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歌

✍ dations ◷ 2025-04-25 05:19:05 #乡歌
乡歌 (향가),又称词脑歌 (사뇌가),是朝鲜文学史上使用“乡札标记法”的一种国语诗歌形式。“乡歌”的“乡”字是本乡本土之意,以别于唐诗、唐乐。:71-74:21-22目前现存最古老的乡歌作品,为新罗真平王 (在位579年-632年) 时期的“薯童谣”。但无法断定当时的歌谣已使用乡札式表记,可能为后人加以整理并使用乡札式汉字表记将之记录下来。一般认为,乡歌文学约在新罗统一三国前后形成。乡歌的出现,宣告了韩国文学史上韩语记录文学的开始。在乡歌之前,韩语文学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直到乡歌出现,才有了以文字记录下来的韩语文学作品。乡歌文学的形成,可谓韩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里程碑。乡歌使用一种称为“乡札式”的文字,以汉字的音和义,来表记韩语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名词或语干等的实词部分借用汉字的训,而助词或语尾等虚词部分则借用汉字的音。乡歌流传至今的作品很少,多以散佚,目前仅存25首。《三国遗事》中收录14首,高丽初期均如大师《均如传》中,收录“普贤十愿歌”11首。普贤十愿歌目前现存的乡歌,依格式可分为四句体、八句体和十句体。四句体的乡歌仅有“薯童谣”、“风谣”、“献花歌”和“兜率歌”。八句体的乡歌仅有“慕竹旨郎歌”和“处容歌”二首。八句体的乡歌是否是十句体佚失二句而成,目前尚无法考证。“怨歌”同为八句体,但其后注有“后句亡佚”字样。其余的乡歌皆为十句体。一般说来,三国时代的乡歌以四句体为主,南北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直到高丽初期的乡歌则是以八句体和十句体为主。

相关

  • 小脑小脑(cerebellum,指“大脑后下方的脑”)是位于后颅窝(英语:Posterior cranial fossa)的脑组织。小脑在感觉感知、协调性,和运动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也和注意、语言等很多认知功能
  • 约阿希姆·弗兰克约阿希姆·弗兰克(德语:Joachim Frank,1940年9月12日-),德美双籍生物学家。现于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他被公认为“低温电子显微镜之父”。2017年与雅克·杜布歇、理查德·亨德森获得
  • 德裔50,764,352德裔美国人是指祖先为德意志人的美国公民。目前德裔美国人是美国人数最多的一个移民族群,约占美国总人口数的17%。最早一批大规模德裔移民于1680年代抵达今日的纽
  • 双名法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马拉塔帝国马拉塔帝国(又名马拉塔联盟)是印度次大陆上的一个近代帝国,也是印度历史上真正的最后一个印度教帝国。起始于1674年,终结于1818年,其鼎盛时期的疆域曾覆盖整个印度北部。在莫卧儿
  • 心智心灵或称心智(英语:mind)指一系列认知能力组成的总体,这些能力可以让个体具有意识、感知外界、进行思考、做出判断以及记忆事物。心灵是人类的特征,但是其它的生物可能也具有心灵
  • 诘问法苏格拉底反诘法(英语:Socratic method、method of elenchus、elenctic method 或 Socratic debate)或作苏格拉底法,实质上是一种质问的辩证法,广泛地用在验证主要道德观念上。柏
  • 骄傲游行骄傲游行,或称同志游行(英语:Gay Pride),是城市的LGBT族群(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双性人、酷儿、无性恋等)为了支持LGBT权利所举行的游行庆典。骄傲游行的地点及日
  • 爱知揆一爱知揆一(1907年10月10日-1973年11月23日),日本政治家,初为参议员、后为众议员。曾先后担任大藏大臣、外务大臣、内阁官房长官、文部大臣兼科学技术厅长官等职。在外务大臣任内与
  • 砂仁砂仁(Fructus Amomi)为多种姜科植物果实之集合称,包含阳春砂(学名:Amomum villosum)、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及缩砂(Amomum xanthioides) 等植物。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阳春