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鲁扎-克莱因理论

✍ dations ◷ 2025-11-24 22:23:08 #广义相对论,重力理论

物理学中,卡鲁扎-克莱因理论(Kaluza–Klein theory,有时简称为KK theory)是一个试图统一重力与电磁两大基本力的理论模型。此理论最初由数学家西奥多·卡鲁扎于1921年所发表。他将广义相对论推广到五维的时空。所得方程式可以分成好几组方程式,其中一个与等价于爱因斯坦场方程式,另外一组方程式则等价于描述电磁场的马克士威方程组。此外,还多出一个标量场——五维度规张量之分量 g 55 {\displaystyle g_{55}} ,而基本上,电磁学可以用在纤维丛上规范群(1)的规范场论来诠释。一旦这样的几何诠释能被理解,则将(1)换成广义的李群就显得容易而直观。这样的推广常称作是杨-米尔斯理论。若要提到两者的差异,则可说杨–米尔斯理论是在平坦时空的场合处理,而卡鲁扎-克莱因理论则是在更具一般性的弯曲时空中处理。卡鲁扎-克莱因理论的底空间不一定是四维时空,而可以是任何的(伪)黎曼流形,或者甚至是超对称流形、轨形或非交换空间。

卡鲁扎-克莱因理论的一个特别的变形是所谓的时间-空间-物质理论(space-time-matter theory)或称引生物质理论(induced matter theory),主要是由Paul Wesson及其他人所推广,他们组成所谓的Space-Time-Matter Consortium。在这理论版本中,值得注意的是下面方程式所得的解:

其中 R A B {\displaystyle R_{AB}} 是五维里奇曲率,也可以在四维中重新表述,这样的解满足爱因斯坦方程式:

其中 T μ ν {\displaystyle T_{\mu \nu }} 的精准形式来自于五维空间中的里奇平坦条件(Ricci-flat condition)。既然能量-动量张量 T μ ν {\displaystyle T_{\mu \nu }} 常被了解为四维空间中的物质密度,上面的结果则被诠释成:四维物质是引生自五维空间中的几何。

特别是 R A B = 0 {\displaystyle R_{AB}=0} 的孤立子(soliton)解可被展示:其包含了辐射主导形式(早期宇宙)与物质主导形式(晚期宇宙)中的罗伯逊-沃尔克度规(Robertson-Walker metric)。一般方程式则可被展示与古典范畴的重力理论测试相符,在物理学原则上可以被接受,而其仍留有相当多的自由度可提供一些有趣的宇宙学模型。


相关

  • 《四面体》《四面体》(Tetrahedron)是一本登载有关有机化学的原创研究论文的期刊。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2.641(2014年) 。该期刊上的很多篇文章都已经得到多次引用,根据Web of Science(英语:Web
  • 阿维森纳阿布·阿里·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哈桑·本·阿里·本·西那(阿拉伯文:أبو علي الحسين بن عبد الله بن الحسن بن علي بن سينا
  • 日本传统色系日本传统色系,指的是日本古典文学里经常采用颜色。这些颜色常被用于和服或其他日本传统艺术和手工艺中。
  • 新闻挖挖哇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新闻挖挖哇!》是台湾JET综合台的谈话性节目,2002年1月7
  • 照护者监护工,或称看护工,接受正式90小时职前培训领有结业证书者,或持有照顾服务技术士证者,则称为照顾服务员,是一份照顾身体或心智不便之人(例如身心障碍者)的进食、移动、上厕所、洗澡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定的一个罪名,最高可判处死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
  • 厄立特里亚历史厄立特里亚是一个古老的名字,与古希腊的Erythraia,Ἐρυθραία有关,来源于拉丁文的Erythræa。这个名字与红海有关,因为那时被称为“the Erythræan Sea”,来自于希腊语“红
  • 海州海州,辽朝时设置州。天显四年(929年)辽国迁渤海国南海府百姓,设海州南海府南海军节度使于今辽宁省海城市,治所在临溟县。下辖支郡耀州、嫔州。天庆六年(1116年)女真金朝攻占海州,皇
  • 气味色情气味色情(英语:olfactophilia或osmolagnia)一种对于身体(特别是与性有关的部位)散发的气味的性欲倒错,或指由其产生的性刺激。 词源:olfactophilia(拉丁文=olfacto,闻,与嗅觉相关,希腊
  • 詹巴蒂斯塔·维柯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或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年6月23日-1744年1月23日)是一名意大利政治哲学家、演说学家、历史学家和法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