈʂ/、/ʈʂʰ/、/ʂ/称为翘舌音。
平翘音的区别源于中古汉语的精组声母(ʦ、ʦʰ、s等)和庄组声母(ʈʂ或tʃ、ʈʂʰ或tʃʰ、ʂ或ʃ等)、章组声母(ʨ、ʨʰ、ɕ等)、知组声母(ʈ或ȶ、ʈʰ或ȶʰ等)的对立,以及韵母、介音对庄组、章组、知组声母的影响。
分平翘是中古音音系向现代汉语各方言音系的演变现象。据熊正辉研究,分平翘的演变规律可以分三个类型,分别以三种方言为代表。三种类型的大致规律是:
老派南京话分平翘舌z、c、s和zh、ch、sh,且和《广韵》中古音有严格的演变规律。长江上下游的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中,凡是分平翘的方言都属于南京型。
老派南京话分平翘的规律如下表:
《广韵》中古音的知组、庄组、章组声母在标准济南话中一律演变为翘舌音,精组声母一律演变为平舌音。粤语的粤北连县、广西桂平、平南等地的粤方言和徽语中的祁门话分平翘音,且都属于济南型。
济南话分平翘规律如下表:
以昌黎话和徐州话为代表,在这两个方言中,精组、庄组、知组二等韵和章组三等止摄开口呼的字声母一律演变为平舌音,知组三等、章组三等非止摄开口呼的字声母一律演变为翘舌音。
昌黎话和徐州话分平翘规律如下表:
很多方言分平翘,但是和中古音无严格的对应规律。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方言受到上面三个类型方言的综合影响。比如普通话基于北京话,就没有分平翘的规律,因为北京话的平翘音受到济南话和南京话的双重影响。如“窄”和“啧”中古音都是侧柏切,是同音字,都属于庄组二等梗摄。但是显然北京话的“窄”受了济南型方言的影响,白读成翘舌;北京话的“啧”受了南京型方言的影响,文读成平舌。两字在普通话中也不再是同音字。
很多汉语方言不分平翘音。
大多数不分平翘的方言把翘舌音的字一律读成平舌音,比如广州话。韩语的汉字读音也不分平翘。比如知组三等流摄的“肘”和精组流摄的“走”,任何分平翘的汉语方言都会把“肘”读成翘舌、把“走”读成平舌,但是韩语把两字都读成주,广州话把两字都读成上声zau。
东北官话中,一部分方言(如吉沈片通溪小片,参见沈阳话)全读平舌音,一部分方言(如黑松片嫩克小片)多读翘舌音,部分方言(如哈阜片长锦小片部分)则将两组音视作自由变体。
另外湖北宜昌、荆州、荆门部分地区方言同样会都把平舌音发翘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