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石

✍ dations ◷ 2025-08-13 20:08:46 #端午节,射类游戏,石头,元宵节,节日游戏

斗石,乃过去流传于东亚的新春、元宵节及端午节习俗,是两方阵营以手将石头互掷以伤害对手的竞赛。

各地称呼皆不同,有称为“打沙” (永尾龙造《支那风俗志》)、“打岩” (清同治年《黔阳县志》)、“掷石头架” (刘志文主编《广东民俗大观》)、“斗石” (清陈盛韶《问俗录》)、“掷石戏”(康乾年间编《海澄县志》)、“打石戏”(郭义山、张龙泉主编《闽西掌故》)等说法,在日文还被称为“飞磔”、“石合战”、“印阵打”、“因阵打”、“阴地打”、“阴阵打”、“磔合战”、“克石斗仗”。

过去外国学者认为此俗只流行于中国华南的端午节,但在中国东北马鞍山的端午节、台湾、韩国、日本也有此旧俗的文献记载,如《髙丽史》:“国俗于端午,市井无赖之徒群集通冲,分左右队手执瓦砾,杂以短梃而决胜负,此之谓石战。”、《扶桑见闻私记》记载镰仓建久五年(1196年)日本端午节斗石的情况、《江源武鉴》中记录天文七年(1538年)五月五日蒲生郡和野州郡举办石合战,孩童投石作战,成年者甚至用刀作武器。

在闽西与广东毗邻乡处,是在农历正月初二日举行。四川的端午节则是改扔李子。

金门在民国三十八年的古宁头战役之前,古宁头一直流行一种习俗,就是南山和北山两村的村民隔着一条内港互丢石头攻击对方,称作“相掷”。从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一直到端午节结束。两边人马成群结队,声势浩大,直打得“头破血流,鲜血淋漓”。但受伤的人并不上药。他们跑到海边用海水洗涤伤口,抓一把泥土塞住止血,转身又加入拼斗队伍。等到双方鸣金收兵,大家上山干活,互相碰头,又互打招呼,好像没事一样。外村人边看边觉得不可思议,笑称“古宁头番”。

有说法认为此俗是从古代的投石兵训练而来;或詹姆斯·弗雷泽的触染律,借此操纵天地阴阳变化;或说是为驱逐瘟疫以保境平安;甚至是分类械斗的相沿。

相关

  • 发明年表以下是以时间来排列各项发明:and MP3
  • 五碳醛糖戊糖(英语:Pentose),又称为五碳糖,是一种含有5个碳原子的单糖。在1号碳上有醛基的称为五碳醛糖(戊醛糖);2号碳上有酮基的称为五碳酮糖(戊酮糖)。戊醛糖有3个手性中心,因此可能有8种旋光
  • 左冠状动脉血管左冠状动脉(arteria coronaria sinistra,英文简称LCA),又称左主冠状动脉(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LMCA)为主动脉的一条分支,负责供应心脏左侧的血流。其源自于主动脉瓣(英语:ao
  • 崇陵崇陵,可以指:
  • 熊本市熊本市(日语:熊本市/くまもとし Kumamoto shi */?)位于日本九州中部,为九州第三大城市,是熊本县的县厅所在地,也是县内的最大城市,人口73万余。市内街道整齐,楼厦林立,富有现代感,日
  • 形象形象指的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它可能是指:
  • 查尔斯·戴维·阿利斯查尔斯·戴维·阿利斯(英语:Charles David Allis,1951年年3月22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他目前是洛克菲勒大学的Joy and Jack Fishman教授以及染色质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实验室的主任
  • 硝酸镨硝酸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r(NO3)3。硝酸镨可以将三氧化二镨、氢氧化镨或碳酸镨溶于硝酸得到:所得溶液经过小心蒸发可以得到水合硝酸镨,其中六水合物最常见。将六水合物
  • 约翰·索普斯约翰·索普斯(保加利亚语:Jochen Schöps;1983年10月8日-)是一位德国排球运动员。他现在效力于波兰排球联赛Asseco Resovia Rzeszów。他也是德国国家排球队的一员,代表德国参加了
  • 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阿尔巴尼亚语:Qeveria Demokratike e Shqipërisë)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的一个临时政府,成立于1944年10月20日,由民族解放运动创建,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总书记恩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