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马座V766

✍ dations ◷ 2025-10-25 04:18:55 #半人马座,不规则变星,HD和HDE天体,HR天体,SAO天体,以变星命名法命名的天体

半人马座V766(V766 Cen,亦称HD 119796或HR 5171)是一颗位于半人马座的黄特超巨星。其恒星光谱可变,分类在G8Ia+和K3Ia+之间,其亮度也有不规则的变动。它拥有一颗距离较远的B型伴星,以及一颗十分接近的低温伴星。半人马座V766距离地球3,600秒差距,是截至2014年3月 (2014-03)已知最大的黄特超巨星。其巨大体积很可能是它与较接近的伴星有物质交换造成的。

这一类恒星从太阳的40倍大小左右开始,演化为红特超巨星,目前剩余的外层物质正以一系列强烈的爆炸向外发散,同时恒星持续升温。它有可能会变成蓝超巨星或高光度蓝变星,然后亮度逐渐下降,并在成为晚期沃尔夫-拉叶星之前进行超新星爆炸。

半人马座V766拥有高亮度、高质量,且与伴星有着质量交换,属于非常罕见的一类恒星。然而科学家在2014年之前并没有深入研究它。欧洲南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干涉仪(VLTI)对其进行了观测,并发现它是已知最大的黄特超巨星,也是最大的10颗恒星之一。根据估计,这颗恒星的半径在太阳的1300倍以上,它其中一颗伴星甚至接触著主星运行。

来自法国尼斯蔚蓝海岸天文台的一组国际观测团队发现半人马座V766比预期大很多:它比红巨星参宿四大50%,亮度是太阳的100万倍。

半人马座V766在观测期间体积有增大的现象,它是体型会随温度变化的为数极少的恒星之一:其体积越大,温度则越低。

天文学家在研究了多个天文台所提供的数据之后,判断这颗恒星属于一个食联星系统,其中较小的伴星每1300天围绕主星公转一周。

半人马座V766及其伴星的假想图

半人马座V766附近的天域

相关

  • 革马拉《革马拉》(英语:Gemara,英语:Gemora或英语:Gemorra),犹太教经典,是《塔木德》的一部分。主要的内容是在于解释《密西拿》中犹太口传律法的意义。革马拉,源自于亚拉姆语的 גמרא(ga
  • 癌干细胞癌症干细胞(英语:Cancer Stem Cell,简称:CSC),又称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是指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癌细胞,也就是具有“自我复制”(self-renewal)以及“具有多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等
  • 荷兰艺术历史学院荷兰艺术历史学院(RKD-Nederlands Instituut voor Kunstgeschiedenis,简称RKD)位于荷兰海牙,为世界最大的美术史中心。机构内藏有丰富的西方美术史文献、档案,以及书籍,藏品从中世
  • 蒂托·奥凯洛蒂托·卢图瓦·奥凯洛(斯瓦希里语:Tito Lutwa Okello,1914年-1996年6月3日),乌干达军事家、政治家,坦桑尼亚军队与流亡的乌干达军人合作推翻伊迪·阿明时的一名指挥官,1980年至1985
  • 欧仁·奥古斯丁·洛斯特欧仁·奥古斯丁·洛斯特(法语:Eugène Augustin Lauste,1857年1月17日-1935年6月27日),法国发明家,曾在爱迪生实验室担任威廉·肯尼迪·迪克森的助手并参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的发明
  • 苏巴 (行政区划)苏巴是印度莫卧儿帝国时期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其省的长官称“苏巴达尔”。苏巴创设于阿克巴统治时期。最初有12个,在阿克巴统治末期增为15个。每个苏巴下辖若干萨尔卡尔(相
  • 詹姆斯二世 (英格兰)英格兰国王和爱尔兰国王詹姆斯二世,同时也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七世(James II & VII,1633年10月14日-1701年9月16日),1685年—1688年为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爱尔兰国王,也是最后
  • 氨基铯氨基铯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sNH2。外观为白色易潮解固体,其性质类似同族的氨基盐。氢化铯和氨气反应,也可生成氨基铯:可由铯和氨气反应,即生成氨基铯和氢气:
  • 刘湍刘湍,沙陀人。自称汉明帝第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是刘昂的父亲,刘僎的祖父,刘琠的曾祖父,刘知远的高祖父。947年,刘知远登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后汉文祖,谥号明元皇帝,皇陵称懿陵。
  • 人质 (2012年电影)《人质》(英语:)是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在2012年发行的电影作品,并成为第62届柏林影展的正式竞赛片。这部片由法国女演员伊莎贝·雨蓓主演。电影改编自2001年的真实事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