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保加

✍ dations ◷ 2025-08-25 15:38:36 #官保加

官保加(1899年-1981年3月23日),字立亭,中国蒙古族,青海都兰县蒙古左翼盟和硕特部北左末旗 ( 今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 ) 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祖上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至祖父洪石巴时,逐水草到湟中县拉沙峡一带放牧。后因牲畜日渐凋蔽,其父朋措只好弃牧就农,全家10口人种山旱地30余亩为贫农。官保加排行老三,六岁时给同村人放羊。12岁时,茶卡王命令官保加顶替其子到清廷驻青海办事大臣在西宁设蒙番小学入学,成了蒙番小学一名公费生。后升入青海蒙番师范学校,熟读四书五经,22岁毕业。先后在都兰、玉树等地教学。由于精通蒙汉语言文字,兼懂藏语,被蒙古左翼盟选中为该盟驻南京代表 ,1931年到南京政府蒙藏委员会任职。不久被派往蒙藏委员会下属机构边政委员会工作,多次赴川康甘青边,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1938年,马步芳撤了官保加的驻京办事处代表,委以青海蒙古两盟驻省办事处副处长闲职。

1942年10月马步芳任命官保加为人口二万余的同仁县代理县长。1945年初被迫辞职赋闲。1947年当选为青海省国大代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解放青海省。官保加参加革命。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文教厅编译室主任、青海省文协副理事长、1950年5月任都兰县县长,在都兰县委的领导下,积极向各民族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揭露青马政权制造民族隔阂的事实和实质;为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调解民族纠纷,出面解决了一些年深日久,十分棘手的民族纠纷,一碗水端平,在各民族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历史遗留的民族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实现民族的大和解、大团结。任都兰县长时,热情欢迎地质勘查人员进入柴达木盆地,为进入都兰县的地质队提供了不少有用的矿藏分布线索,在全县形成了一个群众报矿的热潮。

1954年担任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首任州长。当时进入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勘探队伍数千人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及柴达木盆地西部人烟绝迹的戈壁荒野中野外工作,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异常严酷。海西州委领导下,官保加主持和组织了对地质勘探的支援工作,1955年3月至6月不完全统计,全州组织参加运输的骆驼有1711峰,牛4014头,马107匹,大车122辆;翻译、向导、驮运人员489人。驮运小麦、面粉120万斤,烧柴60万斤,煤炭45万斤,木料1500立方米,还有大量的百货日用品。动员民工929人,抢修格尔木以西翻浆路,设置了临时性的食宿点、邮电局等机构。1956年冬地质队200余人,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阿拉尔地区,被大雪围困,继绝了燃料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官保加同郝全珍一起带队运送物资,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9天,终于将救援物资及时运到。为此,受到了地质部领导的当面嘉奖,并赠给锦旗一面。

1979年被选为青海省政协第4届副主席,1979年又被选为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第5届副主任。

第一、二、 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

相关

  • HClOsub2/sub亚氯酸是氯(III)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ClO2,是一种弱酸,但在酸性溶液中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纯亚氯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盐酸、氯酸和二氧化氯,但生成的盐类——亚氯酸盐相对稳定,亚氯
  • 旱金莲科旱金莲属 旱金莲科也叫金莲花科,只有3属约80-90种,原生于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中国只有引进种。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肉质有液汁;单叶互生或下部的对生,无托叶;花
  • 杨帆杨帆可以指:
  • 东京工艺大学短期大学部东京工艺大学短期大学部(日语:東京工芸大学短期大学部/とうきょうこうげいだいがくたんきだいがくぶ  *)是过去一所位于日本东京都中野区的私立短期大学。前身是东京写真短期
  • 渡岛半岛渡岛半岛(日语:渡島半島/おしまはんとう  */?)为日本北海道西南部的半岛,又可细分为濒临日本海的松前半岛、以及濒临太平洋的龟田半岛。该半岛的中心都市为函馆市。
  • 永不者《永不者》(英语:)是一部美国科幻时代类型的剧集,由乔斯·惠登开创并担当节目统筹,他与菲利帕·高斯莱特(英语:Philippa Goslett)、贝尔纳黛特·考菲尔德(英语:Bernadette Caulfield)、
  • 渝沈之战渝沈之战是指1999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最后一轮中重庆隆鑫主场对阵沈阳海狮的一场比赛。在球迷的“假球”呼声中,沈阳海狮以2:1战胜重庆隆鑫。比赛双方都被中国足协以消极比赛为
  • 西屋时间舱西屋时间舱(Westinghouse Time Capsules,或译作西屋时间胶囊、西屋时间囊)是由西屋电气准备的两个时间舱:“时间舱一号”是为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建
  • 周悦让周悦让,字孟伯,山东莱阳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周悦让中进士二甲五十六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礼部主事。跟随郝懿行学习,曾经尝试编辑其遗稿。周悦让著有《倦游庵文集》。清国子监祭酒、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为周悦让学生。
  • 日耳曼多神教日耳曼多神教,又称为日耳曼异教(Germanic paganism),是一种盛行于铁器时代至中世纪基督教化间日耳曼人中的多神教信仰体系。日耳曼多神教脱胎于原始印欧宗教,在民族大迁徙时代,经原始印欧宗教与其他信仰体系融合,最终形成日耳曼多神教。日耳曼多神教的宗教仪式是早期日耳曼文化(英语:Early Germanic culture)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又衍生出北欧多神教、盎格鲁-撒克逊多神教(英语:Anglo-Saxon paganism),以及一些盛行于居住在欧洲大陆的日耳曼人之间的宗教习俗(英语: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