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行旅广场

✍ dations ◷ 2025-09-15 13:53:05 #2018年交通,2019年交通,中正区 (台北市),柯文哲台北市政府,台湾都市计划,台湾都市更新,台北市广场,台北城市规划,台北市经济,台北市政府,台北市公园,

坐标:25°02′52.1″N 121°30′51.3″E / 25.047806°N 121.514250°E / 25.047806; 121.514250

台北行旅广场(英语:Taipei Travel Plaza)原名交六广场,为台北市中正区忠孝西路一段与重庆北路一段路口东北侧之绿地,为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提出的西区门户计划之一环,总占地约1.6公顷,于2017年1月26日完工开放(广场南方之交六公车站则于同年4月29日开放使用)。广场位于车水马龙的台北车站旁边,使往返的旅客能在拥挤的车站旁,找到一块整齐开阔的绿地;也使居民能在嘈杂的都市中,拥有一处可以安静放松的秘境。


台北行旅广场之前身为台北西站A栋、B栋,在台北市政府西区门户计划中遭到拆除,并与原站后方之绿地合并为现在之台北行旅广场。广场南方新建了交六公车站,将原本停靠于交七公车站(位于台北车站南侧广场)之台北市联营公车部分路线(14、39(含夜间公车)、232副线、274、299(含区间车)、539、652、蓝1及忠孝新干线)迁移至此停靠,成功纾解交七公车站因停靠区长度不足所造成的公车壅塞问题。而北侧广场之总绿地面积达5,056平方米,可容纳1,500至2,000人,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并供民众休憩使用。

台北行旅广场原名为交六广场,台北市政府于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日举办网络投票(i-Voting)征求新名称,最后“台北行旅广场”以863票胜出第二名“川流之心”(639票)及第三名“台北绿驿”(578票)。台北行旅广场的命名概念为:期望国内外旅客可在此阅读不一样的台北,外乡游子也可以便捷地返乡,并从这个广场开启台北故事新的序幕。

相关

  • 腹股沟疝气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 结构荷重结构荷重(Structural load),或称负荷、载重、荷载或载荷,一般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加力。广义上,结构荷重是指施加在结构构件上,造成结构系统产生反力、内力,或发生节点变位、杆件变
  • 福田康夫福田康夫(日语:福田 康夫/ふくだ やすお Fukuda Yasuo ?,1936年7月16日-),日本政治家,第91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第22任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2010年至2018年出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
  • 建炎建炎(1127年五月-1130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一个年号,共计4年,其年号涵义有所争议,一说认为炎的意思是权威,代表重新建立大宋的权威,另一说认为,根据阴阳家五德始终说的说法,宋朝是
  • 阿久比町阿久比町(日语:阿久比町/あぐいちょう  */?)是爱知县西部、知多郡的町。是知多郡唯一的内陆町。位于知多半岛的中央部。
  • 窦光鼐《清代学者像传》之《窦光鼐像》窦光鼐(1720年-1795年),字元调,号东臬,山东诸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十二岁为秀才,十五岁乡试第三名。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历任庶吉士、编修、
  • 菲尔·哈特曼菲利普·爱德华·“菲尔”·哈特曼(英语:Philip Edward "Phil" Hartman,出生时姓Hartmann,1948年9月24日-1998年5月28日)是加拿大裔美国男演员、喜剧演员、编剧兼图形艺术家。哈特
  • 库利汉达库利汉达(Kulihand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Hug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05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3051人,其中男性6700人,女性6351人;0—6岁人口1514人,其中男769人,女745人;识字率68
  • 许田重发许田重发(日语:許田 重発/きょだ じゅうはつ ;1887年-1968年)冲绳空手道大师。他是东恩纳宽量的一位高徒,也是东恩流的创始人。许田重发是许田重兴的第四子,童名小樽小(スターグヮー
  • 青木沙耶香青木沙耶香(1972年10月19日-)是日本女性声优,出身于秋田县。以前隶属于Production Baobab,现隶属于Bell Production。她亦使用青木静香之名,做为她的别名。她的声音很高亢,因此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