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邪那岐板块

✍ dations ◷ 2025-04-25 08:34:20 #伊邪那岐板块
伊邪那岐板块是一个大洋型的古板块,现在已经全部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伊邪那岐板块之名来自日本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之祖伊邪那岐。该神的名称来自于古日语,在《古事记》中用汉字写为“伊邪那岐”,在《日本书纪》中则写作“伊奘诺”。中国学者因为多不谙日本文化,而把这一板块译为“伊佐奈木板块”“伊泽奈崎板块”“伊佐奈岐板块”等,均是错误的译名。伊邪那岐板块在中生代之前已经存在。在侏罗纪时,它与古太平洋板块、法拉龙板块和菲尼克斯板块彼此远离,共同做放射性运动。伊邪那岐板块向西北方向运移,与欧亚板块发生俯冲,从而使中国大陆地区发生了燕山运动。这一俯冲作用还使日本中央构造线以西的地区(大致相当于“日本海侧”地区)向北移动,在其东部边缘形成三波川变质带,在其西部边缘则形成阿武隈变质带,二者构成双变质带。进入白垩纪,伊邪那岐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减弱,转为以彼此走滑为主,但与北美洲板块的俯冲作用则加强,并在约95Ma的时候完全消减于北美洲板块的西北部之下。现在已经在白令海发现了属于伊邪那岐板块的残余碎块。之后,太平洋板块即代替伊邪那岐板块而和欧亚板块及北美洲板块西北部发生俯冲,使中国大陆大部发生华北运动,并使日本形成领家变质带。

相关

  • 盖伦克劳狄乌斯·盖伦(129年-200年)是一位古罗马的医学家及哲学家。他的见解和理论在他身后的一千多年里是欧洲起支配性的医学理论。出生于别迦摩,逝世于罗马。盖伦出生于一个建筑师
  • 高分子电解质聚电解质(polyelectrolyte)是带有可电离基团的长链高分子,这类高分子在极性溶剂中会发生电离,使高分子链上带上电荷。链上带正或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分别叫做聚阳离子或聚阴离子
  • 脂质体脂质粒(英语:Liposome)也称为微脂粒,是一种具有靶向给药功能的新型药物制剂。脂质粒是利用磷脂双分子层膜所形成的囊泡包裹药物分子而形成的制剂。由于生物体质膜的基本结构也是
  • 白银时代白银时代(希腊语:Αργυρόν Γένος)是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词汇,尤其是在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中被使用。根据该著作,人类世纪划分为五个时代,其中白银时代为第二个
  • 生命的起源在物质科学与无生源论中,生命起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关于地球上的生命,如何经历约39到41亿年的进化,从无生物(或死物)转变为生物。2017年,科学家在加拿大魁北克发现42.8亿年前的微体
  • 旺代战争1795年6月24日 - 1796年3月29日 1799年10月15日 - 1800年1月18日旺代战争(法语:Guerre de Vendée),又称旺代暴动(法语:Révolte Vendéenne)、旺代叛乱(法语:Rébellion Vendéenne
  • 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即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现象。男性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是来源他的母亲,而他本人又一定是将其传给女儿,不会传给他的儿子;然而,女性个体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源于她
  • 赫茨贝格格哈德·赫茨贝格(德语:Gerhard Herzberg,1904年12月25日-1999年3月3日),出生于德国汉堡,德国-加拿大物理学家、物理化学家,197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27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毕业,不
  • 鄂维南鄂维南(1963年9月-),中国数学家。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硕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加州大
  • 山谷百合铃兰(学名:Convallaria majalis,英文:Lily of the Valley,法文:Muguet de mai),也称山谷百合、风铃草、君影草,是铃兰属中的唯一种,味甜,高毒性。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