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伊邪那岐板块
✍ dations ◷ 2025-11-25 22:00:36 #伊邪那岐板块
伊邪那岐板块是一个大洋型的古板块,现在已经全部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伊邪那岐板块之名来自日本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之祖伊邪那岐。该神的名称来自于古日语,在《古事记》中用汉字写为“伊邪那岐”,在《日本书纪》中则写作“伊奘诺”。中国学者因为多不谙日本文化,而把这一板块译为“伊佐奈木板块”“伊泽奈崎板块”“伊佐奈岐板块”等,均是错误的译名。伊邪那岐板块在中生代之前已经存在。在侏罗纪时,它与古太平洋板块、法拉龙板块和菲尼克斯板块彼此远离,共同做放射性运动。伊邪那岐板块向西北方向运移,与欧亚板块发生俯冲,从而使中国大陆地区发生了燕山运动。这一俯冲作用还使日本中央构造线以西的地区(大致相当于“日本海侧”地区)向北移动,在其东部边缘形成三波川变质带,在其西部边缘则形成阿武隈变质带,二者构成双变质带。进入白垩纪,伊邪那岐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减弱,转为以彼此走滑为主,但与北美洲板块的俯冲作用则加强,并在约95Ma的时候完全消减于北美洲板块的西北部之下。现在已经在白令海发现了属于伊邪那岐板块的残余碎块。之后,太平洋板块即代替伊邪那岐板块而和欧亚板块及北美洲板块西北部发生俯冲,使中国大陆大部发生华北运动,并使日本形成领家变质带。
相关
-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叫变态反应,是免疫反应产生作用分子移除外来抗原的过程,这些作用分子诱导产生轻微、无临床症状或局部性的发炎反应,并不会对宿主造成组织伤害。特殊
- SCWR超临界水反应堆(英语:Supercritical water reactor,缩写:SCWR)是一种第四代反应堆设计,使用超临界水作为工作流体。超临界水反应堆也是一种轻水反应堆(LWR),但是工作流体运作于较高的
- 阿兰·德龙阿兰·德龙(法语:Alain Delon,1935年11月8日-),出生于法国上塞纳省,1999年取得瑞士国籍,他是六、七零年代最受欢迎的法国演员,迄今依旧是美男子的代名词。阿兰·德龙的父母在他刚出生
- 卡佩奇马里奥·卡佩奇(英语:Mario Capecchi,1937年10月6日-),生于意大利的美国分子遗传学家,也是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马里奥·卡佩奇目前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
- Apicomplexa见内文顶复门(学名:Apicomplexa,亦作Apicomplexia)是原生真核生物之下一个寄生囊泡虫的门,是一个物种分类众多的大类。其中大部分含有独特的四层膜细胞器顶质体,属于色素体的一种,
- 李玉良李玉良(1949年10月-),山东高密人,生于青岛。无机化学家。197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二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五日谈《五日谈》(意大利语:Pentamerone),原名字面意义为《五天的故事》(意大利语:Lo cunto de li cunti),是吉姆巴地斯达·巴西耳所著的一部故事集。该书用那不勒斯语写成,在巴西耳逝世后
- 两厅院国家两厅院(简称两厅院,全衔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是中华民国台北市博爱特区内的国家级艺文表演场馆,隶属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两厅院指的是国家戏剧院和国家音乐厅,内部设有戏
- 梯形烷梯形烷(英文:ladderane),又称梯烷,是一种含有两个或多个稠合四元环的环烷烃。它的英文名ladderane是一个混成词,因为四元环的排列形状类似于梯子,并且是一种烷烃。有n个环的梯形烷
- 拐值拐点(Inflection point)或称反曲点,是一条连续曲线改变凹凸性的点,或者等价地说,是使切线穿越曲线的点。决定曲线的拐点有助于理解曲线的外形,这在描绘曲线图形时特别有用。若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