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

✍ dations ◷ 2025-04-04 08:20:37 #烛光
坎德拉(拉丁语:Candela),发光强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之一,符号cd。1979年10月第十六届国际计量大会将坎德拉定义为:给定一个频率为540.0154×1012 Hz的单色辐射光源(黄绿色可见光)与一个方向,且该辐射源在该方向的辐射强度(英语:Radiant intensity)为1/683瓦特每球面度,则该辐射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1坎德拉的点状光源所发出的总光通量为4π流明。一支普通蜡烛的发光强度约为1cd。中国早期,曾把每1瓦的白炽灯的发光强度称之为一支烛光,例如25瓦的就称之为25支烛光。其原因是一只220V/100W的白炽灯发出的光通量约等于400π流明,换算后每1W的发光强度约为1cd。与通常测量辐射强度或测量能量强度的单位相比较,发光强度的定义考虑了人的视觉因素和光学特点,是在人的视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关

  • 厄文·高夫曼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年6月11日-1982年11月20日)是一位美国社会学理论家,第73任美国社会学会(英语: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理事长,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法语:Expressionnisme)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 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
  • 哥特式哥特式艺术,又译作哥德式艺术(法语:Art gothique),为一种源自法国的艺术风格,该风格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3世纪,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形成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
  • 普奥战争布拉格条约德意志邦联:普奥战争(又名七周战争或德意志内战)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
  • 亚特兰提斯号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STS Atlantis OV-104)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KSC)旗下,第四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它与发现号是姊妹机,属于NASA第二批制造的
  • Rome罗马(意大利语:Roma 聆听)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并保存大量古迹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
  • 硫化铁硫化铁(化学式:Fe2S3),是三种铁的硫化物(英语:iron sulfide)之一,此外还有FeS和FeS2。它是一种固体棕色粉末,但在常温下腐化为黄绿色粉末。这是一种十分不稳定的人造产物,不存在于自然
  • Si硅(原子量:28.0855(3))共有23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英语: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缩写NPT),或称《核不扩散条约》(英语: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缩写NNPT),1968年7月1日由
  • 投石党乱投石党动乱(法语:Fronde),或称福隆德运动(1648年-1653年),一场紧随着法西战争(1635-1659年)而爆发的法国内战。该运动源自投石器(Fronde),此系源于当时的摄政,马萨林枢机主教的支持者遭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