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

✍ dations ◷ 2025-09-07 18:40:21 #日本对虾
日本囊对虾(学名: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学名:Marsupenaeus)的唯一一种。俗称虎虾、花虾、斑节对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在日本称为车海老。原生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海湾与陆缘海,但也透过雷赛布迁移而到达地中海。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体长8-10 cm。额角齿式8-10/1-2。具额胃脊,后端双叉型。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后脊的中央沟长于头胸甲长的1/2。尾节具3对活动刺。雌性交接器囊状,前端开口,有一圆突;雄性交接器中叶突出,并向腹面弯折。体表具土黄色和蓝色相间的鲜明横斑,尾肢具棕色横带。在波浪较小的海湾内的沙泥底栖息。主要活动在夜间。食性为杂食,主要捕食对象为藻类、贝类、多毛类、小鱼等。天敌除了人之外还有黑棘鲷、章鱼等。日本对虾的外壳较硬且厚,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保存。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分布。中国沿海1~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1~3月份。常与草虾、宽沟对虾混栖。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对环境的适应性如下: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尾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中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也已养殖二十余年。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该虾甲壳较厚,耐干燥,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相关

  • 色胺色胺是一种见于植物、动物和真菌的单胺生物碱,含有一个吲哚核,结构与色氨酸类似(缺一个羧基)并因此得名。它以痕量存在于哺乳动物脑中,有认为是起神经调质和神经递质的作用。色胺
  • IgE抗体免疫球蛋白E(英语:Immunoglobulin E,简称IgE)是一类只发现于哺乳动物内的抗体,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E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效应B细胞合成,IgE的单体由
  • 紫水玉簪纤草(学名:Burmannia itoana),又名紫水玉簪,为水玉簪科水玉簪属的植物。分布于台湾岛、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等地,多生长于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苏里南2019冠状病毒病苏里南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苏里南发生的情况,苏里南为最后一个确诊的南美国家,也使南美洲成为继欧洲后第二个全区沦陷的大洲。2020年3月13日,苏
  • 北洋五十将乞共和电《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电》,又称《乞共和电》,是1912年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将领向清廷发出的两封要求实行共和的电报,即第一电《北洋五十将乞共和电》与第二电《乞共和第二电》。
  • 台湾日治时期鸦片政策台湾日治时期鸦片政策是台湾日治时期为有效管理吸鸦片人口所采行的政策。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后藤新平等人认为,渐进式禁绝鸦片的可行性比直接禁绝高许多。在日治初期,鸦片
  • 裸体恐惧症裸体恐惧症,是指一种对于裸体的恐惧。其英语Gymnophobia来自希腊语γυμνός(gumnos,裸体)与φόβος(phobos,恐惧)。这些人会因裸体而感到焦虑,甚至有可能明知这种恐惧是不理
  • 前美国大使官邸前美国驻台北领事馆,亦称前美国大使官邸,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二段与南京西路交会口以北不远处,为1925年开工、1926年启用的两层洋楼建筑。本为日治时代的“美国驻台北
  • 元培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9月20日启动的以老校长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元培学院和以前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是元培计划的产物。北京大学在选课
  • 美国电视新闻电视新闻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国的电视台在早期大多只在晚间播10- 15分钟的新闻,然而现在美国有着多样的新闻节目和新闻频道。观众可通过多种方式,并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