堀川町为台湾日治时期晚期台北市发展的宿舍街,因为流经此地的堀川(即“特一号排水沟”,现新生南、北路)而得名,此地有幸小学校(现幸安国小)、战没者遗族住宅,约略位置在今仁爱路、新生南路一带。
1937年,幸小学校(现幸安国小)后方,推出新开发的住宅地“日之出村”(日の出村),范围从学校后方开始,东至计划中的第一号公园道路(现建国南路),南至三张犁道路(现信义路),西至堀川(现新生南路)。
堀川町区,又作堀川区,为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市的90区及后期61区的其中之一。
昭和16年(1941年)8月,废止“大安第一区”及“大安第二区”,成立“堀川町区”、“昭和町区”、“大安区”。堀川町区之区域范围为特第一号排水沟(现在的新生南、北路)线以东、第一号公园道路(现在的建国南路及辛亥路一段)线以西、三张犁道路(现在的信义路)以北。范围约今台北科技大学、新生南路、建国南路、信义路所包围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