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石

✍ dations ◷ 2025-02-23 22:41:53 #端午节,射类游戏,石头,元宵节,节日游戏

斗石,乃过去流传于东亚的新春、元宵节及端午节习俗,是两方阵营以手将石头互掷以伤害对手的竞赛。

各地称呼皆不同,有称为“打沙” (永尾龙造《支那风俗志》)、“打岩” (清同治年《黔阳县志》)、“掷石头架” (刘志文主编《广东民俗大观》)、“斗石” (清陈盛韶《问俗录》)、“掷石戏”(康乾年间编《海澄县志》)、“打石戏”(郭义山、张龙泉主编《闽西掌故》)等说法,在日文还被称为“飞磔”、“石合战”、“印阵打”、“因阵打”、“阴地打”、“阴阵打”、“磔合战”、“克石斗仗”。

过去外国学者认为此俗只流行于中国华南的端午节,但在中国东北马鞍山的端午节、台湾、韩国、日本也有此旧俗的文献记载,如《髙丽史》:“国俗于端午,市井无赖之徒群集通冲,分左右队手执瓦砾,杂以短梃而决胜负,此之谓石战。”、《扶桑见闻私记》记载镰仓建久五年(1196年)日本端午节斗石的情况、《江源武鉴》中记录天文七年(1538年)五月五日蒲生郡和野州郡举办石合战,孩童投石作战,成年者甚至用刀作武器。

在闽西与广东毗邻乡处,是在农历正月初二日举行。四川的端午节则是改扔李子。

金门在民国三十八年的古宁头战役之前,古宁头一直流行一种习俗,就是南山和北山两村的村民隔着一条内港互丢石头攻击对方,称作“相掷”。从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一直到端午节结束。两边人马成群结队,声势浩大,直打得“头破血流,鲜血淋漓”。但受伤的人并不上药。他们跑到海边用海水洗涤伤口,抓一把泥土塞住止血,转身又加入拼斗队伍。等到双方鸣金收兵,大家上山干活,互相碰头,又互打招呼,好像没事一样。外村人边看边觉得不可思议,笑称“古宁头番”。

有说法认为此俗是从古代的投石兵训练而来;或詹姆斯·弗雷泽的触染律,借此操纵天地阴阳变化;或说是为驱逐瘟疫以保境平安;甚至是分类械斗的相沿。

相关

  • 日本日本犹太人(日语:日本のユダヤ人,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 东格陵兰洋流东格陵兰洋流(East Greenland Current)由源自北冰洋,带来冰冻、低盐度、往南的水流沿着东格陵兰岸边。东格陵兰洋流为形成近极地环流(gyre)的五条主要洋流之一,并提供北冰洋的冰冻
  • span class=nowrapSrClsub2/sub/span氯化锶(SrCl2)是锶和氯的盐。这是一种典型的盐,水溶液为中性。与其他锶化合物类似,氯化锶在火焰下呈红色,因此它被用于制造红色烟火。其化学性质介于氯化钡(毒性更强)和氯化钙间。
  • 克莱默夫妇《克莱默夫妇》(英语:Kramer vs. Kramer)是一部1979年的美国电影,影片由罗伯特·本顿根据艾弗瑞·科曼(英语:Avery Corman)的同名小说改编并导演,讲述了一个家庭因妻子出走而发生的
  • 曲折河曲流(又称河曲或河套或蜿蜒型河流)是指河流的弯曲。曲流多见于下游。河道的外弯水流较快,河岸受侵蚀;内弯则水流较慢,沉积物累积形成新的河岸。河道因此越来越弯,河谷亦越来越宽。
  • 台湾日治时期鸦片政策台湾日治时期鸦片政策是台湾日治时期为有效管理吸鸦片人口所采行的政策。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后藤新平等人认为,渐进式禁绝鸦片的可行性比直接禁绝高许多。在日治初期,鸦片
  • 定比定律即每一种化合物,不论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合成的,也不论它是用什么方法制备的,其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一定,于1799年由普劳斯特提出。换句话说,就是每一种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组成,又称定
  • 元乐尚元乐尚(565年-640年),河南郡洛阳县人,北魏宗室后裔,开府元晟第二女。元乐尚十五岁那年被选入后宫,册为贵妃,之后在大象元年(579年)七月,被册立为天右皇后,大象二年(580年)二月又改册为天右
  • 大宇K3轻机枪K3轻机枪是一挺由韩国国防发展局和大宇精密工业所研制,从大宇精密工业、S&T大宇集团,到目前的S&T Motiv所生产的轻机枪,为韩国继K1A卡宾枪和K2突击步枪以后开发的第三种当地枪
  • 第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第2回日本电影学院奖(だい2かいにほんあかでみーしょう)于1979年(昭和54年)4月9日进行公布和颁奖仪式。在于表彰1978年(昭和53年)1月1日至1978年(昭和53年)12月31日期间在日本商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