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古米廖夫

✍ dations ◷ 2025-04-27 12:25:04 #1912年出生,1992年逝世,圣彼得堡人,俄罗斯历史学家,鞑靼裔俄罗斯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沙拉什卡囚徒,俄罗斯地理学家,圣彼得堡省人,俄罗斯人类学家,俄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古米廖夫 (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Гумилёв;1912年10月1日(儒略历9月18日),圣彼得堡 – 1992年6月15日,圣彼得堡)是苏联学者,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专家,以及波斯语 的翻译。他以高度非正统的民族学和历史哲学理论而闻名。他是欧亚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父母是两位著名诗人尼古拉斯·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和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玛托娃,两人在他7岁时离婚,父亲在他9岁时被处死。从1938年到1956年,列夫在古拉格劳改营度过他的大部分青春时光。他于1935年被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后释放,但于1938年再次被捕,被判处5年监禁。服刑完毕后,他加入红军,参加了1945年的柏林战役。然而,他于1949年再次被捕,并被判处10年监禁。为了争取他的释放,阿赫玛托娃发表了一篇dithyramb给约瑟夫·斯大林,这无助于释放列夫,不过有可能让她自己没被监禁。苏联国家安全部的秘密警察已经为她准备了逮捕令,但斯大林决定不签署。列夫和他的母亲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因为他指责她帮得不够。她在《 安魂曲》(1963年出版)中,描述了她对列夫被捕的感受,以及政治迫害的时代。

1953年斯大林死后,古米廖夫加入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其馆长米哈伊尔·伊利亚罗诺维奇·阿尔塔莫诺夫成为他的导师。在阿尔塔莫诺夫的指导下,他开始对可萨人和草原民族研究感兴趣。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参加了几次伏尔加三角洲和北高加索的远征。他提出了萨曼达尔考古遗址 以及与地质学家亚历山大·阿列克辛合作的里海迁移理论,作为可萨衰落的原因之一。 1960年,他开始在列宁格勒大学发表演讲。两年后,他为关于古代突厥人的博士论文进行答辩。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在地理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将为另一个博士论文答辩,这次是地理学。

尽管苏联官方拒绝他的想法,并禁止出版他的大多数专著,但古米廖夫却引起了许多公众的注意,特别是在改革重组时期的1985-1991年。作为他受欢迎程度的一个标志,1996年,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下令成立列夫·古米廖夫欧亚国立大学(Евразий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Л. Н. Гумилёва),建在哈萨克新首都阿斯塔纳中央广场的总统府对面。

相关

  • 金胺O金胺O是一种二芳基甲烷萤光染料,常态下为黄色针状结晶。极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金胺O可用于抗酸细菌(例如Mycobacterium), 其方法类似抗酸染色法。 也被当做希夫试剂的萤光版来
  • 浊齿龈擦音浊齿龈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和此音对应的国际音标符号会因为此音是否有咝音还是无咝音而有所改变:吴语中的属有咝音,据邪俟船子音而定,均属阳调。浊齿龈有咝音的特征:英语中有此音
  • 体内射精体内射精简称内射,俗称中出,是指人类男性在达到性高潮时于性伴侣之阴道或直肠中射精的情况,通常在没有戴上保险套的阴道性交或肛交中发生。在女性阴道内的体内射精是引发体内受
  • 1982年198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于1982年6月13日至7月11日于西班牙举行,本届比赛的规程与上届有所改变:首次由24队参加决赛阶段,共分成6组。各组前2名(共12队)进入第2轮,然后再分成4组。各组
  • 甲基丙二酸甲基丙二酸 (Methylmalonic acid,MMA)是一种二羧酸,是丙二酸的甲基化衍生物,丁二酸(琥珀酸)的同分异构体。生物体内,甲基丙二酸与辅酶A通过硫酯键结合成甲基丙二酰辅酶A,再通过甲基
  • Ag[AuClsub4/sub]氯金酸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g,它是单斜晶系的晶体。该化合物由Ag+和−离子构成,其中Au-Cl键的键长为228 pm。它可由氯金酸和硝酸银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
  • 陈佩斯陈佩斯(1954年2月1日-),号曝日堂主人,籍贯河北宁晋,出生于吉林农安,中国喜剧演员,小品和舞台剧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理事。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之子。改革之初
  • 格兰德河 (消歧义)格兰德河(英语:Rio Grande)在西班牙语(Río Grande)和葡萄牙语(Rio Grande)里的意思是“大河”,通常指北美洲形成美墨边境的格兰德河 ,也可指下列河流或地名等:有许多城市与相关行政区
  • 禁用集束炸弹公约《禁用集束炸弹公约》(法语:La Convention sur les Armes à Sous-Munitions,簡稱CASM;英语:The Convention on Cluster Munitions,簡稱CCM)。是一项禁止使用集束炸弹的国际公约,于2
  • 原子序数衬度像技术原子序数衬度像技术(Z-contrast),一种采用高角环形检测器收集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的衍射模式下的高角度漫散射电子成像的技术。使用原子序数衬度像(Z-contrast)技术的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