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灭绝
✍ dations ◷ 2025-08-29 00:19:26 #人类灭绝
人类灭绝是未来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课题。人类之所以灭绝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各类自然灾害或者是人类的行为本身。人类灭绝之后,地球的生态系统则会大幅重塑。不过其中一些小说里常见的毁灭性自然灾害,如陨石撞击地球或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实际上发生的几率极低。而人类本身的行为则包括核战争、生化战争、大规模的传染病、劣生、人口过剩、人口过少或过度发达的科技(反客为主的人工智能、灰蛊)。某些人认为生态崩溃、全球变暖等等也可能是人类灭绝的原因。因为人类并未经历过整体性的大灭绝,所以对人类灭绝的预测均是主观判断。哲学家约翰·安德鲁·莱斯利认为人类在接下来的五个世纪中不会灭绝的可能性为70%。2006年的斯特恩报告认为人类在一百年内灭绝的可能性为10% 。此外预想的许多人类灭绝原因很可能并不会导致人类的完全灭绝。首先世界上存在许多相对孤立、人烟稀少的地区,核战争等一些灾害不太可能毁灭每一寸土地。此外各国政府也建有避难所以预防灾难来临。霍金认为人类在技术成熟时可考虑太空移民,以此来防止人类完全灭绝 。此外还有学者建议在地球上建立完全自给自足的聚居地以防止人类灭绝。 经济学家罗宾·汉森认为一个人口不足100的小型聚居地就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人类活过全球性灾难的可能性。一些现代科幻作品,如《没有我们的世界》探究了人类灭绝后地球上会发生的事情。而人类灭绝本身则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最早的关于人类灭绝的科幻小说可能是1933年写成的《当世界毁灭时》。一些作品中危机最终可以得到消解,但在《R.U.R.》和电影《人工智能》中人类最终未能逃脱灭绝的命运。
相关
- 生物活性化合物植物化学(英语:Phytochemistry)严格地来说是对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这些化合物取自植物。在更狭义的层面上,这个术语常被用于描述存在于植物中的大量的多种次级代谢化合物(次级
- 医生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伯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也译作博氏疏螺旋体、布氏疏螺旋体,巴格朵夫疏螺旋菌,莱姆病螺旋体,是一种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是莱姆病的病原体,由蜱传播给人类。伯氏疏螺旋
- BNA阿根廷“马里亚诺·莫雷诺”国家图书馆(西班牙语:Biblioteca Nacional "Mariano Moreno"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是阿根廷的国家图书馆,同时也是阿根廷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
- 神经解剖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石松纲石松纲是石松门中的一纲。传统上,石松纲不只包含石松及石杉,亦包含卷柏及水韭,但后两者现在通常被分成另一纲-水韭纲中。石松被认为在结构上和最早的维管束植物相似,有小且鳞状的
- 地球之旗地球之旗(Flag of the Earth)的主要图案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蓝色弹珠》,放置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1969年为首届世
- 法国大革命战争神圣罗马帝国普鲁士王国(1792–1795) 大不列颠王国(1793–1800) 爱尔兰(1793–1800) 联合王国(1801–1802) 俄罗斯帝国 (1799) 法国保皇党 法国反革命力量 西班牙(1793–1795)
- 爱丽舍条约爱丽舍条约(Élysée Treaty)又称作德法合作条约、法德友好条约,是于1963年1月22日由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和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的合作条约。签
- 漠河镇漠河市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中国最北边的县级市。面积18233平方千米,人口83465人。邮政编码165300。市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市内的北红村是中国最北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