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白

✍ dations ◷ 2025-10-29 00:35:11 #1915年出生,2003年逝世


刘知白(1915年11月24日-2003年8月14日),原名刘庭坦,中国水墨画画家。

刘知白于1933年就读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师从于苏州美专中国画系系主任顾彦平。顾家是中国有名的大收藏家族,顾家的“过云楼”在100年间收藏了许多自唐朝至清朝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上伟大艺术家的作品。1935年,刘知白住进“过云楼”,并在顾彦平教授的指导下长期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画家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史。

抗战时期,刘知白开始流亡。1946年刘知白回到故乡任教于凤阳县中学教授艺术。1948年国共内战时期,刘知白再度避战乱于广西省,并于同年12月在中国古代画家石涛的故乡广西省全县首次提出“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 的画学思想。

在其后近50年艺术创作过程中,刘知白在持续不断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同时又深入研究云贵高原的山水风物。一生坚守独立思想并苦心探索艺术创新道路的刘知白,终于在80岁时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时间走进他的艺术高峰,并创造出了与千年中国水墨画艺术不同的新艺术形式,表达了他独立于世俗社会中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艺术表达。由于刘知白独特、自我的艺术表达,所以他生前一直不被中国主流艺术界所认可,直到他去世后十五年,刘知白对于中国水墨艺术的探索和艺术精神的伟大贡献才被中国最著名的一批艺术史家逐渐发现,并纷纷撰写论文进行研究,称他的艺术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又注重艺术语言形式的创新”,刘知白60余年苦心研究古法,追求艺术创新而始终如一,并终于在80岁以后创造出了中国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中国画传统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纪艺术创新的前行者,即他晚年创造的水墨艺术已经站在了传统与现代的临界点上,预示了21世纪中国水墨转向抽象与表现的历史趋势。

刘知白去世后,多家出版社先后为他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知白》、《刘知白中国画集》、《黔山风骨——刘知白的艺术》及《清气和诗醉墨痕——论刘知白泼墨山水画》、《知白守黑——谈刘知白的艺术》等专著15部,20多篇研究评论发表于中国各类核心艺术杂志,90多件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刘知白泼墨山水集》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知白》

《刘知白中国画集》

《清气和诗醉墨痕——论刘知白泼墨山水画》

《知白守黑——谈刘知白的艺术》

《秋水长天月下萧·刘知白作品赏读》

《黔山风骨——刘知白的艺术》

相关

  • 修格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哈里斯县哈里斯县(Harris County, Georgia)是位于美国乔治亚州西部的一个县,西邻亚拉巴马州。面积1,225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3,695人。县治汉弥尔顿。成立于1827
  • NiO一氧化镍,是镍的一种氧化物,化学式为NiO,其中镍的氧化态是+2。因常态下该物质为绿色粉末,故又称绿色氧化镍,以区别于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镍的黑色氧化镍。一氧化镍广泛用于陶瓷和
  • 内酰胺内酰胺(Lactam)即环状的酰胺,命名时用希腊字母表示环的元数:β-内酰胺(四元环)、γ-内酰胺(五元环)、δ-内酰胺(六元环)等。在中性PH下,碱基主要以内酰胺形式存在内酰胺可通过多种方法
  • 诗可以指:
  • 草胡椒属草胡椒属(学名:Peperomia)是胡椒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10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Peperomia argyreiaPeperomia blandaPeperomia campt
  • 柬埔寨总理柬埔寨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现今柬埔寨王国的政府首脑称首相,现任柬埔寨首相是洪森。而从前柬埔寨在非君主制时期的政府首脑则多译作总理。
  • 皮特金县皮特金县 (Pitkin County, Colorado)是美国科罗拉多州中西部的一个县。面积2,521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4,872人。县治阿斯彭 (Aspen)。成立于1881年2月
  • 祁东县祁东县为衡阳市下辖的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祁水流域,南连祁阳,北抵邵东,衡阳,东接衡南,西邻东安、邵阳。1952年,析祁阳东北六区置祁东县,因位于祁阳东部故名
  • 皮可皮,或译皮可(英语:Pico-),是一个国际单位制词头,符号p,表示10-12,或0.000 000 000 001。它源自于西班牙语pico;一说来源于意大利语词汇piccolo。使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