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本(日语:文庫本)是日本一种图书出版形式,这是一种预计有大量读者购买的小型平装丛书。文库本多以A6(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大64开和台湾的菊32开)纸张出版,价格也低于市面上同样大小的书籍。虽然出版的版本大小有所不同,但是文库本与英美等国流行的平装书等普及版图书在本质上是一样。
1927年创刊的岩波文库以普及古代经典为目的而发行,战后许多出版社也推出类似的丛书。文库本最早是以编纂发行已出版书籍为主,但后来也激发了专门的文库本写作。
文库一词本义是收藏图书的书库。到了明治时期,出版社将预期读者会大量购入或是会收集整套的文集、丛书等命名为文库,形成了一种近代出版界的独特用语。最初冠上文库之名的是1893年创刊的“帝国文库”(博文馆),但此丛书全都是以四六判(约现代A5大小)印刷、全册1000页以上的精装本。与现代对于文库本的廉价轻便印象相去甚远。
有许多记事介绍日本文库本的开端是1927年以德国雷克拉姆文库为范本创刊的岩波文库,但若将文库定义为“经典名作的小型廉价普及版”,开端应是1903年创刊的袖珍名著文库(冨山房)。理由是这个文库也是受德国雷克拉姆文库、或カッセル文库的刺激而诞生,并且是以豪华本帝国文库的廉价版来普及名作为目的。此外袖珍这个版型与现代文库是几乎相同的。另一方面,时代更早的民友社出版国民丛书也是同样的规格,但他们收录的是初次发表的新作、海外著作翻译等时事内容。明治、大正时期的文库则是以集中了说书等1911年创刊的立川文库(立川文明堂)最受欢迎,造成群起效尤的仿造者、对后世的大众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将文库出版这一形式固定在现代日本的是岩波文库。在岩波文库获得成功以后,许多出版社跟着堆出了新潮文库、改造文库、现代教养文库等出版书籍,但全部是以便宜提供世界经典名著为目的。新潮文库虽是先于岩波文库创刊,但由于岩波创刊时已经废刊,因此在岩波之后再刊的称为第二新潮文库。战后春阳堂文库、新潮文库复刊,角川文库、国民文库等创刊,迎来第2次文库热潮。1970年代时大手出版社也开始进军文库,诞生了讲谈社文库、中公文库、文春文库、集英社文库、ハヤカワ文库等现在也持续出刊的文库(第3次)。1980年代中文库开始多样化,一方面是光文社文库、河出文库、ちくま文库等,另一方面也出现了PHP文库、知的生きかた文库、ワニ文库等着重于实用内容的文库(第4次)。大手出版社也开始细分文库,出现了讲谈社学术文库和角川ソフィア文库等。到平成时期幻冬舎文库、ハルキ文库等创刊,许多出版社推出了各式不同种类的文库(第5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昭和以后用来称呼廉价、形状便于携带,并且以普及为目的出版的小型书本。因此在现代说起文库,大多时候都是指这种小型书。
以文库型态所出版的出版物,一般是A6规格105×148mm来装订的平装书(softcover)。这个样式的书也被称为“文库本”,和新书同样类似于欧美的平装书,且与平装书同样最开始并没有护封,多数文库在战后才开始有护封,岩波文库的文库本则是直到1983年才有护封。岩波少年文库、角川つばさ文库和フォア文库等童书文库规格多是高约18cm的大尺寸。此外,ハヤカワ文库是从中途开始变更成比一般文库稍高的高16cm尺寸。
现在的文库本大多会把天(书的上侧)整齐裁切掉,但岩波文库和新潮文库则没有这类设计(天毛边),因此内页边缘会有些参差不齐。不裁切的原因,前者是“为了酝酿出法装书那样的时尚风”,而后者则是“因为是先装订书签,才没办法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