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鲁阁

✍ dations ◷ 2025-04-25 18:50:10 #太鲁阁
太鲁阁国家公园是台湾第四座成立的国家公园,前身为日治时期成立之次高太鲁阁国立公园(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国家级风景区,1986年11月12日公告计划,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处。位于台湾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市、南投县三个行政区。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中横公路系统。太鲁阁国家公园的特色为峡谷和断崖,崖壁峭立,景致清幽,“太鲁阁幽峡”因而名列台湾八景之一。另外,园内的高山地带保留了许多冰河时期的孑遗生物,如山椒鱼等。“太鲁阁”或“大鲁阁”一词原为太鲁阁族之自称“Truku”。16世纪前后,太鲁阁族人由南投越过中央山脉迁居花莲的立雾溪、木瓜溪流域,后居住在花莲的族人产生自我认同,遂自称为“太鲁阁族”。其原音为“Truku”(德路固),日治时期被称为“Taroko”(太鲁阁),“太鲁阁”的名称,也因为太鲁阁族人居住于此而得名。太鲁阁国家公园计划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时期。1937年12月27日,台湾总督府国立公园委员会公告“次高太鲁阁国立公园”成立,包括现今雪山及太鲁阁等地,面积达27万公顷,但因日治时期结束而废止。至1979年,行政院核定“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指定太鲁阁地区、中横公路大禹岭、合欢山一带及苏花公路为国家公园及国家道路公园,最终于1984年完成界定国家公园范围。1986年11月12日,太鲁阁国家公园计划正式公告实施,国家公园范围南北长约38公里,东西宽约41公里,面积共计92,000公顷,涵盖行政区包括花莲县秀林乡74,800公顷、台中市和平区9,500公顷以及南投县仁爱乡7,700公顷。国家公园东临太平洋,中央山脉北段通过园区,园区最高点为海拔3,742米的南湖大山。海拔三千米以上之高山寒带地区面积约占国家公园范围的7.2%,列名台湾百岳的山峰共27座。一千米至三千米之温带山地地区约占全区78.4%,坡度55%以上地区约占园区面积44.7%。水系大致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东侧主要属于立雾溪集水区,占国家公园面积的65.7%,少部分属于木瓜溪或三栈溪流域;西侧则分属大甲溪或浊水溪上游,两集水区占国家公园面积的20%。全区南、北地势均高,中央地带因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碰撞交界以及太平洋西岸亚热带台风豪雨区,产生复杂的地质现象。持续进行的极速造山运动,以及立雾溪的极速下切作用,形成奇特之高山、峡谷地形。太鲁阁狭窄呈V字型的大理岩峡谷,深度超过1,000米,大理岩岩层厚度达千余米以上,分布范围广达十余公里。园区东部由海平面到500米以下地区,属于亚热带夏季湿润炎热气候区;南、北、西侧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之高山地区,属于高山寒带气候区;其余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山区,则为山地亚热带湿润炎热气候区。溯立雾溪而上,年平均气温由海拔100米处的23℃逐步递减,至海拔3,000米的合欢山一带,年均温为7℃。到南湖大山及奇莱山一带3,500米以上之高山地区,年均温则降为4℃,其中冬季12至2月间月均温都在0℃以下,最低温更会低至-10℃以下。国家公园范围内年雨量几乎都在2,000mm以上,无明显旱季,夏季易受台风影响,2,500米以上山区,冬季已有降雪。根据调查,园区内已发现动物物种1,517种。园区至少有46种哺乳类,约占台湾陆域哺乳动物的一半。有15种属于台湾特有种,以台湾森鼠分布面积最广。园区鸟类至少有173种,并包含了台湾所有的特有种鸟类24种,其分布以中横公路大禹岭至慈恩一带鸟类最多。两栖类至少有15种,占台湾两栖类之半。其中除盘古蟾蜍、莫氏树蛙、梭德氏赤蛙和山椒鱼之外,大部分都分布在1,000米以下之潮湿地区。爬虫类至少34种,约占台湾爬虫类之三分之一,其中特有种至少包含菊池氏龟壳花、标蛇、斯文豪氏游蛇、雪山草蜥、斯文豪氏攀蜥、台湾蜓蜥等6种。立雾溪主流及其支流发现有21种溪流鱼类,其中包括台湾缨口鳅、台湾石宾 、大吻鰕虎及粗首鱲等特有种4种。园区昆虫至少有1,150种,其中蝶类就至少有239种,且有宽尾凤蝶、曙凤蝶等28种属台湾特有种;蛾类据初步调查,已发现至少有340种。甲壳类至少发现有22种,其中虾类至少有2科13种,其中以长臂虾科的12种所占比例最高。蟹类至少有2科6种,分属于方蟹科的台湾绒螯蟹和字纹弓蟹,以及溪蟹科的扁足泽蟹、灰甲泽蟹、细足泽蟹和太鲁阁泽蟹。贝类方面,根据调查资料,共记录陆生软体动物计 15科43种,占台湾约220种陆生软体动物物种数之五分之一,其中29种为台湾特有种,再并计文献纪录共至少有55种,包括高山豌豆蚬以及分布于立雾溪的壁蜑螺。园区森林覆盖区域约占75%,其中天然林占绝大部分,依其优势种区划,以2,000米以下,300米以上之常绿阔叶树林所占面积最广;人工林占6%;草生地及疏生林地约占13%,分布于高山积线或土壤发育不良之岩壁;其余为地质脆弱造成之裸露地达10%左右。已纪录植物共2,093种,包括单子叶植物355种、双子叶植物1,166种、裸子植物17种、蕨类370种、苔藓类185种。当地至今已发现多处遗址,于立雾溪河口右岸,太鲁阁大门牌坊前100余米处之上方河阶地上,为邻近国家公园计划区的富世遗址所在地化,距今已有2,000年之历史。国家公园区内原为太鲁阁族部落分布地区,除少数部落外,其余部落旧址多已无人居住。清同治13年至光绪2年间,沈葆桢来台时所修筑之三条连系东、西岸交通道路中的“北路”,为当地文献记载中最早由官府维修之道路,到了日治时期又经重行改建,是现今苏花公路前身。日治时期另由官方开辟的合欢越道路与之后由中华民国政府动员修筑的中横公路,则成为园区主要联外要道及景观公路。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于2000年首度举办太鲁阁峡谷马拉松,现已成为台湾知名的马拉松赛事,每年于11月举行,可吸引万人以上报名参加。同样于11月左右举行的太鲁阁峡谷音乐节,自2002年创办后也成为台湾东部地区的年度重要音乐活动。另为了推动登山教育,由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筹备的国家公园登山学校于2010年挂牌成立,训练与活动基地分布在太鲁阁国家公园园区内。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清水断崖合欢山锥麓断崖天祥祥德寺与立雾溪谷白杨瀑布绿水瀑布白沙瀑布银带瀑布太鲁阁峡谷立雾溪峡谷立雾溪峡谷砂卡礑步道武岭中横公路明隧道立雾溪曲流砂卡礑步道太鲁阁峡谷太鲁阁峡谷布洛湾流芳桥2014年拆除的旧长春桥长春桥上禅光寺立雾溪大曲流宁安吊桥流芳桥新旧双桥并峙跨越峡谷宁安旧桥(吊桥)与宁安新桥横跨过立雾溪通往祥德寺的普渡桥锥麓吊桥神秘谷桥文天祥公园武岭雪季景色太鲁阁国家公园

相关

  • 高尔吉亚高尔吉亚(希腊文:Γοργίας,约公元前487年-前376年),希腊诡辩学派学者、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及修辞学家,原居于西西里伦蒂尼。与普罗塔哥拉同为首批诡辩学者。他最为人所
  • 照会精神病学照会精神医学(Liaison psychiatry)也称为咨商精神医学(consultative psychiatry)或照会-咨商精神医学(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是精神医学的子专科,着重在内科学和精神医
  • 苯甲腈苯甲腈是具有分子式C6H5CN的芳香化合物,简写为PhCN。苯甲腈是一种无色,有甜杏仁味的液体。它可以通过苯甲酰胺脱水或者通过氰化钠和溴苯反应制备。苯甲腈是一种有用的溶剂,可以
  • 常设仲裁法院常设仲裁法院(法语:Cour permanente d'arbitrage,缩写:CPA; 英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缩写:PCA),是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仲裁机构。常设仲裁法院不等同联合国国际法院(法语:C
  • 父亲父亲简称父,或称爸爸,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的男性的称呼。父亲和子女是重要的直系亲属关系之一,通常具有亲密关系。一般指参与生育小孩过程的男人(即生父);但在有些
  • 核能发电厂核电站即核能发电厂,或称核电站。是一种以核反应为热力源的热电厂,和其他的热电厂一样,以热能驱动蒸汽涡轮发动机并连接至发电机发电。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截至2014年4月2
  • 各国首次自主发射运载火箭时间表以下列出各国首次自主发射运载火箭时间表,即所有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或航天机构的首次成功发射记录。如下国家与机构属于“太空俱乐部”的成员。注意此列表记录人造卫星的
  • 静冈县坐标:34°55′N 138°19′E / 34.917°N 138.317°E / 34.917; 138.317静冈县(日语:静岡県/しずおかけん〔しづをかけん〕 Shizuoka ken */?)是日本的一个县份,位于本州中部太平
  • 苗瑶语苗瑶语是苗、瑶、畲等族群所使用的有共同来源的一些语言的总称。学术界对于苗瑶语的语言系属分类有不同看法:华人和中国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即苗瑶语族;欧美
  • 内务人民委员会内务人民委员部(俄语: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Внутренних Дел,Narodnyy Komissariat Vnutrennikh Del,缩写为НКВД  聆听 帮助·信息,NKVD)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