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文元素命名法
✍ dations ◷ 2025-07-08 16:42:37 #中文元素命名法
元素的中文命名法,是指使用中文来命名化学元素的方法。每个元素使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古代已经发现了解的元素,已有现成的合适的汉字,故直接使用;近来新发现的元素则使用“左形右音”的形声方式命名。从元素的偏旁部首能够反映出其性质和常温下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和中华民国(台湾)的用字稍有不同。由于汉语元素名称为单字,所以有时,口语中为了利于听清,会特意强调称为“某元素”,如“铜”称“铜元素”。118号之后未命名的元素汉语常称为“某号元素”,如“119号元素”。在中文元素命名法里,每个化学元素用一个汉字命名,并用该字部首来表示此元素常温(25摄氏度,77华氏度,或者298开氏度)时之物态:金、银、铜、铁、锡、硫、汞、铅是古代就已知的元素,故无需造字,可直接使用。磷之名称来自磷火一物,本作“粦”,后加石旁以符合元素命名规范。碳之名称来自木炭、煤炭等物,本作“炭”,后加石旁以符合元素命名规范。元素的名称是十九、二十世纪创造的,组成由一个部首和表示读音的部分。是在近代化学由西方进入中国后,遵循徐寿创造的中文命名原则。读音部分几乎全部是大约根据欧洲和北美洲现代或中古化学家或地方的名称(参见化学元素名称词源列表)的第一个音节,例如:少数部分元素中文名字是描述特色:
相关
- 药物成瘾物质依赖(英语:Substance dependence)或称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指需要服用药物才能使日常生活表现正常的强迫行为。出现物质依赖状况后,若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戒断症
- 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法院(英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常缩写作:ICC或ICCt;法语:Cour Pénale Internationale)成立于2002年,位于荷兰海牙,工作语言为英语和法语。其主要功能是对犯有灭绝
- 阿格西莱二世阿格西莱二世( Άγησιλαος Β,前444年?-前360年),欧里庞提德世系的斯巴达国王(约前400年—前360年在位)。阿希达穆斯二世之子,在其同父异母的兄弟亚基斯二世死后继承王位。
- 唇疮唇疮,学名复发性唇疱疹,是出现于嘴唇或鼻孔边缘的感染,由具有传染性的单纯疱疹病毒一型病毒所引起。唇疮出现初期,患处会出现痕痒和灼热,然后出现水泡,之后会演变成溃疡。
- 脑桥脑桥(拉丁语: Pons)是人和两足动物小脑腹面的特有构造。脑桥在延髓的上方和小脑前方,它位于延髓与中脑的大脑脚之间,前后缘有横沟为界;外形呈白色弓状的横隆凸;内部有大量的横走的
- 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创新(英语:Disruptive innovation),或是被称为“破坏式创新”与“破坏式技术”,早期也被翻译为“颠覆式创新”或“颠覆式技术”,是由哈佛大学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英语:Cla
- 区域反射疗法区域反射疗法(英语:Reflexology,或英语:zone therapy),是源起于美国的替代疗法。它的理论认为,人类的足部及手部的特定区域,都对应到特定的身体器官。因此只要对特定区域进行拍打或
- 间日疟Haemamoeba vivax Grassi and Feletti, 1890 Plasmodium malariae terti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Haemamoeba laverani var. tertiana Labbe, 1894(?) Haemosporidiu
- 意式面食意式面食(意大利语:Pasta),泛指所有源自意大利的面食。在意大利,一般会用“Pasta”来称呼各种由面粉及水、有时或会加入鸡蛋。狭义的意式面体是由杜林面粉所制,广义则可包括由其他
- 地瓜叶番薯叶或称地瓜叶、甘薯叶,是旋花科番薯属植物番薯的叶,可作为蔬菜食用。早年种植番薯的农民为求物尽其用,割下番薯叶后多半将它煮熟。亦有农民只摘取嫩叶部分炒熟吃,或加入蒜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