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寿

✍ dations ◷ 2025-09-14 09:17:48 #生年不详,1921年逝世,张謇,中国刺绣家,清朝艺术家,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艺术家,葬于南通,吴县人,沈姓

沈寿(1874年9月23日-1921年6月8日),女,原名云芝,字雪君,晚署雪,别号天香阁主人,江苏吴县人,清末、民初年间刺绣名家。

沈寿生于清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公历1874年9月23日),江苏吴县(今苏州)阊门海宏坊一个古董商的家庭。原名云芝。父亲沈椿,曾在浙江任盐官,酷爱文物,富有收藏。母亲宋氏,生有三男二女。沈寿排行第五,从小便随父亲识字读书,七岁随姐姐沈立一起学刺绣,八岁即绣成《鹦鹉图》,十二岁绣成《秋雨月上图》,作品惊动长辈,不久便以刺绣闻名乡里。

1893年,与浙江举人余觉结婚。婚后尽心刺绣,绣品已超过上海松江顾绣,士大夫们争相购藏。

1899年,随丈夫迁居上海。1903年起,创造仿真针法。次年十月,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丈夫将她的《无量寿佛》、《八仙上寿图》绣品送到北京,慈禧大悦,特书福、寿两字分赐夫妇,雪芝得‘寿’字,因此改名沈寿。

不久,沈寿奉派前往日本考察刺绣,对日本人将东方刺绣针法与西方素描、油画等技法结合起来感兴趣,于是在丰富自己绣艺的基础上独创仿真绣,一举改变了中国传统刺绣作品有形有色、但缺少光影的绣法。回国,沈寿任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1905年八月,回到苏州创办福寿绣厂。

1909年,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沈寿奉令担任审查官。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意大利皇帝和皇后曾亲函清政府,赠沈寿金表一块,同时将这一幅作品送意大利杜林博览会(英语:Turin International)展出,荣获世界最高荣誉奖。

沈涛又以《英女王维多利亚像》参加世界万国博览会,获得优等奖。辛亥革命后,女子绣工科停办,1912年,沈寿便去天津创办自立绣工传习所。

实业家张謇担忧沈寿技艺不能流传,于1914年特创办南通女红传习所,聘沈寿为传习所所长兼教习,余觉任南通平民工场经理。所内设速成班、普通班、美术班和研究班。速成班主要学绣枕套、台布、服饰之类的实用品,普通班绣花卉、人物、飞禽走兽之类,美术班则学习比较高级的艺术绣,美术班毕业的优秀生再进入研究班。教学中,沈寿主张“外师造化”。绣花卉时,她摘一朵鲜花插在棚架上,要学生一面看一面绣。绣人物,她则要求学生把人的眼睛绣活,绣出精神来。她在南通“授绣八年,勤诲无倦”(张謇语),沈寿的赢弱体质难承担繁重工作,数月后便病倒。

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向中国征集展品,时任民国政府农商总长的张謇负责此事。沈寿用取材于《圣经》耶稣遇难,创造性地运用了虚实针、旋针等针法创作《耶稣像》,在会上被评为博览会一等大奖。有富商愿出1.3万美元求购收藏,沈寿不愿出让,派人去美国取回这幅绣品,珍藏于自己的传习所内。而余觉则因失去一大笔财富而忿忿争吵。沈、余之间的感情原本不睦,裂痕更深,沈寿也由此引发肝病。

余觉不务正业,嫖娼狎妓惹出许多纠纷。他听说沈寿与张謇的关系日益亲密,硬逼沈寿要回苏州去,沈寿坚决不肯。余觉常找沈寿要钱,一再取闹加重沈寿的病情。张謇惧其艺之不传,便为其治病期间,由卧病在床的沈寿口述,张謇笔录,在1919年整理而成刺绣技法论著《雪宧绣谱》。

1921年6月8日,沈寿与世长辞,此时年近七旬的张謇扑倒在沈寿的遗体上嚎啕大哭。

沈寿去世后,张謇按照沈寿的遗愿把她安葬在能望见长江和苏南土地的黄泥山南麓,墓门石额上镌刻着张謇亲笔楷书:‘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墓后立碑,碑的正面镌刻着张謇撰写的〈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灵表〉。

张謇杜门谢客,早晚与沈寿的遗像相对晤,写〈忆惜诗〉四十八首。

沈寿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1981年依原式修复。

沈寿弥留之际将《耶稣像》赠送给张謇,后者将它珍藏在南通博物苑中。抗战爆发,这幅绣品一度存于上海一家银行的保险柜里,之后去向不明。经过张謇海外亲属的多方查找,于1970年代找到。1980年代末期,由张謇后人带回中国,捐赠给南京博物院。

相关

  • 利兹0113(都会中心) 01924 (Wakefield nos)坐标:53°47′59″N 1°32′57″W / 53.79972°N 1.54917°W / 53.79972; -1.54917利兹(英语:Leeds i/ˈliːdz/),台湾译里兹,英国英格兰西约
  • 风传媒风传媒(英语:Storm Media Group),是一家台湾中文网络媒体,成立于台北市。2013年7月成立“国风传媒有限公司”,2014年1月15日开站,除了自制新闻、与台湾多家媒体(Mainstream media)合
  • Pittsburgh Post-Gazette《匹兹堡邮报》(英语:Pittsburgh Post-Gazette),是美国大匹兹堡地区最大的日报,曾名为《The Pittsburgh Gazette》,于1786年7月29日首次发行。自1938年以来,《匹兹堡邮报》共获得过
  • 通古斯语满-通古斯语族(又称通古斯语系或通古斯-满语族)是世界主要语系之一,其下又分满语支和通古斯语支。通古斯语支的语言有长元音,满语支的语言复元音多;辅音的组合一般不超过两个音素,
  • 克莱尔蒙特坐标:43°22′38″N 72°20′40″W / 43.37722°N 72.34444°W / 43.37722; -72.34444克莱尔蒙特(Claremont, New Hampshire)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沙利文县西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康
  • 宁津县宁津县在中国山东省西北部,是德州市所辖的一个县,邻接河北省。原属河北省,1950年,改属德州专区。1952年,宁津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州专区。1958年,沧州专区并入天津市,宁津县属天津市。
  • 氯酸钠氯酸钠(化学式:NaClO3)是一种氧化剂,为白色晶体,可溶于水。加热熔融300℃以上分解,放出氧气,为强氧化剂;对热不稳定,易潮解;与磷、硫及有机物相混,遇热、摩擦或撞击,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 郑祖琛郑祖琛(1784年-1851年),字梦白,浙江乌程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嘉庆进士。道光末累官至广西巡抚。因镇压太平天国不力,撤职查办。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嘉庆十年(1805年)联捷进士。分发江西
  • 代码风格代码风格(英语:Programming style)即程序开发人员所编写源代码的书写风格。良好代码风格的特点是使代码易读。总结程序设计实践中的经验,代码风格的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以利亚加玛码以利亚加玛码(Elias gamma code)是一种用于正整数之通用编码。该码由Peter Elias发明。此编码常被用于无法事先得知上界之正整数。对于待编码正整数 ≥1:另一个等价的编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