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伦德尔(捷克语:Ivan Lendl,1960年3月7日-),生于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发,俗称“冷面杀手”、“捷克铁人”、“网球机器”,已退役的捷克裔美国籍男子网球选手,网球史上的男子准GOAT之一,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1,8座大满贯男子单打桂冠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当年他的青少年组时期,时任世界球王的博格就预言未来的伦德尔必然是新一代天王巨星。1980年代下半期(1985-87年和1989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伦德尔王朝,他也是极少数在能同时在硬地场和红土场取得辉煌成绩的球员,堪称网球史上最佳传奇之一。
他是网球史上至今唯一一位在单项大满贯赛事连续8年男子单打决赛者(美国网球公开赛,1982-89年)。
伦德尔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天王巨星麦肯罗之间的较量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对手组合之一(H2H : 伦德尔 21: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麦肯罗)。 两人基本瓜分1980年代世界男子网球坛的江山~麦肯罗称霸上半期,而伦德尔则称霸下半期,但事实两人年龄只相差一岁多点。
另外他和19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强手康诺尔斯(H2H : 康诺尔斯13: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伦德尔)、1988年三满贯得主维兰德(H2H : 伦德尔 15: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韦兰德)、1990年代初霸主埃德伯格(H2H : 伦德尔 13: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埃德伯格)、德国金童贝克尔(H2H : 伦德尔 11: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贝克尔)四人也是宿敌。
伦德尔也是当今英国网球一哥穆雷(和伦德尔一样,穆雷也是连续在首四个大满贯男单决赛均落败的球员。)的恩师,穆雷生涯的5大里程碑的飞跃均师从伦德尔。
而伦德尔或许也是一位“小球天才”,因为他的高尔夫球也打得不错,他的双胞胎女儿Isabelle Lendl(英语:Isabelle Lendl)也是高尔夫球精英。
伦德尔是一名以侵略型底线型球员,右手为正手,反手以单手拍。 1980年代,他和贝克尔是力量型网球代表。
他的特点是拥有良好体能和斗志,正手力量强劲,而且打球十分科学化。他的发球虽然强劲,却稳定性略嫌不足,反而稳定而强大的底线抽击能力、正手和Inside out才是他的致命武器。他在跑动中击球。
另外,他重视科学化和体能训练,无论在场内经常研究对手的特点并做笔记,他又有长期雇用自己专用的穿拍师,比赛前更自备木屑、滑石粉去汗和防滑。他使用无涂层的天然肠线(张力一般是72-72.5lb),每次比赛前均带备多支新穿线的球拍并以胶袋密封,比赛每次换球的时候都会更换新球拍以保持肠线的张力和手感。他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职业网球员,他很多职网上的细节在当时来说是十分新颖,更被后世多名职网球员效法和采用,所以伦德尔被公认为“现代网球之父”。
他的特点是头脑冷静,不会在比赛中情绪激动。因为他来自华约国家捷克,职业生涯处于在美苏冷战的年代,在美国不受大众的欢迎。《体育画报》曾形容他说:“冷酷、坚硬、无情,伦德尔是一台打球的机器。” 老对手约翰·麦肯罗经常说他只是一台机器、打球欠缺激情和枯燥无味,认为观众不会欢迎一台机器成为世界第一。 事实他很少和对手或裁判发生冲突,甚至有球迷向他喝倒采,他的情绪仍不受波动。他认为:如果观众为我喝彩,我会击败对手以回报观众。如果观众为我的对手喝彩,我会更加努力击败对手以“回报”观众。1984年美网半决赛,伦德尔对阵澳大利亚名将卡什,观众席上有人不断地向他喝倒采,甚至有人站起来大喊“伊万滚回去!”,伦德尔依旧面无表情,直至把卡什击败,然后以一个冷漠的背影离开赛场。
红土、室外硬地和室内赛场(硬地或地毯)等场地是底线进攻型的他最善长比赛的场地。 由于他在草地亦常用发球上网战略,故他在草地场亦有77%获胜率,他于1986及87年连续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中落败而获得亚军,他在两届决赛分别败于两位以发球上网为主的网球运动员贝克尔和卡什。
伦德尔是80年代最佳男子网球员,他职业生涯共夺得94项ATP认可赛事男单冠军(基本都在1981年至1990年取得的),当中包括8个大满贯赛事和5个年终赛,并曾在1985-87年和1989年四度年为ATP年终球王;由于他无论在红土场和硬地场都有辉煌成绩(无论泥地〈红土、绿土〉或硬地赛男单冠军均超过20个,红土法网或所有硬地大满贯男单冠军各自是三个或以上),所以被公认为当代的“红土王”和“硬地王”。 而且因为他在整个80年代参赛量惊人(1980-82年三季中的每一季参赛均超过100场,1982、85-87、89年五季中的每一季均至少74胜并有90%胜率),也被公认为“铁人”。
早在1978年,伦德尔已夺得法网和温布尔登男子青少年组单打双料冠军。 瑞典球王博格更曾预言他将来必成大器。
1978年转为职业球员的他,在1979年布鲁塞尔站成打入其处子男单决赛,更在1980年休斯敦站首夺男单冠军。
1980-82年三个赛季,他的每季男单参赛数量均超过110场。
1980年代初,伦德尔已夺得多次ATP巡回赛单打冠军(1984年法网前夕,伦德尔已夺得40项冠军,包括1981和82年两次年终大师赛)。
1981-82年,他和这两年的年终球王约翰·麦肯罗的对赛成绩更达到7:0全胜(包括1981年法网和年终大师赛,以及1982年美网和年终大师赛),成了后者克星,但这两年他在两次大满贯(1981年法网、1982年美网)决赛中失利,这两次大满贯决赛中分别败于麦肯罗的前期宿敌博格和康诺尔斯。
国家队方面,伦德尔也曾率领捷克斯洛伐克男子网球国家队夺得1980年戴维斯杯和1981年世界团体杯。
1982年,连同WCT赛事在内,伦德尔赢了15站巡回赛男单冠军(包括年终大师赛,这个也是他生涯夺得男单冠军数目最多的赛季),而且也在美网也杀入决赛,但不敌30岁东道主老将兼三届盟主康诺尔斯。 当年要不是ATP不承认WCT的比赛成绩,伦德尔早在1982年已经可以登上世界第一。
1983年2月,伦德尔首登ATP男单世界第一名,不过因为没有赢过任何大满贯男单锦标,换来的是外界质疑。 该年他分别打入美网和澳网男单决赛,不过分别败于康诺尔斯和维兰德,仍与大满贯无缘,这是他生涯早年连续4次在大满贯决赛中失利(1981年法网、1982年美网、1983年美网、1983年澳网)。
1983-84年,麦肯罗继续强势,而伦德尔每每遇到麦肯罗却连续败北,麦肯罗在1984年头42场连胜的当中五个比赛(包括在84年初举行的1983年年终大师赛、1984年的费城、布鲁塞尔、森林山 WCT、世界团体杯)的单打赛事中,均在决赛完胜伦德尔,此时麦肯罗已变成伦德尔的克星。
1983-84年法网前夕,不止是麦肯罗的巅峰,更是伦德尔的恶梦:连续遇麦肯罗不胜。 1984年作为发球上网的麦肯罗,突破性首次打入法网男单决赛,伦德尔作为当年最强的红土场高手之一,也在四强击败1982年冠军得主维兰德,打入决赛,这意味“伦德尔-麦肯罗”这个宿命对决无可避免。
由于当时25岁的麦肯罗已是五个男单大满贯得主兼世界第一,而伦德尔却在前四次大满贯男单决赛中失利,即使作为红土高手的他,也在法网男单决赛比赛初段因心情紧张而失准。 尤其是伦德尔只比麦肯罗年轻一岁,若伦德尔再于大满贯决赛受挫,极可能改写网坛历史~伦德尔长期无大满贯而最终殒落,麦肯罗继续称霸80年代中后期。
在法网男单决赛的比赛中,麦肯罗一开始虽领先伦德尔两盘(比分6-3, 6-2),但伦德尔在这之后决定增加上炫高吊球跟反拍穿越球的比例,同时间、疲劳与脾气失控(比如在第三盘1-1伦德尔发球0-30时犯下一记失误后走向场边对摄影机的耳机警示)击馈击馈了麦肯罗的状态,使得伦德尔最终倒赶三盘以比分 6-4, 7-5, 7-5带走胜利,麦肯罗个人生涯最长的连续42场单打不败纪录亦被终结。 这场比赛也是麦肯罗距离法网男单冠军最近的一次。 在麦肯罗的自传中形容这次的失利是最痛苦的一次输球,并称之为职业生涯的影子来作为无法赶走的印象。
1984年无疑是“麦肯罗年”(温布尔登及美网男单决赛分别完胜康诺尔斯和伦德尔两位最大竞争者),但伦德尔在这次法网男单决赛以盘数3-2反胜麦并首夺大满贯锦标后,渐渐建立信心和扭转对阵后者的不利局面,也埋下了一年后取代麦肯罗的伏线。
1985年初,男子网球坛也开始进入了伦德尔独霸的年代,当年作为伦德尔早年第二宿敌的康诺尔斯已32岁,之前两人的对阵纪录是较康诺尔斯年轻7.5年的伦德尔输多赢少,包括1982年和83年两次美网决赛,但进入1985年之后,康诺尔斯面对伦德尔强大的正手只能完全倒下来,伦德尔在男单比赛逢遇康诺尔斯必胜(伦德尔对康诺尔斯17连胜),而两人的对阵纪录也在1985年开始刚好逆转。 不过,于同年在红土场举行的世界团体杯赛事中,伦德尔和梅奇日领衔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被康诺尔斯和麦肯罗联手的美国队打败,失落冠军。
同年,伦德尔再次杀入法网决赛,这次对手是上年四强的手下败仗兼1982年盟主维兰德,比赛结果是伦德尔卫冕失败。 这一年,伦德尔其实赢下不少比赛,积分暴涨以致他也能挑战世界第一的麦肯罗,但在两站的夏季北美硬地赛(史卓顿山和蒙特利尔)男单比赛决赛中,伦德尔接连被麦肯罗击败,导致伦德尔重登世界第一的时间延迟。
1985年美网决赛,又是上届决赛兼早前两站的夏季北美硬地赛决赛的翻版,不过这次结果完全相反,伦德尔直落三盘击败比赛中没精打采、东道主卫冕冠军兼世界第一的麦肯罗,并首夺美网冠军。 麦肯罗自这次失利后,在巡回赛表现不佳兼多次缺席,再没有重登世界第一和夺得男单大满贯,相反伦德尔越战越勇,美网夺标后重登世界第一,又连续在美网之后四站巡回赛(斯图加特室内赛、悉尼室内赛、东京室内赛、温布利)夺得男单冠军,之后仅在当时仍在季尾举行的草地澳网四强败于最后冠军埃德伯格,更在季末的年终大师赛决赛打败新冒起的同年温布尔登男单冠军贝克尔,夺得冠军,牢牢保持年终世界第一。 1985年的法网、温布尔登、澳网男单冠军则分别由较伦德尔年轻至少4年的维兰德、贝克尔、埃德伯格瓜分夺得,不过1985-87年这三年的男子网球坛,基本都是伦德尔天下。
80年代中后期,伦德尔取代了约翰·麦肯罗,统治了男子网坛。 他可以说是约翰·麦肯罗皇朝的终结者。
1986和1987年,是伦德尔独孤求败的两年,这在两年中,伦德尔均轻松在法网、美网、年终大师赛三个大赛(1986法网、美网及年终大师赛男单三项决赛分别击败瑞典的Mikael Pernfors、同胞梅奇日和德国金童贝克尔; 1987年则在这三项赛事的男单决赛对高峯期宿敌维兰德三连杀。)和年终世界第一荣誉均成功抡元,两年胜仗均达74场,合共17个男单锦标,落败场数均是个位数,唯一的遗憾是他在这两年均打入温布尔登男单决赛,却接连败于卫冕的贝克尔和发球上网高手卡什,夺得亚军,这个在网球坛可算是最高荣誉的比赛也是伦德尔辉煌职业生涯中唯一未能够征服的大型赛事。
虽然在巅峰期,伦德尔在职业赛得意,然而在这段期间,他和国家发生矛盾~ 他曾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政权反对下参加在南非举行的一项网球赛事,被勒令禁止出外参赛,然而已身在异乡的他在1986年正式移居美国,并自此拒绝再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于是他被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政府和网球协会指为叛徒。
1987年,伦德尔在法网、美网、年终大师赛决赛三遇维兰德,巅峰的伦德尔顺理成章对后者三连杀。 也激发起了后者在1988年的三满贯传奇。
1985年-87年的伦德尔处于顶峰,赢下了多个重要奖项,频密无休的比赛却换来疲劳和伤患,问题在1988年爆发。 1988年,伦德尔接连在澳网(当时已改期至年初并增加奖金吸引好手参与,令其变回名乎其实的“四大满贯”之一)、法网、温布尔登失利,相反他上季的手下败将维兰德连赢澳网、法网,后者的排名也直线上升,大有追过伦德尔之势。 1988年美网,这两位前二种籽也在决赛相遇,维兰德在马拉松式的五盘大战击败伦德尔,粉碎伦德尔四连霸美梦。 维兰德因首夺美网而积分暴涨,取代伦德尔成为世界第一。 事实上,伦德尔当年虽然只有三个冠军(现在来说三个都是1000大师赛级别),但仍然保持第二,成绩不算太差,只是和他前三年巅峰比,成绩确下滑了一大截,尤其是对手维兰德一年创造三满贯传奇,是1980甚至1990年代其他球王都无法做到的纪录。
不过,伦德尔自1985年美网至1988年澳网,已经连续十次在大满贯男单比赛打入四强,这个纪录要到费德勒打入2007年澳网男单四强后(第十一次)才被改写,足见当时伦德尔的大赛成绩非常稳定强大(若将大满贯+年终赛计算,连续次数更达13次,当然,后来的费德勒在这个统计更达22次)。
比伦德尔年轻四年的维兰德自1988年夺得三满贯后,出人意表的几乎再没有任何佳作。 在1989年澳网第二轮,卫冕的维兰德被籍籍无名的Ramesh Krishnan击败,而伦德尔却在赛事中夺冠~决赛打败同胞兼汉城奥运会男单冠军梅奇日。 一来一回,维兰德积分暴跌而伦德尔积分上升,导致维兰德坐了世界第一皇座只有短短20周,伦德尔自此轻松重登世界第一。 凭借1989年的澳网和其他9个男单冠军,以及温布尔登四强和美网亚军,足以令伦德尔继1985-87连续三年后,再夺得年终世界第一,而他输的所有比赛,击败他的球员刚好全数成了赛事最后冠军。 但事实上,伦德尔当时已接近三十岁,这个年纪是大多数天王天后级球员下滑的界线,伦德尔也不例外,当年球坛也开始成年轻人天下:他在法网十六强被年轻他12年的张德培以盘数3比2反胜并最终夺冠。 在温布尔登男单四强和美网男单决赛,均被比他年轻7.5年的老对手贝克尔击败,后者最终成了当年唯一男单大满贯的双冠王,同时贝克尔也成了伦德尔在大满贯的克星。 在年终大师赛四强,伦德尔也败于比他年轻近6年的埃德伯格,后者最终击败贝克尔夺冠。
伦德尔在1985-87年和1989年这四年登上年终球王宝座(ATP球王周数共270周,至今仍为历来第3位,仅次于302周的费德勒和286周的桑普拉斯;连续球王周数最长达157周,至今也是仍为历来第3位,仅次于连续237周的费德勒和连续160周的康诺尔斯)。
1990年澳网男单决赛,伦德尔和埃德伯格首两盘打成一比一,但后者因伤主动退出,伦德尔成功卫冕,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个大满贯男单冠军。 作为卫冕年终第一的伦德尔,此时已经30岁,虽然手握8个男单大满贯锦标,当中3个法网正是他善长的红土场举行,就是欠缺草地场的温布尔登冠军,结果他为了当年的草地赛季和争取温布尔登男单冠军,作出一个惊人决定~放弃当年整个红土赛季,专心为温布尔登备战,由于当时他和贝克尔及埃德伯格的世界第一之争非常激烈,放弃自己善长的红土赛即意味自己在卫冕年终世界第一的机会大减。
伦德尔是底线进攻型球员,发球上网的技术不及麦肯罗、埃德伯格及贝克尔等这类草地赛专家,所以正当各路群雄在法网撕杀,自己就专心在草地上苦练发球上网以争取个人首个温布尔登男单冠军。
女王杯网球赛是温布尔登的热身赛,当年他在四强及决赛分别遇到麦肯罗和贝克尔这两位草地专家(两人都曾在温布尔登男单三夺冠军),凭借早早在草地场备战,伦德尔轻松击败他们,成功卫冕这项草地赛事冠军。 温布尔登大会又尊重原有世界排名系统,把他列为一号种子,但抽签结果是他可能会在四强遇上另一位草地专家埃德伯格。
有惊无险,伦德尔和埃德伯格都杀入四强,意味双方必须争取唯一一个决赛席位。 四强比赛中伦德尔虽然经常上网,打高位截击也不差,但埃德伯格以娴熟的半截击战术 (低位截击),令伦德尔以直落三盘1-6、6-7、3-6败阵下来。 埃德伯格在决赛也惊险击败贝克尔夺冠,令他的世界排名绩分追近伦德尔,由于伦德尔放弃红土赛季保分战,加上埃德伯格在当年越战越勇,最终伦德尔在当年8月让出世界第一予埃德伯格,埃德伯格最后成功当了1990年年终世界第一,其后又在1991年卫冕皇座。 相反,已达而立之年的伦德尔再没有回到世界第一。
1990年美网,伦德尔在八强的五盘大战中,被东道主球手桑普拉斯击败,连续打入美网决赛的纪录锁定在八次(1982-1989,至今仍然是最长纪录),后者最终夺得其首项大满贯男单冠军。
1991年澳网,伦德尔在四强以五盘大战杀退两届盟主埃德伯格,但在决赛不敌年轻的贝克尔,宣告卫冕失败。 已经31岁的他,比赛状态不断下滑,更在1991-92年多次硬地大满贯不敌年轻的埃德伯格。
1992年,他正式加入美国籍。
1993年,他在巡回赛夺得两个男单冠军~慕尼黑站(决赛击败东道主球员、1991年温布尔登男单冠军施蒂希)、东京室内赛(决赛击败美国新秀托马丁),使他连续在14个赛季(1980-1993)都获得过至少一项巡回赛男单锦标。
1994年,伦德尔打入了其个人最后一个巡回赛~悉尼站,他在决赛以直落两盘6–7, 4–6败于世界第一的桑普拉斯。 无独有偶,在澳网男单16强比赛,伦德尔也败于后者,后者最终夺冠并完成男单大满贯三连霸(1993年温布尔登、1993年美网、1994年澳网)。 作为80年代第一霸主伦德尔,在生涯末期接连败于90年代第一霸主桑普拉斯,也预示众80年代天王宣告落幕,新一代上位的局面。
1994年夏季,他在曾是自己多次打入决赛的美网男单赛事于第二轮止步。 当年的12月21日,接近35岁高龄的伦德尔宣告因长期背伤关系,正式告别职业网球坛。
他早期生涯的1980-84年,主要对手有康诺尔斯、博格、麦肯罗和维兰德,因为他和前三者先后垄断网坛连续十四年(1974-1987年)而被称为“网坛四大金刚”。 在84年法网前一共赢过40个ATP官方认可赛事男单冠军,却在前四次大满贯失利,但随着84年法网决赛反胜麦肯罗,奠定日后将后者打下神坛,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基础。
1985年-90年夏季,伦德尔大多数时间稳占世界第一,其中包括7夺大满贯男单冠军和3夺ATP年终赛冠军。 当时年老的康诺尔斯和被耗尽的麦肯罗仍有一定战力,比他低半代的维兰德、埃德伯格、贝克尔和卡什处于上升期,及后美国四大天王(桑普拉斯、阿加西、考瑞尔、张德培)皆冒起,以及其他如穆斯特、伊万尼塞维奇等也开始冒出头,这个伟大又充满竞争对手的年代,主角仍是伦德尔。
他总共夺得94项ATP巡回赛单打冠军(ATP史上认可单打冠军第三最多,包括8项大满贯锦标),并且是自公开赛年代(Open Era)以来唯一两位连续14个球季每季均获得至少一项ATP巡回赛单打冠军的球员(于2015年被瑞士现役球员费德勒打破)。 生涯单打成绩为1068胜242负,胜率为81.52%。 获得奖金共2126,2417美元。
与个性张扬、行为不羁的老对手约翰·麦肯罗相反,伦德尔的性格内敛、低调,而且打球缺乏激情,也许是他不受球迷欢迎的原因,另外他是男单六个大满贯以上得主中,唯一一位大满贯男单冠军数目比亚军少的球员,加上从来没有称霸温布尔登,也直接影响他在网球GOAT级别比评的地位。
他连续4年打入法网决赛(1984-87年)并3次夺标,连续8年打入美网决赛(1982-89年)并3连冠,连续9年打入年终大师赛决赛(1980-88年)并5次夺标。
2001年,他正式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the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2005年,美国杂志评出最伟大的40位球员评选中,他位列第10位。
自入籍美国后,伦德尔定居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和老对手约翰·麦肯罗不同,退役后的他甚少公开参加有关网球事业, 反而醉心打高尔夫球。 仅在2005年美网男单决赛后,他为冠军费德勒和亚军阿加西颁奖。
及后,由于年轻球员穆雷和他早期生涯相似~在首四个大满贯男单决赛落败,使他感同身受,所以决定出任后者的教练。
伦德尔两度成为英国球手穆雷的教练,伦德尔在2011年12月31日至2014年3月19日首次任教穆雷,期间夺得过三项重要男单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2年美网、2013年温布尔登),2016年6月12日,伦德尔再次执教穆雷,结果后者获得温布尔登男单冠军,以及在里约热内卢成功卫冕奥运网球男单冠军。
除了职业赛事成就突出外,伦德尔曾协助捷克斯洛伐克赢得1980年戴维斯杯冠军。
伦德尔对很多曾夺得ATP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员有较佳对赛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