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共和国 (1992年-2006年)

✍ dations ◷ 2025-11-05 23:01:48 #1992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2006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已不存在的欧洲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黑山历史,1992年南斯拉夫建立

黑山在1992年至2006年间分别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及塞尔维亚和黑山下的一个政治实体;直到2006年黑山宣布独立,塞黑正式解体为止。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剩余的塞尔维亚及黑山乃决定放弃共产主义,确立民主体制,改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黑山就是南联盟底下的一个政治实体,2003年又改为塞黑,2006年黑山经公民投票确认,正式宣布成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在南联盟的体制之下,黑山由前南斯拉夫共产党员莫米尔·布拉托维奇所领导,他同时也是塞尔维亚总统斯洛博丹·米洛塞维奇的支持者,并曾在反官僚革命中支持米洛塞维奇。之后他们两人便在各自的共和国中掌权。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存在的最后一年,布拉托维奇曾支持米洛塞维奇对共党会议中“一员一票”制的要求,此举致使塞尔维亚人在会议中拥有优势,也造成南共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先后瓦解。当意大利等国提议只要黑山脱离南斯拉夫就能加入欧洲共同体时,布拉托维奇就显露出不愿再与塞尔维亚共组联盟的态度。然而他独立的念头在受到塞尔维亚的压力后便随之打消。1992年黑山在放弃共产体制改采民主制度后,布氏同意加入南联盟;同一年将首府名称由原先的铁托格勒改为波德戈里察,翌年又将原先共产时期的国旗废止,改采用另一面三色横条旗。此旗与塞尔维亚的相似,但中间的蓝色部分较浅,尺寸也比较长,以突显出在共产时期,这两个使用同一面旗的共和国之间的差异。

黑山继续与塞尔维亚结为联邦有许多重要性,第一,它沿续了南斯拉夫国家的法理地位,而且也能让塞尔维亚不会成为一个内陆国,藉以保有它的海军。其次,塞黑联邦的存在也让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相信黑山人只是塞尔维亚人的一个亚群,而不会独立成为一个民族。

随着时间的流逝,米洛塞维奇跋扈的态度使黑山人开始寻求独立。1996年黑山开始采用德国马克。1998年布拉托维奇卸任后,接任的久卡诺维奇便开始反米洛塞维奇,逐渐走上独立之路。

2000年米洛塞维奇失势后,黑山当局就开始向塞尔维亚及国际社会施压,寻求取消南斯拉夫并将其改为一个松散的邦联,此举促使南斯拉夫的终结,并于2003年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3年后的2006年黑山经公民投票正式成为主权独立国家。

相关

  •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英语:malnutrition)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是指由不平衡饮食所造成的营养素缺乏、过剩、或比例失调。重要的营养成分包括:产生热量的蛋白质、脂质与糖类,还有不产生热
  • 过敏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日本菜日本料理泛指日本的饮食方式,又称日餐、和食(日语:和食/わしょく Washoku ?;此名称更侧重于大和民族的饮食),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环。“日本料理”在日语解作“日本式烹饪”,但是此
  • 子房子房是被子植物生长种子的器官,位置不定,依和雌蕊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上位花、下位花或是周位花。一般略为膨大。子房里面有一至多室,每室内含有一至多个胚珠,胚珠受精后可以发育为
  • 多佛坐标:51°07′46″N 1°18′32″E / 51.1295°N 1.3089°E / 51.1295; 1.3089多佛尔(英语:Dover;法语:Douvres)是英国肯特郡的一个海港,人口约二十九万。多佛尔港最靠近法国的加来
  • 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 n {\displaystyle n} 虽然折射率影响波长,但它取决于频率,颜色和能量,因此弯曲角度的所得差异导致白光分裂成其组成颜色。这称
  • 近距离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英语: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简称近距离通信或近场通信,是一套通信协议,让两个电子设备(其中一个通常是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在相距几厘米之内进行通信。N
  • 动向指数动向指数(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DMI),又称动向指标、趋向指标,由美国机械工程师、技术分析师威勒斯·威尔德(J. Welles Wilder)提出的技术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股价在上涨及
  • 温盖尼乡 (雅西县)坐标:47°12′0″N 27°47′0″E / 47.20000°N 27.78333°E / 47.20000; 27.78333温盖尼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Ungheni, Iași),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东北部,由雅西县负责管
  • 安有仁安有仁(英语:Loren Aandahl,1952年-)是一位曾在台湾居住多年的美国籍铁道迷。居住于台湾期间曾拍摄大量与台湾铁路相关的彩色照片,于2011年集结部分照片出书,造成台湾铁道文化界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